丽珠集团:持续拓展产品管线深度与广度多个重磅产品2025年上市在即
3月26日晚间,丽珠医药(000513.SZ;01513.HK)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丽珠集团保持稳健经营,实现营收118.12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0.61亿元,期末货币资金108亿,盈利质量与抗风险能力突出。
充足现金流支撑下,丽珠集团以“临床价值导向+差异化创新”为研发主线,实现自研与BD双驱动。2024年,丽珠集团共引进6个项目,其中5个为创新药;而在研的45个项目中有23个为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高临床价值产品。目前,丽珠集团短、中、长期产品梯队丰富,多个重磅项目处于高效推进中,可持续发展动能愈发充沛。
筑牢研发创新之基 研发兑现按下加速键
据了解,丽珠集团近五年多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60亿元之多,并拥有一支900余人的高素质研发团队。2024年,公司进一步实现研发、非临床、临床和注册的研发全链条一体化管理。而依托具有技术优势的缓释微球、抗体药物、重组蛋白疫苗技术平台,丽珠集团不断充实自身管线布局。
多年来,丽珠集团研发思路清晰,始终锚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前瞻性侧重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在辅助生殖领域、消化道领域等原有优势领域基础上,持续强化精神神经、抗感染、代谢等慢病领域产品的创新研发,构建了覆盖研发全周期清晰丰富的产品研发管线。
紧跟产品技术迭代 夯实传统优势领域
提起丽珠集团,除家喻户晓的丽珠得乐外,被市场广为关注的产品之一便是其消化领域二代PPI抑酸药物-艾普拉唑,该药品作为我国抗溃疡药首个1类创新药成为行业现象级重磅产品,建立起丽珠在消化道领域的龙头地位。在辅助生殖领域,公司注射用尿源促卵泡素更是打破国外垄断,目前国内终端占有率超90%。
然而,丽珠集团并未满足于这些成就。在消化领域,公司针对新一代P-CAB抑酸剂JP-1366进行了片剂与针剂的布局,目前片剂处于三期临床中;针剂已于今年2月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辅助生殖方面,黄体酮注射液已获批上市,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已于2025年1月底申报上市并获受理,未来将与现有产品线共同搭建起中国最完整的生殖产品矩阵。可见,丽珠集团持续推动消化与生殖传统领域产品迭代,丰富管线布局,为长期发展筑牢基石。
聚焦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重磅品种颇具潜力
除传统优势领域外,丽珠集团极为重视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高临床价值产品的研发创新。
在精神神经领域,目前丽珠集团在销产品包括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布南色林片等。而在研产品管线已形成完整覆盖从一期到三期不同临床进程的研发梯度。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微球技术,丽珠集团精心布局了一系列长效和缓释精神产品,其中包括今年即将上市的阿立哌唑微球,以及今年即将申报上市的棕榈酸帕利哌酮、阿立哌唑这两项微晶产品。而随着阿立哌唑微球于2025年上市,有望开拓精神分裂治疗领域的长效制剂市场,成为公司后续抗精神领域重要的增长点。
不仅如此,据悉丽珠集团亦在马不停蹄地对新作用机制药物进行探索,目前公司已布局NS-041片,该产品拥有成为同类最佳的潜力。此外,近年来公司还将目光锁定抗感染、慢病等领域。2024年6月,公司BD引进DHODH抑制剂SG1001片为1类新药,力求解决当前治疗手段的耐药性问题,目前该产品处于I期临床阶段。
在慢病方面,公司报产的司美格鲁肽在国内审批进度处于前列,预计将在2025年年底获批上市;此外,丽珠集团在自免领域布局了业界关注度非常高的IL-17A/F项目。据了解,该产品是国内首个IL-17A/F双靶点药物,未来有望成为同类 Best-in-Class大单品。 丽珠还切入痛风小核酸赛道,在国内研发进度处于第一梯队。
创新产品迈入收获阶段有望开启全新成长周期
公司创新产品迈入收获与落地阶段。2025年,公司至少将有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阿立哌唑微球上市;此外,重组人促卵泡激素、IL-17A/F、国内首个三个月剂型亮丙瑞林微球、消化道领域JP-1366片均有望在未来两年上市,而到2028-2030年,目前公司在研的一期和二期项目,将有望陆续上市。
目前公司创新方向、新产品及研发侧重点均更多的以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剂型和高临床价值为主。可以预见,随着丽珠集团多个重磅新药临床价值与商业化的持续兑现,公司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并有望开启全新成长周期,进而打开成长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