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七三开”到“三七开”的奔驰战术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由“七三开”到“三七开”的奔驰战术0( 奔驰SLS AMG跑车 )

此行是蔡澈今年第三次来华,这次中国行他还传达了重要的信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蔡澈透露,戴姆勒未来5年在华投资30亿欧元,加强国产化投入,到2015年,奔驰在中国的年销量将达到30万辆。

分析人士认为,蔡澈的此番表态,实际上更是对奔驰在中国以往市场策略的反思,以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实质性地推进本土化战略,这表明奔驰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在具备本土化的条件下,加快国产化步伐的必要性。

无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奔驰、宝马、奥迪这三大德系豪门的竞争由来已久并日趋激烈。相比自己两个“日耳曼兄弟”,奔驰进入中国市场最晚。不久前一汽-大众奥迪品牌百万销量庆典宣示了其在中国称霸豪华车市场的地位,而宝马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全球豪华车品牌销量冠军。很显然,曾经领先的大哥奔驰如今落在了宝马和奥迪后边。

“2015年中国市场奔驰进口车由占总销量的70%转为30%;反之,国产车由占总销量的30%增长为70%”,蔡澈所说的国产车、进口车在华销售比例由“三七开”而“七三开”一旦成立,这就将意味着在总销量30万辆的目标中,将有20万辆来自合资企业。

三联生活周刊:此次三叉星徽第一次在中国点亮,戴姆勒想以此传递怎样的信息?

​由“七三开”到“三七开”的奔驰战术1( 戴姆勒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蔡澈 )

蔡澈:戴姆勒大厦是戴姆勒集团、整个东北亚地区包括奔驰中国的总部,在戴姆勒大厦竖立的星徽是迄今为止德国之外最大的三叉星徽,这象征着我们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戴姆勒全球第二大市场。戴姆勒公司有着近125年历史,在中国车辆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我们对中国市场有着长期的承诺,今天戴姆勒大厦上的这颗三叉星徽无疑也代表戴姆勒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三联生活周刊:戴姆勒将通过哪些举措体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蔡澈: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非常快,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中国的同比增长已经达到了125%~130%。我这所想要传递的最重要信息就是表达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投入的决心。我们要提高本土产能,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在华投资30亿欧元,加大的投资不仅限于已有的合资企业,同时还包括一些新的合资、合作项目。比如说,在今年7月中旬,我们和北汽福田的中、重型载重车合资项目获得了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在这个合资企业里,我们会建立一个先进的发动机工厂,这也是奔驰首次在德国本土之外建立发动机工厂。

三联生活周刊:奔驰在中国市场占据的份额相比竞争对手还有一定的距离,你怎么看待这个差距?

蔡澈:奥迪进入中国的时间确实比较早,而且市场定位不太一样,其在政府用车方面具有优势。3年前奥迪的销量是奔驰的5倍左右,现在据最新数据表明,我们与奥迪的销量已经明显缩小至一倍多。宝马两三年前在华销量大概是奔驰的两倍,现在仅超过奔驰10%到15%。奔驰这两年的发展相当快,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对戴姆勒东北亚地区的发展是相当满意的,而且我们也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我们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北京奔驰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期望?

蔡澈:目前北京奔驰的销量约占到我们整个销量的30%,进口车占到约70%。到2015年,我们在华的销售计划将达到30万辆,而且,到那时这个数字正好调过来,国产车占到70%,进口车占30%。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会不断努力提高奔驰轿车的国产化率,比如我们将投资在华建立发动机工厂。

三联生活周刊:在中国市场上奔驰进口车表现突出,国产车销量为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蔡澈:现在奔驰进口车、国产车的销量比为7∶3,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本土化生产需要相当的时间和过程,包括投资、建厂再到量产。奔驰在投资建厂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井喷之势,因此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我们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联生活周刊:在2015年这种状况能够根本改变吗?国产产能是否能跟上这个改变?

蔡澈:在投资扩产方面,我们与北汽控股有良好的沟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当然扩大产能还要视市场发展而定,我们觉得现在的市场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因此在达到10万辆的国产产能之后,马上就要着手做扩产至20万辆的计划。我们希望在市场爆发的时候,我们的本土化产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否同意北汽集团把北京奔驰的股权并入他们的上市公司?

蔡澈:北汽集团已经及时通知了戴姆勒公司欲将北京奔驰的中方股权注入新成立的北汽股份。这个上市计划也是为了更好利用资本市场来进行融资方面的运作,对于北汽这方面的计划戴姆勒表示支持,因为其战略方向是正确的。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宝马和奥迪销售体系是国产车和进口车一体化的,而奔驰的销售体系是分开的,这种结构有没有调整的可能?

蔡澈:我们已经看到目前奔驰销售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们也在做相关的研究分析。

三联生活周刊:与比亚迪的合作进展到什么程度?

蔡澈:与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开发方面的进展比较顺利,对目前的状况我感觉非常满意。开发一款车的第一步是需要制定技术参数说明书,然后对外观进行定型。现在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已经接近尾声,下面就会进入到具体落实阶段。

三联生活周刊:前不久你关于“巴黎车展将是最后一次传统意义的车展”的说法一语惊人。但我们记得,两年前的底特律车展上,你当时讲传统汽车未来二三十年依然占主流。是什么促使你改变了原先的想法?

蔡澈:传统汽车在未来20~30年依然将占主流,这仍然是一个正确的说法。我在巴黎车展上强调的是,在过去车展中展现的仅仅是停留在概念阶段的高新技术,今后新能源车将会越来越多地投入量产,我认为,在未来的车展中展出的实际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将超过新技术概念车的展示。

三联生活周刊:在巴黎车展上,我们看到奔驰推出新的产品,比如新一代Smart Fortwo,这是否意味着在新能源车方面小型车是一个突破口?

蔡澈:大家看到,在大城市,紧凑型或者是小型车占主流,由于大城市交通比较密集,我们当然希望车辆都是零排放的,而且大城市的行驶距离都比较短,相应来说,采用新能源的小型车是比较合适的。

在新能源的运用上,戴姆勒并不仅着眼于小型车,我们马上会推出S级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车型,虽然还不能说它完全是零排放的,但是这款车型百公里耗油量可以减少到约为3升,这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了。不久前我试驾了新开发的S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我感觉它在油耗、动力性以及操控性等方面都非常不错。

三联生活周刊:奔驰的新能源主张究竟是什么?

蔡澈:实际上,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只是在储能方式上与动力电池不一样,动力总成部分都是电力驱动。另外,氢动力燃料电池的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但是我们现在也不能说这是唯一的选择,所以我们在多个方面并行开发。作为汽车厂商,我们要和很多相关的合作伙伴进行系统性的合作,我们的任务就是能够把车辆技术、动力技术这一部分以最优化的成本开发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明年奔驰将迎来品牌125周年,我们注意到奔驰今年推出全新的品牌主张“The Best or Nothing”(唯有最好),这是否意味着奔驰在销量上要重夺市场老大的地位?

蔡澈:“The Best or Nothing”(唯有最好)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狂妄,它恰如其分地阐述了梅赛德斯-奔驰致力于做到最好的精神,涵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售后和采购等等所有方面,品牌内涵包括完美、魅力、责任。从公司角度来讲,最好并不意味着在销量上达到最高或者一味地追求销售数字,更多是要让公司拥有最好的声誉。我们要成为客户的首选,要成为投资人在资本市场上最为理想的合作伙伴。■ 奔驰汽车德国汽车战术奔驰蔡澈进口车奔驰中国三联生活周刊跑车三七开汽车产业七三开戴姆勒集团国产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