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与排行榜:《调查局和鼹鼠》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武夫)

畅销书与排行榜:《调查局和鼹鼠》0

美国非虚构作品排行榜

畅销书与排行榜:《调查局和鼹鼠》1

身国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专家的罗伯特·菲利普·汉森,竟然在近20年的期间(1980~1999)始终兼任莫斯科的间谍,长期为前苏联和俄罗斯提供情报,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耸人听闻的了。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就不下三本,除去上榜的《调查局与鼹鼠》之外,另外两部则是埃勒因·山侬和安·布莱克曼合著的《隔壁的间谍,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联邦调查局特工罗伯特·菲利普·汉森的极其秘密的生活》和亚德里安·哈维尔所撰写的《置身事外的冷漠中的间谍,联邦调查局双重间谍罗伯特·汉森的秘密生活》。

《调查局和鼹鼠》一书也有副标题——“联邦调查局历史上最危险的双重间谍罗伯特·菲利普·汉森揭秘”(The Unmasking of Robert Philip Hanssen,the Most Dangerous Double Agentin FBI History)。这些书的副标题几乎都用上了最高级的形容词,足见汉森其人其事的巨大震撼力。事实上,各报刊此前已对这一耸人听闻的案例做出了谨慎、敏锐和尽可能准确的报道;当然,由于此案牵涉到了盗窃国家高级机密情报和阴暗的个人隐私生活,见诸报端的揭露还是相当局限的。

大卫·A·外斯等几位作者,都是资深记者或有经验的非虚构作品作家,在处理素材上都能得心应手,但由于事关国家机密部分无法取得权威性的内容,就过多地渲染了汉森的私生活一面,结果读起来像是色情文学了。

罗伯特·菲利普·汉森阴暗的内心世界和隐私生活表明他是个极其不幸、处处遮掩又令人乏味的人。

从各方面来看,汉森在表面上都是个忠心耿耿的人:他投身于反共的讨伐战,笃信罗马天主教中阴暗保守,据说还是崇拜迷信的“Opus Dei”一派,对家庭(妻子及六个子女)也尽职责(他们也随他信奉那一教派)。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向敌人出售国家机密,在私人生活上更是丑陋不堪。他背着妻子,将她的裸体照片拿给他最好的朋友看,甚至还多次安排这位朋友偷看他和妻子的性行为。他还经常悄悄光顾脱衣舞场,而且在一年多时间里与一名脱衣舞娘保持着秘密且异乎寻常的关系,表面看来是没有发生性关系。

这三部书叙述汉森故事的细节也就止于这种“色情秘闻”上了,而对读者最关注的重要问题却无法作答。其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整个美国情报界,无论出于国家安全还是出于个人利益,都对汉森一案的核心,其出卖机密的规模、范围及最终损失,三缄其口,而对他在20年中得以秘密活动,其上司及情报机构难辞其咎的失误,更是讳莫如深。

汉森究竟如何成为双重间谍,我们实在难以尽知其详。不过,从书中所叙来看,其中自有背景上和心理上的原因。他父亲从他儿时即对他百般贬毁,使他成人后缺乏良好的判断力。进入联邦调查局之后,他的抱负遭到挫折,他自然而然地感到,局里的同事和上司都回避和嘲讽他,这进一步激怒了他(从这方面来看,汉森反倒不得不受到同情了)。他几乎表现出一种传统的内向性格——尽管并不像他本人想象的那样光明磊落,他由忿忿不平而激动。因为他发现,在这样一个重个人技能胜过分析本领的机构里,他并无晋升之机,于是便转而以投敌来报复。

像大多数近年来的间谍一样,汉森主要也受金钱驱使。他投靠苏、俄,图的就是能给他所需的钱。的确,他曾给他那跳脱衣舞的女友一辆二手奔驰车,也曾带她去香港旅游(分住在两家旅馆)。但他除去这段插曲外,并没有过什么奢侈日子。他的这笔高达47万美元的不义之财未加挥霍,仍过着一种上层偏下的中产阶级生活。他正常收入的年薪11.4万美元,当然不致让他拮据,但他那八口之家全靠此度日。他妻子只是家庭主妇,孩子从教区学校直到大学,全在读书。多余的钱全都花在了学费,诸如维护那辆款式时髦的家用车这类日常开销,以及十分有限的改善生活上。总之,汉森竭力保持着自己出身的那种沃吉尼亚农家式的生活水准。

在《调查局与鼹鼠》中,作者揭露说,令人惊讶的是,汉森的妻舅——也是联邦调查局的工作人员——早在十年前就曾向局里报告了他怀疑这位妹夫在给苏联人当间谍,那份报告不知何故没了下落。大卫·A·外斯身为《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无疑要弄清究竟,但他在书中却未对此多加讨论,恐怕仍有难言之隐吧。实际上,汉森案发时,当时的调查局长路易·弗利就曾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至于汉森出卖的情报,这三部书都没有超出官方文件和早期报道的范围,无非就是向俄方揭露了几名为美国工作的俄国特工,其中二人以叛徒罪名遭到处决,但如果以此给汉森定间接杀人也很勉强;至于国家安全机密,其实也只是证实了侦察卫星所搜集到的经济或军事情报而已。如果这些不具备说服力,大概就另有隐情了。评家指出,材料不足当可理解,但分析不够则是这几部书的共同缺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