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特高:拖儿带女去上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孟苏)
英国每年都会产生9万多名少女妈妈,居欧洲国家之首。图为一名年仅12岁的怀孕少女
最近,一个18岁的少女考特妮·卡斯迪成了英国家喻户晓的名人。住在莱斯特郡的考特妮14岁怀孕生下第一个孩子,到17岁已经和3个男人生下了3个孩子。小报最先披露了她的经历,接着电视台采访了她,为她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
考特妮在12岁时有了第一个男朋友。那时,她知道和她同龄的女孩都和男朋友睡觉,但她觉得自己太小不应该有性行为,所以一直等到14岁、自认为已经准备充分才和男友做爱。考特妮怀孕后,她才听到老师讲授的避孕套知识,她当时的反应是,这就是鼓励学生发生性行为。
生育第一个孩子是考特妮的计划。她说她喜欢孩子,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喜欢。生这个孩子时,同样年幼的爸爸守在身边,但两周后,就和她分手了。男孩说,你有权利做你喜欢做的事,但我没有准备好。
考特妮的妈妈在她怀孕4个月时才得知情况,非常生气。她显然没有资格批评指责女儿,因为她的4个孩子都是她和不同的男人生的。考特妮的父亲进了监狱,同母异父姐姐也是14岁就怀孕,现在孩子都已经7岁了。后来,考特妮的妈妈答应帮她照料孩子,但她希望考特妮能有另一种生活。现在,母女俩吵翻,考特妮一度住在旅馆。
怀孕后,考特妮去了一家专为少女妈妈开办的特殊学校,在那里,她不是最年幼的,最小的少女妈妈只有11岁。
第一个孩子6个月时,考特妮和朋友去酒馆喝得酩酊大醉,稀里糊涂就又和一个陌生人上了床。第二天醒来,那个男人已经走了,考特妮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就这样有了第二个孩子。这时她这才认识到,没有保护的性行为是多么不酷。
现在,考特妮没有工作,和男朋友、她第三个孩子的爸爸住在一起,靠男朋友每月600英镑的收入生活。她在职业学校学习计算机,希望能做警察,虽然她认为无上装模特儿是个前途无量的职业,并渴望成为乔丹。她目前不打算再生孩子了,因为,3个已经足够。她不认为孩子必须要生活在成员关系牢固的家庭,有合法的爸爸、妈妈。她很悲观,在她眼中,当今社会的爱情和婚姻关系太脆弱了。
中年的女性专栏作家们批评考特妮愚蠢,但是她的故事如此畅销说明大家对此有兴趣。考特妮是英国少女妈妈的典型,她的经历极具代表性:出身工人阶层,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和父母不交流性知识,不了解安全性行为,怀孕后进了特殊学校,有喝醉了怀孕的经历。
需不需要向上帝起誓?
考特妮的“见光”,使少女怀孕问题又成为焦点。每年,英国都会产生9万多名少女妈妈,居欧洲国家之首,未成年人的性传染病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失败的性教育于是成了批评的靶子。
学校里的性教育课程一向羞答答,没有把性行为当作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平常内容,向学生传达的是性行为和吸毒、抽烟一样乃“高风险行为”,反倒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父母们担心子女的安全、怀孕和吸毒问题,却不愿谈论这些。他们认为和孩子们谈论性,就是鼓励他们四处鬼混。
学校和家长都不愿说,就由媒体替代他们传授性知识。《50个让你满意的方法》、《教给女孩们的性技巧》、《我在床上表现好吗?》都是几个公共电视台制作的受欢迎节目,还有那部肥皂剧《性与城市》。在苏格兰某地,一个性节目在路边还竖起一个广告牌:女孩们,在裤装部,你认为哪个更重要——长短还是大小?
与考特妮的故事同时出台的还有一位退休社会工作者瓦利拉·里奇思的报告。里奇思是一家婚前性行为研究机构的主任,他在报告中批评政府旨在减少未成年少女怀孕的措施力度不够,建议英国学习美国的“等待真爱”运动,鼓励年轻人在婚前保持贞操。
在美国,“等待真爱”说服了240万少年向“上帝、我自己、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未来的伴侣和我将来的孩子”起誓,在婚前禁止性行为。这项活动扩展到加拿大和南非,在英国也举行一些巡回讲座。参加者花15美元可以得到一本《圣经》和一枚象征纯洁的银戒指,还要找一个朋友作后盾,起监督作用。这个运动反对避孕,认为避孕是鼓励性行为。
英国的学术界和家庭计划宣传者反对里奇思和“等待真爱”运动的观点。他们提出,1998~2001年,少女怀孕率下降了9%,到2002年虽有回升,但仍然低于1992年。至于美国的情况,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最近公布的研究结果,签署了“等待真爱”协议的孩子,几乎90%都没有遵守诺言。“等待真爱”只能延迟第一次性行为的时间,一旦发生性行为,少年们更倾向于不采取避孕措施。实际上在美国很多州,在鼓励婚前保持贞操的同时,也讲授避孕知识。在1990~2000年期间,美国少女怀孕率下降28﹪,其中只有25﹪的人是出于贞操观念,其余都因为采取了避孕措施。
英国政府于1999年发布了一项旨在减少少女怀孕的政策,主要内容是告诫12岁以下的孩子不要急于进行性行为,要记住未成年性行为是违法的,如果想做,至少也要知道避孕方法。政府委派伦敦热带药物和卫生学院的性和生殖健康教授凯伊·威灵斯评估这项政策,而威灵斯认为,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
威灵斯认为,少女怀孕人数的减少,说明孩子们知道保护自己。1998~2002年,十六七岁的女孩使用避孕药的人数增加了1/3。孩子们也并非没有判断力,认为所有的未成年人都有性行为——那样的说法是男孩蛊惑女朋友时的谎话。16岁以下的少年中有2/3仍保留着童真,在政府这项政策颁布之前,只有35%的孩子知道这个事实,现在上升到40%。
因此,专家们更倾向于重点讲授避孕知识的性教育。家庭计划协会为父母们举办了培训班,学习如何跟孩子交流这些问题。家长们应该对孩子说:“如果你想做,我希望你注意安全。”如果家长们开诚布公地谈性和避孕问题,他们的孩子就会有更成熟的态度,女儿对男朋友的要求更有勇气和信心说“不”。专家们以荷兰为例子,荷兰有很开放的性教育,少女怀孕人数却是欧洲最少的。58%的少女会和父母讨论怀孕的事,是英国的两倍。
一家基督教慈善机构在学校推行性教育时,对学生们说的不是保持贞操,而是尽量推迟发生性行为的时间。如果犯了“错”,改了就行,没必要发誓。
“隔离”机构
很多女孩并不认为未成年怀孕就是“错误”,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比如考特妮,她甚至是有计划地怀孕。这种女孩该怎么对待?
英国政府少女怀孕独立咨询机构的副主席吉尔·弗兰西斯说:“如果我是个正在成长的女孩子,我不会说怀孕是故意的。如果我不参加毕业会考,不想找个好工作,我一辈子就想做个母亲,那我就会这么做。”
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在英国和爱尔兰,少女怀孕后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终止在正规中学的学业,回家或进特殊学校。爱尔兰女孩麦克拉斯基17岁那年怀孕,被迫退学。她发奋考进了剑桥大学,今年已经毕业。去年,她告母校性别歧视一案终审,母校败诉,赔付她6000英镑。这算是一个光明的结尾,但如何对待怀孕少女,是让她们继续待在学校当学生,还是让她们回家?
布里斯托大学诺娜·达森博士从事少女母亲问题的研究已经有16年,她主持了一个由欧盟资助的研究课题《英国少女母亲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去年发表了论文。结论说,怀孕少女应该被隔离在主流教育之外,因为怀孕后继续留在学校上学,对少女母亲和孩子的未来都有害。怀孕少女在学校往往会受到同学的嘲笑欺负和老师的白眼,她们的孩子也得不到照顾。少年父母们最迫切需要学习的是为人父母之道,他们比成年父母有更多的焦虑感,“如果你必须还要去上学,怎么能当好爹妈?”因此,学业是第二位的。
尽管主流教育对绝大多数少女妈妈有着敌意,达森的观点还是引起了激烈争议。达森的研究调查了英国100多个教育机构,多数教育界人士都认为,让少女妈妈回原学校继续上学效果很糟。虽然学校开除少女妈妈不再有违法的危险,但学校不会明着做,会暗示怀孕女生退学,因为学校无法保证她们的健康和安全。
达森发现多数少女妈妈在学校时就是问题学生,不喜欢上学,常常逃学。“她们怀孕没有经过考虑,往往在喝醉的情况下就发生了性行为。在怀孕之前,她们就游离在学校之外。”所以,她认为把少女妈妈们“隔离”起来比较好,为她们设立特殊机构,解决她们的特殊需求,“要把少女们看作妈妈和女人,而不是学生”。
英国各地都有这类特殊妈妈学校。学校里除了有教室,还设置了婴儿室,妈妈们上课时,保育员帮她们照顾婴儿。还有休息室,方便睡眠不足的妈妈打个盹。特殊学校里也开设正规课程,使得妈妈们能够完成学业,顺利参加毕业会考。妈妈学校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一些未成年母亲会考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以进入大学,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