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的蓝”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峰)

朗讯:中国市场将尤其更具潜力——访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关赫德

三联生活周刊:朗讯怎么看待中国市场?

关赫德:中国市场将尤其更具潜力。去年全球电信服务总收入为1万亿美元,北美以5%的全球人口占了全球44%的电信收入,而占全球人口20%的中国电信收入仅占5%,中国是朗讯最重要的战略性市场之一。去年朗讯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运作模式,集开发、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为客户提供综合网络解决方案和移动解决方案。

三联生活周刊:在电信业新的价值链里,新朗讯可以做什么?

关赫德:贝尔实验室继续向用户提供可靠和完整的解决方案:集中提供骨干及城域光网络解决方案;数据网络解决方案,如多业务核心及边缘解决方案、IP Service解决方案、有线及无线宽带接入解决方案;集成话音、数据的新一代移动解决方案;电路及分组交换的话音解决方案;以及多业务网络管理软件。朗讯科技还针对未来网络的发展提出智能化多业务网络(SIA),致力于从核心网、城域网、接入网、IP业务、从电路方式向分组方式演进(C2P)和网络运行管理等六个方面全面支持未来的网络构架,使网络在传送、业务和应用等三个层面全部实现智能化。

“更深的蓝”0

“掌上市场”的魔鬼在哪里

IBM:链条整合的不够——访IBM电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梁乃明

三联生活周刊:IBM在中国整个的电信行业链条里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梁乃明:中国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会不断地增长。IBM将IT手段引入到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那边,并与摩托罗拉、诺基亚、华为等合作,通过运营商提供移动数据服务。IBM在做数据方面有绝对的优势。IBM的客户以企业为主,提供传统的计费、网管以及移动BOSS系统、无线电子商务(Wireless)等解决方案。更多是电信业后台上的东西,后台是IBM的强项。IBM目前有了全套3G方案,是在全球3个实验室,与通信制造厂商作出的服务平台。可以与现有电信业务与3G新的业务兼容。

三联生活周刊:最现实来讲,电信业在中国可以发展的新业务是什么?

梁乃明:有几个我们已经在与北京移动、上海移动、广东移动在谈趋势上非常成功的趋势。比如移动办公在国外,如机场等移动办公非常方便。现在中国移动在很多地方已经在做。第二是在配送面的应用也非常成熟,透过移动终端购物、付费等,UPS早在10年前就做了内部的这种网络。大大提高了服务的随时、快速、准确。第三,竞争越成熟,客户需求越高,对公司通过电信武装自己的要求也高。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的电信消费没有日、韩那么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梁乃明:中国电信业发展的最大问题现象是:用户增加了。ARPU却下降了。但在日、韩却完全是相反,用户不见得增加多少,但ARPU却有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我们也在考虑这些问题的解决。比如增加新的功能、新的应用,增加、吸引高端或者特殊需求的用户,开拓新的行业用户,把特殊需求客户进行分组,提供更到位、及时、更富利润的服务。而MMS则是迟早的事情,包括数据处理和压缩技术以及交易平台。

三联生活周刊:电信业各链条最大的不衔接在哪里?

梁乃明:我个人认为各个链条整合的不够。中国的用户群即便是高端用户群也是满高的。做不起来的原因第一是服务内容、类别的吸引力不够。第二是上网速度太慢,只是文本还可以,其他都不行。第三是手机的操作性上还是不够简单。

“更深的蓝”1

爱立信:摆脱“北京天桥模式”——访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蔡桐木

三联生活周刊:怎么看待中国无线通信市场?

蔡桐木:反思在国内到底整个中国移动互联产业有多大?从一些现象推测,现在看来到2005年,中国手机的用户就会比整个美国的人口加起来还多,但我们平均的ARPU(最能体现移动运营商价值的用户每月平均收入数)只有外国的一半。因为中国是一个二元经济体,有富裕的都市人群(其ARPU值和全球平均ARPU值相似),但是中国还有大量的乡村人口。所以在此我们用一个比较保守的数据来分析中国和亚洲的比率,假设我们的ARPU是亚洲的1/2,我相信仅从运营商的角度,就能做到400亿至500亿人民币的收入。并且,从日本、韩国的例子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供应商、ISP、ICP,以及国内的终端设备商,产业正逐步地在形成。我相信还包括对于零件制造业,这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财富来源。

“更深的蓝”2

蔡桐木

互联网跟移动互联网的含义不太一样,互联网做的比较发达的国家,不见得移动互联就跑在前面。美国和欧洲在移动互联上并不成功,而相对的日本、韩国就是发展非常好的例子。

三联生活周刊:从移动互联网整个的方案设计来讲,什么是最优状态的电信业价值链?中国现在的电信价值链条里,最缺少或者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蔡桐木:最优状态的电信业价值链是网络运营商、基础设备商、终端设备商、应用服务(内容)提供商到消费者的良性循环。这方面比较成功的是韩国和日本。都是由网络运营商根据消费者需求提出新的应用要求,对基础及终端设备商在技术上提出新的挑战,基础及终端设备商进行开发从而产生新的功能,应用服务提供商根据这些新的功能可以承载的通道开发新的面对消费者的应用,最后和网络运营商完成最后的对消费者的服务,从而产生新的财富,支持新的循环。

中国现在的电信价值链条里,各个价值链的关键点都有了,但关键是都不足够多、不够丰富,环境还没有完全到位。这里面两个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出来牵头,作为非常积极的力量来挑头;二是设备及应用太少,不足以支持以后新的电信高速公路。而更关键的问题是,各个关键环节并没有达成应有的默契。所以现在的状况是,你看我,我看你,都觉得自己可以,其实却做的很不够,但因为没有可以担当挑头责任的一方站出来,大家也达不成以后的默契。

三联生活周刊:具体说来,这个链条缺失的是什么?

蔡桐木:比如挑头力量,在日、韩都是运营商,中国只有中国移动或者中国联通,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或者其他,大家都没有这个份量。终端不够丰富,日本早在两年前就有彩显手机百余款,中国到年底才有十余款。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梦网后面算起来只有21家服务门户,日本则有各种服务门户l万余家。更有的问题是,资费问题没有解决,这也是大家一直在谈判的焦点。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各方应该怎么做才是最解决实际问题的?

蔡桐木:国外成功的经验:一是资费、终端、网络、内容的解决。二是捕捉Micro Moment,即掌握片段消费。三是终端、服务足够个性化。四是足够简单实用、把握直觉。

现在最实际的,从基础往上楼梯,结合现有基础、优势、经验和链条,发展实在的MMS(多媒体信息服务)。基础是短信(SMS),优势是人口经济规模,经验是短信,链条也是短信的链条。MMS是目前来讲最看得着的东西。它其实是Wap的一种应用,实现简单,利润很高。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讲,其实就是在现有网络上加入一个新的网关。消费者可以得到收发文本、图像加声音的功能和服务。更会给各设备商、应用服务商带来巨大商机。运营商更会得到巨大的ARPU的增加,从而获得更大利润。日本iMode使数据ARPU两年来成长数十倍。现在运营商提高ARPU的希望也是在于移动数据服务,而iMode光移动数据的ARPU就比全球平均语音加数据的ARPU还大。现在香港电讯正在启动MMS,资费订在3块到20块左右(香港短信也是一块多)。对于MMS来讲,现在只是时间的推进问题。

关于移动通信的6个关键词

电话

“更深的蓝”3

科学发明往往源自人性的需要,单纯又强烈。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在聋哑学校当教师的时候一定感受到了沟通的困难,当他从苏格兰来到美国,与家乡的距离是否更强化了他的感受呢?总之,贝尔没有成为一个特殊教育专家,而是把热情全部投入到怎样用电来传输声音的研究中。

1915年1月,电话发明人贝尔从纽约打电话给他在旧金山工作的同事汤姆斯·沃森,两者之间大约有13万根电话杆,支撑着2250吨的铜线。

“更深的蓝”4

1876年,贝尔早于格雷两小时取得了电话发明权

传输

“光纤没铜,偷也没用”,这是中国山东省境内的一条标语,担负着一点科普作用。1966年,英国标准远洋通信实验室的专家发现,可以将光纤用于电话通信,也就是把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后再转化为光信号。同一年出现的调制解调器也是转化概念的体现,它把计算机中的数字信号转化为可以在电话线路中传送的模拟信号。

20世纪70年代,电话用户可以直接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而不用话务员接线,这是因为有了通讯卫星传输电信号。

1894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家中阁楼上发出第一个无线电信号弄响自己家的门铃时,他一定惊讶于摆脱物质束缚能使信号得以传送。而70年代的电话用户则会忽略在他拨通1万公里之外的一部电话时,中间有多少有形和无形的媒介。

“更深的蓝”5

“更深的蓝”6

“电报线路”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埋在地下的铜缆和光缆

即时

在电话出现之后,人们就开始研究用电话线传递图像和文字,德国的科恩和法国的伯兰都致力于传真技术的应用。在电视发明之后,人们也尝试可视电话的应用。尽管在1927年,AT&T公司总裁和美国总统胡佛就进行过一次对话,但这家公司研制的多种类型的可视电话没有一种能够普及。虽然电视系统已经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即时的需要,但随身携带一个能快速传递声音和图像的小东西依旧是诱人的想法。从技术上,这种东西没什么难的,但未必所有人都喜欢可视的移动电话。

“更深的蓝”7

图像和文字都已经应用到移动电话上

移动

早在1946年,AT&T公司就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建设和运营第一个商业移动电话局,当时系统的特点是有一个尽可能高的基站。一个大功能发射器,安装在汽车上的电话是一个大型收发两用机,还带着大电池。

“更深的蓝”8

事实上,汽车与电话都在发展初期的20世纪初,就有了移动电话的设想。爱立信公司创始人拉什·马格纳斯·爱立信就找到了在开车途中打电话的方法,他让他的老婆准备两个顶端有挂钩的长渔竿,选择电话线搭上去,他在车内摇动电话手柄告诉接线员要找哪一个受话方。一种轻灵的思想在100年前就要忍受这种笨拙的形式。

玩具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乒乓球运动,但它在70年代被阿塔里公司搬上屏幕成为第一个电视游戏时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现在看来那游戏太简单了:你可以看见3个移动的光点,其中那个圆点代表乒乓球,两端的短线代表球拍。今天手机里的游戏与电视游戏的早期水平很相似,加在手机上的一些娱乐功能还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表现。

早年间,想在开汽车的时候听音乐需要额外付出车价的1/3来购买无线电装置,如今把收音机加到手机上是一种没有多少想象力的做法。如果它是个玩具的话,它能让我们玩什么呢?

恐怕将电视或电脑游戏移植过来并不是办法,有没有更新鲜的?

“更深的蓝”9

雅皮

8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了背弃集体主义的传统做法,这些做法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时代标志,对计划性、社会工程、国家所有制和管理,以及政府、企业主和工会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的广泛信仰都产生了疑问。这一变化开始的标志是撒切尔夫人1979年当选为英国首相,而以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结束。

以上这段关于历史的总结出自于《爱立信大事记》,编著者提醒读者注意,电信自由化正是在那10年间开始的。他们说:“80年代后期,撒切尔主义又开始创造一种不同的世界象征。暴发户取代了严肃的社会计划者,他们是城市中年轻的一代,在股票交易所或华尔街担任交易商或经纪人,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享受着丰厚的薪水。这就是年轻、向上的雅皮士现象。而雅皮士的一个象征就是雅皮玩具——移动电话,或按照他们简单的说法就是‘我的手机’。”

事实上,在移动电话业务开展的最初阶段,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只是固定电话的延伸。但当移动电话产品变得小一些的时候,厂家已经很清楚地把它们当作消费品来看待,这意味着手机这个称呼代替了移动电话。它的外型越来越可爱,它有明晰的市场定位,它要培养使用者的品牌忠实度。

“更深的蓝”1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