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名师创名牌”是游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设计师设计的晚礼服和穿婚纱的中国农村新娘。中国也许不缺设计一流的礼服,缺的是穿它的机会。即使有这么个机会,这件华服也将和我们的生存空间产生不和谐的效果

系列三之五

“树名师创名牌”是游戏?0

“首届‘十佳’在做什么?这一届(第三届)‘十佳’候选者的情况?你想听套话还是真话?套话嘛,‘旧十佳’也好,‘新十佳’也好,设计师们现在都达成了共识:去掉花里胡哨的东西,正视市场,与企业的合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从设计时装到涉及企业最后到‘设计’企业。很多设计师在下海单干几年之后又回头找大企业合作。就是那些产品覆盖面、产量、产值、工业化水平都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崔游曾一度经营自己的品牌‘圣佳’,现在作了顺美集团男装的首席设计师。王新元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经营得越来越不容易,他现在和广东的设计师张肇达被杉杉重金聘为该公司的总设计师。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品牌背后必定要有一个企业。出了产品还要推销。‘唯美’是设计师的强项,但带入管理中往往要失败。比如设计师刁梅,她经营自己的品牌时把对服装的‘刻意’和‘深情’也用到管理上,你知道管理上很多时候是要‘模糊’的。现在她和‘中土畜进出口公司’合作生产羽绒服。你说的那些靠‘惊世骇俗’出名的设计师,比如吴海燕、刘洋曾以创意轰动国内时装界,现在他们也进入了我说的那个‘共识’的队伍,他们意识到更大的舞台是市场。至于‘把故宫穿身上’的胡小丹,业内人士对他的定位是‘服装艺术家’——从时装设计师里给他切出一小块。

“说真话?大家现在都一起‘玩’急功近利的游戏。‘十佳设计师’评选?全国设计师普查登记?‘推名师、树名牌’的口号?可以说这都是我们为设计师提供的‘玩法’。咱们的服装业的水平短期不可能提高上来,但老百姓对市场有期待,也就是需要一个‘支点’,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赚钱也需要一个支点,而设计师急于出名,所以大家都积极地参与‘游戏’。我们在设计师中‘拔苗助长’。市场上约定俗成的名牌的概念很荒唐——‘大众知道的就是名牌’,这简直是歪批!据国内贸易部一份来自全国百货商场系统的零售统计,近年排在销售前10名的服装品牌如‘万乐佳’、‘派’、‘薄涛’等品牌历史都不到10年,而很多国际品牌经营了半个世纪甚至是上个世纪就有了,一直发展到今天。你信不信,说得极端点儿,我们评奖完全可以‘抓阄儿’,谁‘抓’中了奖谁在市场上就一定好卖,老百姓一听说它获了奖就会去买。销售上来了,反过来评委们又有话说:‘看我们评的多么准’……

“树名师创名牌”是游戏?1

希望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十大超级名模

“台湾地区和日本的服装工业怎么走向成熟的?当年他们的状况和中国大陆现在的状况很类似——服装加工、扒版抄袭。但台湾模式与日本模式在后来的发展中完全不同,日本有很大的国内市场,他们的服装企业不断升级——提高企业品质,另外他们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慢慢拥有了自己的优秀的设计师队伍。其中几位已成功地进军巴黎时装界。而台湾地区后来采取‘南进政策’,在东南亚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为其加工‘扒版’服装。他们的纺织品的出口额越占越小。在一定的条件下,‘扒版’、‘抄袭’、‘加工’可能难以避免,但是一旦‘过了’,绝对会抑制自身的发展。”

谈到中国消费者抱怨的面料问题,记者问刘明:“很多服装设计师也在抱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道他们不能参与面料设计吗?”

“80年代我们就有口号:‘纺织、服装一条龙’,服装是‘龙头’,带动纺织业的发展,而设计又是服装的‘龙头’。但这个口号至今缺乏‘保障方式’。

“高级时装和小批量成衣对面料的要求是‘定织定染’,服装设计师参与面料的设计,但是国内厂家不愿生产,大机器生产小批量面料的成本就成了天文数字了。面料的构成——专业的说法,有纺、织、印染、后整理4个段落。过去计划经济更重视纺、织两环节;印染相对不重视,很多印染厂亏损或潜在亏损;后整理这部分几乎是零。你知道,面料要增加附加值全靠后面的环节。至今,我们的面料生产因为欠债多,填补空白的能力差,就一直这么保持‘维持’状态。

“服装业发达的国家怎么做的?纺织和服装业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是支柱产业,服装与纺织的发展同步,‘磨合’时间长。中国纺织业起步也很早,但一直是不上市的(尤指建国以后)。而服装却最早上市。所以长期以来就是原料出口,成品面料进口。比如以羊绒大衣为主要产品的‘罗曼’时装,1995—1996冬季时装大量使用意大利低比例羊绒面料,‘薄涛’1997年春装一半使用进口面料。”

我们最后谈到媒体对服装市场、服装设计、大众时尚的影响时,刘明再次出语惊人:“国外的媒体也都在‘玩’,提供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的‘玩法’,人人都玩但不是‘被人玩’。我们的老百姓应该静下心想一想为谁活?在每种风气每种潮流来的时候都别让人当傻子,也别把自己穿衣服的事都推给哪个设计师。”

4位中国服装业内人士讲了他们和服装的故事,坦率得惊人。在故事中,“执着”背后隐含着“无奈”,“潇洒”和“游戏”反衬着“尴尬”。从他们个人的故事里,我们读出了中国服装界、服装市场的现状,无奈和尴尬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事情 时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