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车炒作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陈彤)
下午四点,夕阳西下的时候,没有卖出汽车的车主立刻把车开到最近的加油站加油。油只加两三升,够明天开回来就成,车主们精明,他们不想把任何便宜留给别人。
北京唯一的一家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设立已有十年了。它从人民大学附近搬到鸭子桥,占地40亩左右,规模不小,院里的车有的簇新闪亮,有的布满尘灰,活像个大杂烩,“车位就好比自由市场的摊位,只要每天交我们两元钱管理费,什么车都能到这儿找买主。等双方成交,我们负责办手续。”市场的办公室主任鲍乃铮先生说。
“我们这儿卡迪拉克林肯都卖过,卖得最快的是微型面包车,日本产的各种车卖得也多,大多在10万元左右,私人买车的占10-20%。”鲍先生说。他对北京的旧车交易了如指掌,因为任何一桩买卖都要到他这里办手续。旧车的交易很活跃,每天少的也有100多辆。去年年末复关未果,旧车交易陡增,一天曾达到352辆。
而在鸭子桥卖车的,极少是真正的车主,他们大多数是二道贩子,也就是“车虫”。前几年干这行的,有的已经发了,功成而退。留下的人情况相当复杂。1991年,这里曾发生过强买强卖白刃见红的人命官司。还有一次“守株待兔”:丢了车的失主天天到这儿蹲点,愣是逮着了那个小偷。为此,这里的管理逐渐加强。除负责交易工作的20余人外,还有30多名治安人员,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卫戌区、保安公司、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处和丰台公安分局派出所。
倒手的次数多了,利润自然就小。有时做成一笔生意,每个“车虫”也就挣几十元。他们中有人的脾气大得惊人,顾客刚一问“这车跑了多少公里?”他就怒目相向:“你懂个屁!”但也有“循循善诱”的:“我这车每次打火三次准着……要是前两次打着了也得关掉,不能叫它太猛了。”如果运气好,顾客还会被带到离此不远的菜户营立交桥下,那里的车便宜得让人心跳。无论顾客想要什么车,“车虫”们总有办法让他见着“现货”。成交之后,一律现款交易,往往有开箱点大钞的精彩画面出现。
一位干“估价”十几年的先生说,没有白捡的便宜,一般价格低得出奇的车都有难言之隐,比如出过重大交通事故或者有年头没交养路费了。等车一过户,也许还会有一大笔车辆购置附加税候着呢。
两三年来,私人交易大量上升,给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买卖双方私下谈好价,到我们这儿办手续——我们的作价和他们差多少就说不准了。我们只按作价收2.5%的手续费。”鲍先生说,除了防止偷盗车辆,倒买倒卖,还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他们的责任挺重。
“这里还有个特色,买主中年轻人多,特别是二十多岁的人,很多。”鲍先生。 二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