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语的另类运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钟师傅)
齐威王好隐语。既然当家大哥内外兼修一身横练,那下面的小弟自然是功夫不弱,就像宙斯身边的十一大神祇,个个身手不凡法力超卓。齐威王身为齐国这所大庙主持,左右两边就有淳于髡和邹忌这两位文武双全的首座护法。齐王饮酒逸乐不忘治理国家,玩转了齐国,竟在春秋战国这个急剧动荡摇晃时期十分安稳地经营了几十年。太史公的文字就像兵马俑的脸,看不出表情,但是从那些不左不右的平铺直叙中看来,淳于髡和邹忌于齐国的稳定功不可没。“邹忌比美”、“楚犯齐境”的典故简直就是将隐语这一艺术玩到巅峰的经典案例。
纪晓岚自恃才高,把自己武装到一身是胆,满嘴的铁齿铜牙,敢与宠臣作对,还时常顶撞皇帝。就是这位老先生,玩起隐语也妙到毫巅。《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有次在一关系户的文章上眉批“大有双槌擂鼓之势”几个字,还正经八百地作幅,方正落款赠与此人。文化害人不浅,关系户后来为此声名扫地不说还丢了官。运用隐语进行打击讽刺犹如隔山神拳,老先生越发地出神入化。最知名事件是某一秀才呈篇文章请纪大学士批改,一边战战兢兢静候佳音,期盼这位文化符号能够捻须一笑好换来锦绣前程,哪曾想等到的是“黄鹂鸣柳白鹭上天”的回声,真是黯然销魂,此恨绵绵。
杜甫怎么也不会想到千年后有人会运用自己的诗句当做抽人的鞭子。“黄鹂白鹭千秋雪万里船”多具生机的景象,硬生生被后人糅进了杀气。这位工部先生也会骂人,“尔曹身形俱泯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酣畅是酣畅了些,就是太直接少了些含蓄。相比白居易以诗杀人来这还算轻柔,“一朝身去不相随”字字如钝刀割喉。隐语经过唐朝好像断了线,到了宋代才被续上,苏轼与佛印和尚的机锋烁耀古今。那时候没有博客微博,艺术语言只靠有心人记载抄录,想来失却了不少有趣事。
隐语这一语言技术好像是旱鸭子,凫不了水渡不到西方去。上个世纪和上上个世纪,那些把持思想前沿阵地的大佬,以自己的思想体系为核心圈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凡步调不一致者、观点相左者皆被视为“非我族类”。但是他们的战略战术有十分的理由被藐视,因为只限于口诛笔伐,而且语言还很直白,完全忽略了一对老拳除了拿起刀叉吃饭之外尚有其他功能可以很协调地使用。康德骂费希特,师生反目交锋,费希特骂尼阔莱愚拙迟钝,西方哲学界一时热闹非凡,有骄人成绩的是叔本华,找过康德和黑格尔的晦气。最不靠谱的是说费希特“四处蹦蹦跳跳,并以脚后跟踢打屁股”。无图无真相,他连一张哪怕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漫画也提供不出来。■ 历史中国历史军师春秋战国另类运用隐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