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25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一册山河 晏扬 曹林 尹卫 老恒 李容洋)

淮河之灾

““作为自然河流,淮河已经彻底死亡”这话听来振聋发聩,而这恰恰与人们改天换地的意志不无关系。中国应对洪水方略从控制转变为管理是一个积极的尝试,我想为淮河水找好出路应该也在管理的议题之内。此外,我最关心的是,国家能否为做出牺牲的灾民出资购买水灾险,使灾民能得到合理的救助和补偿。”

安徽 方波

文化遗产保护第一

很多已经成为世界遗产的地方,并没有得到应有保护。但申报世界遗产大有一拥而起之势,就拿我们常州市来说,现在也把淹城遗址作为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准备报上去,但申报动机无非是为了增加旅游卖点。我曾看过一份淹城遗址公园规划图,在遗址边上建设的工程都是为旅游做的铺垫,商业味很浓,实为短视之作。淹城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春秋以前城池遗址,文化与考古价值很高,本来就应该尽量维护其本来面目,而不是把它变成花花绿绿的世界。常州市政府的这种行为十分急功近利。

常州 一册山河  

关于贫困生问题的另类思考

关注和资助贫困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然而我们必须正视与之相关的助学贷款归还和计划生育问题。

为了不让贫困生辍学,各级政府启动了多种助学贷款。可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很多贫困生具备还款能力后千方百计逃债、赖账,致使还款率低得惊人。比如辽宁省集中社会力量设立的“寒窗基金”,光在铁岭市就发放无息贷款547万元,资助2000多人走进大学校门。然而首批得到这项资助的本科生毕业已二年多、专科生毕业也三年有余,近千名大学生没有一人主动还款,目前的还款率仍然为零。助学金有去无回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各方力量资助贫困生的积极性,也使助学资金无法周转。此外,有些贫困生是因为兄弟姐妹太多、负担太重才上不起大学的。以山西某次矿难的一位遇难者为例,其家中有三女两男,家境贫寒让人同情,可如此多的孩子如何供养,需要多少救助才能帮助他们完成教育呢?

上海 晏扬  

“未就业者”统计更科学

统计方法设计失当带来决策失误和社会躁动的例子屡见不鲜。最近的一例是就业统计。由于目前主要依据毕业生的就业协议和派遣证进行统计,大约50%已就业的毕业生因种种原因未被纳入官方统计,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就业率与我们感受到的失业人数难以吻合的原因。不科学的“就业率”统计夸大了“就业难”问题,加剧了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压力,轻易地自降身价,也滋长了企业盲目抬高用人门槛的“野心”。笔者认为,以统计“未就业者”的方法来计算“就业率”比直接统计“已就业者”更为科学,从统计成本的投入和可操作角度看也更为理性。

大学生毕业后呈现的状态是:显性就业,隐性就业,读研,出国深造和未找到工作。其中的读研和出国都可视为“准就业”,而现有的统计视其为“未就业”。如果“就业率”只统计“未找到工作”,而将前四项统统划归“已就业”范畴,那么这样的“就业率”才能说明问题。

武汉 曹林  

由食用牙签想到节约资源

一位朋友从韩国旅游归来讲了这样一件趣事:一次就餐后,服务小姐给中国游客每人送了一包韩国生产的牙签,笑着说:“这牙签是用江米面做的,可以食用。”以前,韩国的牙签也是用竹子做的,环保部门认为这是浪费资源,牙签使用后随手扔掉又成垃圾,污染环境,便开始研制以土豆淀粉或江米面为原料的食品牙签。像一次性方便筷、餐馆用的一次性台布、旅馆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早已没了踪影。日本人比韩国人还要“精明”,他们利用别国的资源为自己服务。比如,日本从中国大量进口优质煤炭,然后将其装进集装箱沉入海底贮存起来,以备将来急需时再用。日本禁止砍伐树木生产一次性筷子,可日本国内却大量使用这种木筷,原来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他们把用过的筷子加工成纸浆再出口中国换取外汇。目前中国每万元工业生产值比发达国家多消耗近30%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南京 尹卫  

《旅客健康申报卡》哪去了?

前不久我乘火车外出旅行时,认真填报了《健康申报卡》,当时曾有念头一闪:这些信息不知会被他们怎样保存?最近旅客填报已经停止,不可否认填报“健康卡”这项临时性措施对于控制“非典”传播确曾起到不小的作用。然而,有关部门并没有公布这成千上万张记载了旅客姓名、单位、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的表格最终会如何处理。全国各地负责收集表格的铁路、民航、船运等行业的人员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保证广大旅客所提供信息的保密性?谁有权接触这些信息?表格将被保留多久?最终将如何销毁?

江西出现了利用《健康申报卡》上的信息向旅客家属进行诈骗的案例。人们有理由担心非法利用这些信息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政府有责任消除公民的这种担心。

北京 老恒  

如此严格的“体检合格证”

夏天去游泳,除了游泳票,还得买一张“游泳体检合格证”。在上海,这样一张“体检合格证”售价一般在5元左右,卡片上注明有“工本费0.5元,保险费2.5元”的字样,那么剩下的2元该是体检费了。然而不管游泳者是否健康,只要花钱买了这张卡,便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游泳池,根本无需体检,即使想做也没人给你做。有些游泳池的外面倒是坐着一两个穿白大褂的人(据说是卫生防疫人员),但他们的任务不是体检,而是检查游泳者是否持有“体检合格证”。当然,如果你拒绝买这张卡,对不起,那是无论如何也进不了游泳池的,把门的和穿白大褂的会一本正经地向你说明体检的重要性。另外,在此游泳场购买的“体检合格证”在彼游泳场不见得管用。据笔者所知,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城市都存在,所谓的“体检合格证”其实就是以体检之名行收费之实。这个问题存在了好些年,却没见有哪个部门来管一管。

上海 李容洋  

上一篇: 生活圆桌(251)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