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菜场与天际线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朱步冲)
让·努维尔设计的中央菜市场改建方案最终被采用
被称为“巴黎之胃”的中央菜市场,有着复杂的建筑和结构:盖顶的露天场所、支撑附近房屋拱廊的立柱
促使这一改建方案最终定型的原因来自距中央菜市场仅300米的蓬皮杜中心。去年1月,法国政府宣布将在梅斯市正式建造一所分馆,很明显,2007年开通的欧洲东部TGV高速铁路竣工后,位于梅斯的分馆将吸引更多来自东欧和北欧各国的游客,进而使梅斯成为法国艺术家与欧洲交流的新中心。这个消息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傲慢的巴黎人,《巴黎竞赛画报》忧心忡忡地发出责问:“对于全欧乃至整个世界的艺术天才,巴黎这座世界的博物馆是否已经失去了它的魅力?”根据欧盟于今年年初发布的欧洲主要城市调查报告显示,巴黎已经在欧盟的“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榜”上被巴塞罗那超越,滑落至第三。而巴黎市政府也尴尬地发现,自1999年以来,巴黎居民人数已经减少了17万,大部分是年龄处于25至35岁之间的“城市活力骨干”,例如技术工人、办公室上班族与曾经游弋在塞纳河左岸的艺术活跃分子。
“巴黎城市发展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重新积蓄它的能量,在保持它古老的传统的同时将其转变为一个全球知识分子,艺术家与商业天才汇集的中心。”曾参与新蓬皮杜中心竞标的建筑设计师让·派屈克·福汀说,“我们迫切需要一些像当年的艾菲尔铁塔那样的标志性新建筑。而未来的巴黎中央菜市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一贯不甘寂寞的巴黎人迅速投入到改建方案的策划中去,截止7月底,约有180万人参观了未来的菜市场商业中心模型或填写了市政府的调查问卷。最终,德拉诺埃宣布采用布利码头博物馆的设计者让·努维尔的设计方案,并决定在2005年动工修建。这个初步预算为6亿欧元,以强化玻璃与钢梁支撑的蜂巢型建筑方案无所不包:奢侈商品专卖店,餐饮,娱乐设施与大型超市将取代此刻在车站两侧叫卖廉价服装与仿冒商品的摊位。
“这座建筑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它本身。”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埃里克·佩普评论说,“在成功地制造了巴黎海滩,为他的城市带来了200万游客之后,善于自我宣传的市长德拉诺埃又一次作出了豪赌,这次抵押在台面上的不仅是他本人的连任和2012年巴黎申办奥运会,更是巴黎市民能否继续保持他们骄傲的身份。”
不过,要真正完成这些任务,仅仅依靠一家综合商业中心是不够的,法国杂志《快报》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维护它“全世界保护最好的天际线”,巴黎市政府25年来都没有批准过在市区建造一栋高度超过8层的公寓,整个城区的建筑物高度被严格限制在12层。城市的“博物馆化”使巴黎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跨国公司常常因为找不到足够宽敞的写字楼而移居郊区;拒绝城市外缘扩张使巴黎的人口密度为东京或纽约的两倍,而总数则达到了惊人的1200万。每天80万的客流量已经使中央菜市场地铁站捉襟见肘,如果要满足未来商业中心的需要,巴黎就必须对整个现有交通系统做出改造。
百般为难中,德拉诺埃政府只能铤而走险,考虑取消关于城区建筑物高度的规定。近日,在接受《巴黎竞赛画报》采访时,负责城市规划的副市长让·皮埃尔·卡费透露说,市政府倾向于在几个“仔细挑选出”的地点建一些“在设计上带有同情心”的高层建筑以便将大企业和刚刚跨出大学校园的青年唤回巴黎,这些现代高层建筑将集中在少数几个原先已存在一些高楼的地方。
这个大胆的想法激起了轩然大波。挑剔的巴黎人虽然厌恶每天早上万众一心地拥挤在通向城区的地铁上,但更看不惯代表美式暴发户心态的摩天建筑。1972年落成,位于蒙玛特尔高地附近的蒙帕纳斯大厦就是公众抨击的焦点,这座57层,高达209米的建筑曾经被亨利·米勒在《北回归线》中无情地嘲笑为“一堵呆板的丑墙,出发寻欢作乐时看到它都会败坏兴致”。
尽管副市长卡费反复强调,市政府迄今仍未作出任何具体的决定,要等到城市规划新法案明年生效后,对此事的辩论才算真正开始,但绿党和保守阵营都反应强烈。前市长让·蒂贝里说,自己对此计划“深感震骇”,绿党领导人则称这无异于市政府向民众下了一道“战书”。
为了缓解市民的怨气,德拉诺埃决心先从一些巴黎人喜闻乐见的方面入手:在政府为2012年奥运会所拟订的69亿美元预算中,大部分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包括兴建一条环绕全城的电车轨道来缓解主要步行街的交通压力,以及在塞纳河沿岸建一所顶棚可伸缩的游泳场馆并提前向公众开放。德拉诺埃的如意算盘很明确:第一位巴黎市长雅各布·希拉克曾因为积极推进市政建设运动而入主爱丽舍宫,那么他自己为什么不可以照方抓药?《费加罗报》已经为这位激进的左翼市长拟订了政治生涯时间表,猜测德拉诺埃很可能最早在2007年,最迟在2012年挟奥运会之顺风成为总统候选人。至于小气的巴黎市民常常强烈反对任何一座伟大的划时代建筑的传统,媒体则毫不担心,并援引了一些生动的例子:贝聿明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曾使法国右派威胁要干掉他,而今日那里却是巴黎市民最以为骄傲的地方。同样,当324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于1889年落成之前,作家莫泊桑曾发起过一场请愿活动,要求停建这座“品位低下、令人憎恶的高塔”。不过当铁塔对公众开放后,莫泊桑却一有机会就到塔内的餐厅吃午餐。作为辩解,他说那里是整个巴黎惟一一个看不见埃菲尔铁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