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西看:城市生活细节几种

作者:娜斯

(文 / 娜斯)

垃圾筒

在城市里行走,我经常琢磨的一个街头细节是:垃圾筒。因为小时候,公园里不知是哪位“聪明人”设计的兽头垃圾箱经常让我要“发狂”。它那极丑的颜色,口小肚子大的功能—谁会忘记这些垃圾箱口上常常叼着的半截香蕉皮—恐怕都是设计教学中可以拿来当最失败案例讲授的。这样的垃圾箱让人如何讲卫生?行人很难往里扔垃圾,清洁工人很难打扫。就别提它好看难看了。

所以到了别处就爱琢磨人家的垃圾筒—我的怪癖之一。琢磨出的心得是,垃圾筒第一要便于扔垃圾,所以口要宽敞;第二要便于收垃圾,所以应该在筒内包一塑料袋。垃圾筒满了,把有绳子的塑料袋口一收,完事。再装一塑料袋,接着盛垃圾。晚上,垃圾车一来,载上堆在垃圾筒一旁的塑料袋就走。纽约的每个十字路口的四个街角,都有这样的垃圾筒。

按说,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而且,我总认为我碰到的人里中国人是最聪明的,可是一到这种最细小最简单的事情上,不知怎么就非按愚蠢的方式行事。今年在苏州的狮子林,我又遇到了那久违的“兽头垃圾箱”,真的堪称一景!好在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这些“样板人行街”上,都看到了设计合理的垃圾箱,可是这种垃圾箱远没有达到城市每个街角都备有一个的程度。加上像北京的街道长短不一,毫无规律,所以垃圾箱的分布也找不出规律。就算你有不随地乱扔纸屑的习惯,要走几步就发现垃圾箱可不易,除非你在王府井或南京路。

纽约还有一种水泥外层的垃圾箱,显得“兴师动众”—难道还怕有人夜里偷垃圾筒不成?其实这种垃圾筒都是设在重要的公共建筑周围,一个功能是垃圾筒,还可以有一个功能是防止有人开着比如有炸药的卡车之类往建筑上撞。这种垃圾筒也是里面有塑料袋,满时收口就成。

曼哈顿的各种餐馆店铺,则一律要按规定用一种统一的黑色厚塑料袋装垃圾,晚上放到街边,夜里垃圾车来收走。无论商家私人,扔什么垃圾要按规定行事,搬到一地先要查电话号码簿上写的“垃圾日程”,比如星期几可以扔家具,星期几可以扔旧报纸杂志,等等。你要是不按规定,很简单—罚款。

人行道路面

再说一件让我疯狂的事,就是中国非常时兴的一种人行道地砖。城市更新的项目之一,似乎是把所有的人行道改铺新地砖—最高一档的似乎还得有图案。可是没过两年就又坑坑洼洼起来。有的还不需要两年,因为施工粗枝大叶,加上风雨摧残,很快就有砖翘起来,差点崴你一脚的事情—起码我在苏州,就被这种“活动地砖”给害了那么几回。

对于此种地砖我有若干项不解。第一,我们在家中铺地砖都取大块的行之,为什么公共街道那么大的面积要铺这样小的地砖?铺起来耗时费工,铺完了也很容易高低不平。在国外的人行道,算我孤陋寡闻,还真没怎么见过这样的地面建设法。曼哈顿的人行道都是大块的水泥地面,平平的,绝没有那种本来就小,砖面上还要滑几道沟的砖。这种水泥砖地面很多都是长远年代之前铺的,很少见到需要挖了重新铺。

在纽约见到的小砖地面,倒是苏菏区的Mercer街,据说是花了几百万美元铺了一条青砖头街道,以凸现苏菏区的传统。还不是人行道,是街面,颇有点故宫里那种地面或青石子路的味道。那条路面的道理我倒很能理解。

干洗店与裁缝

中国现在干洗店越来越多。但我跑到洗衣店去问有否裁缝可以顺便修改一下衣服,答案都是没有。按我在曼哈顿生活的习惯,洗衣店也同时是裁缝店,缝缝补补,或者需要修改,都一并送到那里去。这些洗衣店兼裁缝店遍布曼哈顿。喜欢一件衣服但不甚合身,可能要送去改,或者去年流行长裙子今年想改短,也需要送去修整。洗衣店把缝补与洗衣结合了,岂不是皆大欢喜。城市现代化,是否就要把一些有人情味的东西去掉?洗衣店是新事物,裁缝是老事物,结合在一起不是很好吗?

杂货店

虽然美国是一个连锁企业横行的天下,但在曼哈顿这样的地方,小杂货铺并没有消失。典型的小杂货铺外面是水果摊和鲜花摊,里面则有饮料冷柜、蔬菜架、零食架、日常用品。更大一点是带熟食的,可以按斤两称了带走。近年更流行一种楼上设座位,可以坐下来吃的。当然,这种带堂吃的主要是为上班族的早中餐服务,晚上就打烊了。那种只卖水果杂货的铺子,则很多是24小时营业。上海现在这样的便利店越来越多,但是更多是沿袭美国7—Eleven连锁日夜店的理念。曼哈顿的便利店则是因为水果鲜花摆在外边,方便,也颇是街道一种点缀。

反观我家所在的那条街,买菜除了早市,就是超市,反而没有曼哈顿这种小店铺能提供的另一种方便了。星期天,我为了买几个水果走进华普超市—结果交钱时等了40分钟。我前面的妇女买了一小车的货品。可能这说明我家一带人多店少。回到曼哈顿,我格外感谢街边的那位韩国老板。我可以随时在他们小店买水果,每次几元,费时两分钟。以前世贸大厦楼下每周四有农贸市场,现在曼哈顿的农贸市场则只剩了联合广场那处。到了星期天,农民就开着卡车来卖水果、鲜花,现制的果酱、面包、糕点,等等。到了傍晚,又开车而去,摊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不留任何曾经热闹的踪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