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自然的报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郭明生 许上福)
抛下15万方块石固岸,也不一定能护住堤
雷月凤的幸运山于她的感冒02月18日凌晨,她感到口渴起来喝茶。连日的大雨让她担心自己的房屋是否安全,一屋子东西如何处置。4点30分,她听到轰轰的闷雷声由远而近。雷月凤推醒自己的丈夫,丈夫推开窗户,看见一股滚滚烟幕从山上往下袭来。丈夫一把抱起小孩子,雷月凤领着大孩子拼命往马路上跑,来不及想也来不及拿柜子里的钱。跑出不远再回头看时,房屋已倒在烂泥之中。
雷月凤住的青楼下自然村背靠着白琳镇的大嶂山。2月中旬,福建省福鼎市连降数天大雨,17日日降雨量达116.3毫米的暴雨终于在大嶂山的北坡山腰海拔360米处撕开一道几十米宽的豁口。数百万方的泥石流拱翻两座小山包,冲垮沙吕线公路,席卷直下1400米,摧毁了青楼下村。
村民雷顺斌命大,被泥石流裹着冲出300多米,却只断了几根肋骨,性命无忧。另一位村民钟月兰在黑暗中呼救了30多个小时后,终于也重见光明。她被倒塌的屋子扣在楼梯之下,曾被压在3米深的泥石之下。
在这场天灾中,青楼下村的49位村民,17人遇难,10人受伤,22人仓皇逃生。村民们转眼间失去了所有的财产,成为赤贫。
相比之下,江西九江长江大堤永安堤内滨江村村民就幸运得多了。
2月6日的上午8时,天气有些阴郁,家住滨江村的一位高姓老人正准备下坝撒网捕鱼,蓦然发现永安堤的高家湾(桩号24+060-24+130)处出现一长约20米左右的裂缝。他顾不得捕鱼,抬起脚来就跑向九江县江堤指挥部报告险情,陈和斌等技术人员立即赶至现场勘测。
2月12日至15日,距高家湾不远处的高六房(桩号24+840-24+920)和江边电站(桩号25+030-25+097)先后又发生严重的崩塌险情。弧形裂缝不断延伸,滑弧顶距堤脚只有20米左右。高六房在13日出险测量时,裂缝长约80米,裂缝宽40厘米,沉陷达15厘米。16日测量结果,高六房最长的弧形裂缝长达100多米,裂缝宽到130厘米,沉陷至80厘米深。若险情继续恶化,至汛期时,九江的两县一市以及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就会没人一片汪洋之中。
九江市、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发现险情后,立即调集20条驳船从17日起开始抛石固脚。由于财力的捉襟见肘,应急的15万方块石也是“赊”来的。
九江市水利部门介绍,滑坡的连续发生是在意料之中的。主要原因是九江境内有150公里大堤全部由细沙和粉细沙组成,经不起江水的冲刷;而大堤无滩地,造成江水长期直接冲刷堤岸。而有关专家却认为,造成连续性滑波的直接诱因是非理性的失控的挖沙行为。当地群众忧心忡忡地说:“挖沙的不管治堤,治堤的管不了挖沙的。”
据1958年就开始参加护堤的73岁老人王贤月介绍,罪魁祸首是那些江上的挖沙船。白天这些挖沙船还在离岸50米处开挖,可一到晚上,就全部集中到离岸20米左右地方。九江县永安乡黄沙管理站每年要收管理费达100多万元,其中还要上缴一部分给县里。真是杀鸡取卵。除了挖沙船每年8月至次年6月的超量索取外,夜晚的炸鱼也是出现这次险情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住在堤边上的人,屋都被震动了,你说堤能不震松?”王贤月说。
值得人深思的是:就这次险情而言,排除险情,光抛块石就达7.6万立方米,需资金460万元。可黄沙管理费收得最多的1995年也仅收人200万元。
永安堤高家湾处长约20米的裂缝 挖沙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