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诗兰黛化妆业最后一位教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朱步冲)
雅诗兰黛的资料照片
莱纳德,兰黛的儿子,现任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首席执行官,他说他母亲开创的只是个小生意。但现在谁也无法小看这个生意,雅诗兰黛家族资产达到了60亿美元。“野心”,莱纳德用这个词来描述母亲的性格。雅诗兰黛在莫斯科和东欧城市里开设新店时,兰黛夫人都亲自到场。这个老太太80多岁的时候还经常跑到她孙子管辖的店中示范怎样推销化妆品。
神话故事的真相并没有多少浪漫成分,尽管兰黛夫人本人在自传中一再强调自己的欧洲贵族血统,但这位原名约瑟芬·伊莎·门采尔的匈牙利移民后裔实是一位地道的纽约客。1908年7月1日,她出生于皇后区,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父亲经营的五金店中度过。对于兰黛来说,无论是帮工还是学校,都没有舅舅约翰·舒尔茨的作坊有趣。这位没受过学校教育,但精通化学,被街坊尊称为“舒尔茨博士”的工匠,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厨房的瓦斯炉上配置面霜,并发明出了“六合一冷霜”、“万用女士乳”等小有名气的美容产品。受母亲熏陶,对美容情有独钟的兰黛开始沿街兜售舅舅的发明并乐此不疲:“在结识丈夫约瑟夫之前,我每天都利用每一分闲暇时间在厨房中配制面霜,然后奔走于纽约各个美发沙龙,向正在等候的女士推荐这些商品。让每一位女性追求美,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雅诗兰黛在莫斯科和东欧城市里开设新店时,兰黛夫人都亲自到场
不过,真正使雅诗兰黛摆脱街头商贩形象,得以向雄踞在纽约第五大道“红门沙龙”中的伊丽莎白·雅顿等对手挑战的契机,却来自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场延续6年的漫长战争,对美国经济以及妇女地位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数百万美国妇女在战地医院与军工厂中劳碌了
三年后,她们对自身的价值与地位无疑有了全新的认识——做一贤淑的家庭妇女不再是惟一的选择。1945年,第一个女子高尔夫协会在纽约成立;4年后,卡普·胡比作为第一位女性内阁成员,担任了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健康与福利部长;而诸如《我爱露茜》与《蜜月情人》等电视剧则向美国妇女们发出响亮的号召,既然电炉、冰箱等发明可以将女性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那么修饰与享乐就不再是一种罪恶。1946年,雅诗兰黛的前身,劳德化学产品公司正式在纽约登记注册。为了节省开支,兰黛夫妇担当了全部工作,在一家旧餐馆改建的工厂里里搅拌乳剂。有时兰黛夫人不得不在电话中变换嗓音,以充当并不存在的兰黛化学制品公司出纳或秘书;而舒尔茨的任务就是在他的“新方法工作间”中调制各种清洁油、润肤露、泥浆面膜和著名的“高效全能精华乳”。
为了摆脱敲骨吸髓的批发商,兰黛夫人终于在1948年说服著名的第五大道沙克思百货公司出售他们的商品,并在1953年推出了著名的沐浴芳香剂“青春露”。它浓郁的香氛在浴后长久保持,甚至可以替代香水。为了打动那些来自上流社会的主顾,兰黛亲自为它设计了外形雅观的玻璃容器,配以蓝绿色的外包装,并定为兰黛产品的统一标志。青春露的成功,使得公司的利润从每周400美元上升到5000美元;温莎公爵夫人与摩洛哥王妃格蕾斯等名流,也慕名来到她开办的温泉护肤中心。到了1958年长子莱纳德参与业务的时候,劳德化学产品公司已经成为了每年营业额80万美元的大型企业。
“母亲的年龄并不妨碍她成为会议室中最年轻而富于想象力的思考者。”莱纳德在兰黛夫人去世后回忆,“如果说赫莲娜·鲁宾斯坦为化妆业绘制了最基础的蓝图,那么兰黛则利用她非凡的商业头脑改变了它的赢利模式;专属模特,发送免费试用赠品,一对一服务,兰黛的创举拉近了万千普通女性与贵妇、明星的鸿沟。”《化妆的奥秘》一书的作者、法国演员多米尼克·帕奎特在书中写道。雅诗兰黛在60至90年代之间的发展,宛如一张细密的蜘蛛网,《商业连线》杂志的一篇评论文章说,通过兼并与开发,雅诗兰黛旗下的18个子品牌在全球130个国家中出售,不停地弥补每一个空缺与漏洞。从1964年专为男性皮肤保养所设立的“雅男士”,到1995年并购的低龄化香水品牌汤米·赫尔弗格,都使兰黛所经营的“有趣小生意”牢牢地控制着美国化妆品市场近50%的份额,并实现了连续55年的业绩增长。
尽管如此,许多商业评论家仍然认为雅诗兰黛应当及早摆脱这位创始人的阴影。早在2002年12月,《华尔街时报》就在讽刺雅诗兰黛在化妆业界中同它的缔造者一样,像一位德高望重而食古不化的老太太: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海蓝色包装让人想到了祖母陈旧的梳妆台;在美丽标准日新月异的今天,它旗下的代言模特仍局限于斯堪的纳维亚标准,如伊丽莎白·赫莉与卡洛琳·莫菲。更糟糕的是,它无视欧莱雅等同行的经验,死守着传统百货公司一块阵地,而拒绝将产品摆上超市与连锁店的柜台,不顾后者已经担当起美国化妆护肤产品近35%销售额度的现实。作为回应,雅诗兰黛在去年3月破天荒地聘请了埃塞俄比亚籍模特莉娅·凯贝蒂出任形象代言人,许多商品包装上也增添了性感的粉色。“我们不是一家僵化的家族企业”,莱纳德在一次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演讲中表示,“然而她(兰黛夫人)的理念却没有过时——美丽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某种固定的东西。”
“雅诗兰黛一辈子都对‘美丽’感兴趣,她总在思考怎样才能给女人更多感觉到自己美丽的机会,”Vogue杂志主编Grace Mirabella说:“美丽并不一定就是时髦。雅诗兰黛广告中的女性始终表现的是女性柔美的特质。现在的女人有多种形态,但兰黛夫人始终是那样的。”
资讯
赫莲娜·鲁宾斯坦——化妆品产业的女先知(1871~1965)
赫莲娜·鲁宾斯坦
1871年的圣诞之夜,赫莲娜出生在波兰边境城市卡拉科夫,天性自傲的她由于感情问题而在18岁时移民澳大利亚。在波兰化学家利克斯基兄弟的帮助下,赫莲娜成功地利用澳大利亚当地草药研制出了名为“Valaze”的护肤品。1905年,她在墨尔本创建了世界上首家配备专业观察治疗室的美容沙龙,并在随后的10年中将这项新兴业务推广到了伦敦、巴黎和纽约。当她于20年代来到巴黎后,借助丈夫、艺术鉴赏家爱德华·提多斯的帮助,勃拉克、毕加索、马蒂斯、达利等当代绘画大师纷纷成为这位化妆业教母的座上宾,并为她的产品殷勤地提供构想与灵感。在先锋艺术的熏陶下,赫莲娜破天荒地颠覆了唇膏的单一色调,推出了包含多个色系的唇膏,倡导女性应在白天和夜晚采取不同基调的彩妆,并设置了世界上最早的皮肤科学实验室,将维生素等成分添加入化妆品。50年代初,在所有时装大师开始涉足彩妆之前,她已经参与组织纽约每季的时装发布会,将化妆产品与时装和谐地结合起来。赫莲娜的声名不仅局限在化妆品工业的先行者,也以艺术赞助人和收藏家闻名。1950年,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设立了赫莲娜·鲁宾斯坦基金会,资助全世界的妇女儿童教育事业以及艺术品的保护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