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游戏与病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孟苏)
刘杰设计开发信息安全产品:防病毒软件,防火墙,数据加密。去年底,他研制的“行人98”反病毒软件通过了鉴定。与公认最为流行的反病毒软件McAfee公司的Scan 3.0.4版相比较,“行天98”能查出病毒数量为11298种病毒或病毒家族,解毒数量为10167种,后者两项指标分别为11091种和2043种。有电脑发烧友说,看来以后用Scan查解病毒后,应当再用“行天98”查解一次才比较保险。
28岁的刘杰喜欢把查解计算机病毒当作一种游戏—“儿时玩的捉迷藏”:
“上中学时就开始玩电脑,对它有一种神秘感,所以上火学时毫不犹豫报了郑州大学的计算机软件专业。郑大一直与社会保持较多接触,大一时我就有机会为一些单位设计程序。当时同学们都带软磁盘上机,学校机房的管理跟不上,这样我在1989年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病毒。那是个小球病毒,屏幕上出现个小乒乓球蹦来跳去,仅两天时间它就窜到了每个学生、老师的机子上。老师让我设计一道程序消除这种病毒,成功以后我又帮学校各个系设计了不同的除病毒软件。
“第一次‘告捷’,我对病毒有了极浓厚的兴趣。有时候,病毒是非常友善的。它会在圣诞节、元旦时为你唱歌,会在你很久不敲键盘时突然跳出来帮你做件事情……电脑病毒是个令人吃惊的东西。它本身只是一组代码;但能够自我繁殖、复制,具有极强的破坏能力,它还会把自己藏得非常隐蔽……一段固定程序具有如此高的智慧,它甚至使计算机也有了生命力。
“当然也有可恶的病毒。信息的快速交流,因特网的运用,使病毒繁衍得特别迅速。和病毒对抗,是强者之间交手。”
刘杰199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河南省技术监督局工作,因为想寻找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提出辞职,单位不允许并向他索取“人才费”。在长时间的扯皮中,刘杰被单位除名。在深圳,他为生存只能利用业余时间与病毒游戏。后来,他来到北京。
“我大学时的同学全改行了,只剩我一人还在干。中国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不规范,在这一行做研究往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前途却仍然渺茫。计算机设备的生产,中国要赶上美国很难,软件设计是中国电脑业有新突破的一个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适于做软件开发,软件设计是个人创造、设计、构思的工作,三千年的儒家思想教育令中国人有做这种工作的天赋。在美国,一说做软件,似乎是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专利。
“中国软件业被国外冲击得太厉害。软件虽然不署名,但也有归属,遗憾的是,中国人设计的大部分软件都归了美国。我希望自己的软件能被亲戚朋友使用,在美国我没有亲人,所以不想去美国,在那儿我心里没有欣慰感。
“黑客们喜欢表现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智商很高,截获他们创造的病毒,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他们就不敢随便再来侵犯。这是数学上的高手游戏,没有规则,这种抗衡太有趣了,也非常有意义,让我痴迷。
“目前国内反病毒行业太注重市场,太强调经济效益,而没有把病毒研究深入下去。病毒的存在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若把这些共性规律统一总结进行分析,会对解病毒软件的开发有相当大的益处。国内反病毒软件基于就事论事,出现了一种病毒,就单独去研制一种药方;新的病毒诞生,又忙着去应付。应该主动出击、对抗。甚至会有一些让人无法容忍的事情发生:夸大软件的杀毒功能,爆炒所有卖点,误报你的机器有病毒,甚至放掉明明可以截获的病毒—截获所有病毒,软件会不好卖。都这样做,我们开发反病毒软件的原则和出发点在哪里?
“下个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社会,软件业将为中国经济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反病毒软件是软件业的前沿。
“我的工作是让计算机更有灵魂。”
公司里的人说刘杰把同事都看作“病毒”。“病毒”们常常提醒他吃药、给女朋友打电话。他说自己不足科学怪人,平时喜欢送给女朋友的礼物是买张金碟,把古典音乐刻进去。 电脑刘杰反病毒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