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艳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贝)
( 斯泰茜·希夫的《克娄巴特拉传》 )
“她是天生的女神,18岁成为女王,20岁就成了地中海地区的首富。21岁时为了她的国家,她勾引上了当时最有权势的皇帝。她结过两次婚,都是嫁给自己的弟弟(这是埃及王朝的一个惯例,因为皇族以外的人没资格嫁进去),她向其中一个弟弟发动了一场残酷的内战,毒死了另一个。她是克娄巴特拉,埃及最后一位法老。”
斯泰茜·希夫说,克娄巴特拉有着历史上最繁忙的身后生活,有用她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游戏、一句陈词滥调、香烟、老虎机、脱衣舞俱乐部,她还成了伊丽莎白·泰勒的同义词。
很多作家都写过她的故事。英国作家迈克尔·科达说:“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克娄巴特拉不像麦克白夫人或《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娅那样有趣,萧伯纳描写的克娄巴特拉太纤弱、天真、顽皮,不像是一个能吸引恺撒与安东尼的人。伊丽莎白·泰勒饰演的克娄巴特拉只是一个刺耳、泼辣的人,像一个斥责助理咖啡上慢一分钟了的明星,而不是一个冷静地算计、阻止罗马的吞并的统治者。”
传记作家斯泰茜·希夫成功地描写了一个迷人的、不择手段、强悍的女性,解释了她的行为背后的政治斗争。她的《克娄巴特拉传》文字酣畅、幽默、典雅。埃及首都亚历山大非常发达,有一个繁忙的海港和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还有蔓延全程的廊柱、液压升降机、投币机,就像古代的拉斯维加斯。克娄巴特拉出生于公元前69年,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嫁给了小她近10岁的弟弟,二人一起执政。在试图推翻托勒密失败后,她遭到流放。
恺撒访问亚历山大时,21岁的克娄巴特拉让仆人把她装在一个袋子里,偷偷扛到皇宫下,她踩着仆人的肩膀翻进皇宫去见恺撒。“很多女王都是从籍籍无名中崛起,唯有克娄巴特拉是从一个结实的装纸莎草纸或钱币的袋子里钻出来登上世界舞台的。我们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恺撒眼前钻出来的。无论如何,克娄巴特拉的现身不可能是有人所说的威严或披金挂银,很可能是披头散发的。”
( 伊丽莎白·泰勒扮演的“埃及艳后” )
恺撒之所以没有把克娄巴特拉杀掉,可能主要是因为他不喜欢她弟弟和托勒密的顾问们,还有就是她运气好。秃头的老将军和机敏的年轻女王成了亲密盟友,他们是“如此亲密,以致到11月初,克娄巴特拉发现她怀孕了”。她还按照药方给恺撒制作治疗秃顶的药。后来她又给安东尼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
美国哲学家悉尼·胡克在《历史中的英雄》一书中说,在历史上一切事变性的妇女之中,克娄巴特拉是最带传奇式的,但她对于历史局势的影响却被大大夸张了。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在《思想录》中说:“假如克娄巴特拉的鼻子生得短了一点,世界的整个局面就完全不同了。”从此克娄巴特拉便成为世界历史决定于鸡毛蒜皮等琐碎细节的永久例证。
胡克认为,克娄巴特拉鼻子的长短,对于她对庞培、恺撒和安东尼等人的影响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她对于他们的影响,对世界历史来说,是作用极小的。“恺撒无论如何都会对庞培取得胜利,即使安东尼能够抵制得了克娄巴特拉的诱惑,胜利的优势仍操在屋大维手里。促使这几个罗马人来到埃及的动机是由于紧急的政治斗争以及为了当时严重的农业衰落,有必要把这块天然享有尼罗河灌溉之利的地方保持为意大利的谷仓。”
克娄巴特拉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与其说是由于面容生得俊秀,不如说是由于她所具有的聪明、毅力和个性,以及不决定于面容或形象的一些暧昧的吸引力。“她是一个足以胜任、头脑清楚的统治者,懂得如何打造舰队、镇压反叛、控制货币、赈济饥荒。即使克娄巴特拉的鼻子生得更短一些,那也不会减低她的迷人魅力,因为这个变化和她的敏捷任性的脾气更相和谐。”■ 艳后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