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越来越多的闲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刘芳)

法国《兴趣点》杂志今年2月号计算出成年人一年醒着的时间里只有40%用于工作,余下的60%要包括交通、吃饭、个人卫生等,但大部分时间理论上说是空闲的。平均到每一天,法国女性每日真正的空闲有2小时51分,男人少些家务之累,可享受到3小时41分。

杂志又把这些“真正的空闲”叠加累计,说“它们可占人生非睡眠状态的31%。”就是说,如果你活80岁,要睡23年,上6年班,闲18年。

就像拿不可能聚作一堆的钢镚儿数出一大笔钱,实际生活中,别说18年,人们连每天两三个小时整块的、纯粹的空闲都少有。法国社会学家尼科尔·塞缪说:“现代的时间概念是多孔的。空闲只是从大孔小孔中跌落的薄片儿与碎末儿。”

经常有人把活儿带回家做。春游时业务电话追得着你的呼机和手机。同样,孩子晚上能用你公司配的便携电脑学习软件,你也可以在上班时用单位电话联络周末的朋友聚会。随着工作与闲暇相互的无孔不入。工业化初期形成的“工作、闲暇和睡觉”的时间切割法已难适用。

观点:越来越多的闲暇?0

所以说,闲暇是多了,薄片与碎末状的闲暇享受和利用的难度却大了。名目繁多的“休闲”活动总想把大众的闲变成自己的钱,60%的“空闲时间”经它们具体开发,正在变成“休闲装”、“休闲广场”和“休闲俱乐部”的消费乐园。

《兴趣点》杂志指出,许多法国人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休闲产业批发的享乐套餐,把闲暇等同于消费,而是主动把握自己的时间,真正去领略自然、艺术和体育的魅力。

社会学家塞缪说:“现在的人们意识到每一分钟都有用,闲暇必将服务于充实自我。”去年法国人在消费总额比1950年增长3.2倍的情况下,用于文化方面的支出增长了5倍。

闲暇是真正的自由空间,可以让人做完全自主的事。《兴趣点》杂志称赞法国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业余从事修理、园艺、音乐或远足的人数在不断增多。

近年来欧美许多人士开始利用闲暇实践自己对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感。据统计,每两个法国人就有一个参加了某种形式的“公民行动协会”,他们的行动可以是星期天去公园给小孩讲故事,也可能会暑假去非洲人道主义救援。人道主义基金会“圣心餐厅”的负责人克劳迪娜·斯柏尔说:“为了使生命更有意义,把闲暇消费掉,不如直接奉献给别人。”她的组织去年得到的捐款少了9%,但是来身体力行做义工的人次增加了24%。

种种现象表明:对于自己的闲暇,人们不再愿意购买现成的休闲妙法,而是听从内心自主的意愿。

但是也有种种现象表明:“休闲文化”无时无处不在追踪人们内心自主的意愿,随时都可能将它纳入“消费化”的轨道。

如果你闲时喜欢修理、园艺或烹调等“独立自主”的活动,如果你在美国,你迟早会遇到家政女神玛莎·斯图尔特。

玛莎金发褐眼的丰腴面孔除了通缉令无处不在;她的双手是《时代周刊》评出1997年推动美国前进的25双之一;她的帝国包括一本发行150万册的月刊,一个收视人数530万的有线电视节目和多家周刊的专栏。她自述专长为:“美味的汤,以及如何做出来;美丽的房子,以及如何造出来;美妙的孩子们,以及如何带大他们。”她说她知道她做的正是你想要的。

观点:越来越多的闲暇?1

也许你会不知不觉开始跟从玛莎的指导去缝纫、粉刷、制陶和做火腿,而且也是真的喜欢着—到那时,你会怎样看待自己的闲暇?

有关时间的一系列零存整取:你的一生有多少时间在干什么?

观点:越来越多的闲暇?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