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的成长股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刘艳辉)

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具参考价值的是第三季度业绩,而非前三季度业绩,因为后者包含了早已披露的前两个季度的业绩,只有第三季度的业绩才是新披露信息。从第三季度来看,依然不乏高增长公司,主营收入同比超过100%的公司有119家,其中中江地产(600053)以42倍的增幅居于首位,净利润同比超过100%的公司更有356家之多,老白干酒(600059)以1873倍居首。不过,这样简单类比的方式可能并无太大实际意义,因为从投资角度,只有持续增长才具有参考价值,某一个季度的爆发式增长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比如中江地产的主营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主业转型,从此前濒临退市的江西纸业转为房地产公司;而老白干酒的净利润大幅增长,更多原因在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过低。

以三季度业绩看,业绩明显增长而股价尚未有太明显表现的公司主要有中集集团(000039)、中海集运(601866)、东方航空(600115)、 格力电器(000651)和深高速(600548)等。

中集集团曾经有过两市第一绩优股的光环,在集装箱行业长期处于全球性龙头地位。不过由于集装箱行业对于全球经济的波动极为敏感,在过去两年的金融危机中,中集集团的业绩大幅下滑,2008和2009年的净利润分别下降56%和32%,尤其在2009年第三季度,公司业绩更是一度亏损,昔日第一绩优股的光芒全无。也正是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全球经济复苏带来航运业回暖,公司业绩触底反弹,以单季度业绩看,去年第三季度低谷时期的主营收入为44亿元,今年第三季度达到了169亿元,同比增速超过280%,净利润也从亏损500万元到今年第三单季度的盈利14.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900%,强周期性特征显现无遗。预计2010年的全年业绩预增150%~200%,对应2009年全年0.36元的业绩,意味着今年业绩将在0.81~1.08元。以前三季度0.87元的业绩来看,全年业绩应该更接近上限。随着业绩明显复苏,公司股价在长期疲软后,近期开始明显反弹,对应2010年的动态市盈率约为18倍左右,如果明年业绩还能保持今年的增长势头,估值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外,为了应对自身业务强周期性的特点,作为以集装箱业务起家的公司,中集集团目前打造了一个多元化经营平台,除了集装箱业务外,半挂车工程车辆、海洋工程、能源化工等业务都已经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当然,多元化经营从来都是双刃剑,在帮助公司抵御单一业务风险的同时,过度的多元化也可能会导致经营能力的分散。

中海集运和中集集团的命运有些类似,都是和国际航运业的兴衰息息相关。作为国内最大、全球第6的集装箱运输公司,公司业绩在金融危机中遭重创,2009年每股巨亏0.56元。和中集集团相对多元化业务不同的是,中海集运业务主要集中于航运业,复苏进度也较缓慢,直到今年一季度还处于亏损状态。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公司业绩扭亏为盈,三季度业绩更是加速回暖,第三季度,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4%和211%。与另外一家航运股中远航运(600428)相比,中海集运体现出了更好的复苏势头,从主营收入看,中远航运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0%和29%,而中海集运分别增长108%和123%。虽然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增幅都不低,而且中远航运增幅更超中海集运,但是长期看,由主营收入带来的净利润增长更有质量。如果将三季度业绩和二季度相比,中海集运也有更好的表现,公司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增长20%和58%,而中远航运环比增长6%和-3%,三季度业绩低于二季度。从股价表现来看,这两家航运股的走势都较为疲软,即使在近期市场风格开始向大盘股转换,也基本上没有太多表现,和中集集团相比弱势很多。如果从估值看,中海集运今年前三季度的每股收益为0.28元,全年约为0.4元左右,对应4元多的股价,市盈率仅为10倍,在目前的市场中无疑处于估值低端。

东方航空第三季度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92%和13524%,三季度的净利润增幅居于两市前列。近期A股市场的航空股表现都相当抢眼,南方航空和海南航空等在最近的反弹行情中都有一倍左右的涨幅,中国国航的涨幅也超过50%。相比之下,东方航空的走势明显落后于其他几家航空股。今年上半年,东方航空因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以及撤销ST特别处理,股价一度有不错的涨幅。东方航空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大涨135之多,主要有4个原因:一是去年同期业绩为亏损,基数较低。二是今年吸收合并了上海航空,二季度已经开始合并报表。除了这些偶发因素,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人民币加快了升值步伐,带来航空股的汇兑收益大幅提升,体现在报表上就是财务费用的大幅降低。从东方航空来看,去年三季度的财务费用为13.1亿元,今年三季度为5.3亿元,下降幅度60%。其次,随着宏观经济复苏重新带来航空业的需求,经营业绩明显好转,如果以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相比,主营收入环比增长21%,净利润环比增长169%。从估值水平看,东方航空前三季度的每股收益为0.46元,全年业绩至少可以达到0.6元,对应目前9元的股价,市盈率大致在15倍左右。还有一个因素或许也值得关注:上海世博会已经落幕,包括东方航空在内的上海本地股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炒作概念。

格力电器是我国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今年第三季度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实现了80%和73%的增长。对于一家已经保持多年高成长的成熟公司而言,这样的增速殊为难得,而且公司去年同期的业绩基数也不低。从投资角度看,格力电器最为吸引人注目之处在于估值较低,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每股收益1.03元,预计全年业绩接近1.5元,对应目前18.5元的股价,市盈率只有12倍。对于这样一家连续多年高成长的业界龙头股,这样的市盈率还是给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安全边际。公司估值较低的原因可能在于,市场担心公司规模最大之后,增长速度将难以维系,今后的业绩增速将大幅放缓。事实上,这样的担忧一直就存在,不过公司过去多年一直保持惊人的增速,2005至2009年,主营收入从182亿元增长至425亿元,净利润从5亿元增长至29亿元,今年三季度的业绩仍未减速。另一个对公司业绩不利的因素在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在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作为空调行业的主要原材料,铜价的上涨也侵蚀了利润。以格力电器来看,今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增幅小于主营收入,一定程度上就是原材料涨价的影响。而且,空调行业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力电器虽是业内龙头,也很难将成本压力顺利转移至下游,行业内的价格战已是常态,美的电器的市场占有率虽然排名第二,但和格力电器的距离已经逐渐缩小。

深高速第三季度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72%和56%,对于一家公路股而言,这样的增速多少有些令人意外。如果对比另外几家高速公路股,比如赣粤高速(600269)和福建高速(600033),这两家公司的第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下降13%和26%。深高速的业绩能够和同行背道而驰,主要原因在于过去几年的快速扩张打下了增长的基础。公路股传统上被视为防御性股票,在股市行情不好时被投资者视为避风港,而在股市走牛时则被投资者遗忘。深高速历史上的业绩高点出现在2007年,实现每股收益0.3元,今年三季度实现每股收益0.27元,全年业绩应能超过2007年的高点。公司业绩虽然创下新高,但是股价还在谷底徘徊,以目前5.5元的股价看,2010年的市盈率不超出15倍,考虑到明后年的增长,动态市盈率大概只有10倍出头。不过,A股市场的传统向来是追求有题材概念的高风险溢价,对于深高速这样的公路股,尽管业绩不错且估值水平不高,但因为缺乏足够的想象空间,短期内很难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另外,高速公路股也是负债率较高的板块,比如深高速今年三季度的负债率接近60%,财务费用接近4亿元,在央行开始启动加息的背景下,对于公司的财务费用将是一个考验。■

京沪港三联书店关于弘扬三联品牌

坚守文化使命的共同宣言

三联书店肇始于邹韬奋、胡愈之、徐伯昕诸先生1932年7月1日创办的生活书店,迄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三联书店有限公司、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同根同源,是三联品牌的承继者,多年来在不同地区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服务,形成了各自的出版特色,产生了重要社会影响,共同弘扬光大了三联品牌。为了加强交流,扩大合作,进一步维护和发展三联品牌,京、沪、港三地三联书店于10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2010高层年会。会议形成如下共识:

——弘扬三联品牌。三联品牌是经过历史锤炼的著名文化品牌,由三联同仁和广大作者、读者心血凝聚而成,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核心竞争力。我们热爱三联品牌,坚决维护三联品牌的形象和合法权益。

——竭诚为读者服务。铭记三联店训,强化服务意识,切实为读者着想,认认真真出好书,努力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勇于文化担当。追求真理,弘扬学术,积累文化,传播新知。坚守文化理想和文化使命,营造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保持格调和品位。牢记社会责任,关注现实人生,紧跟时代步伐,大胆探索创新,讲求品质,多出精品。

——努力拓展海内外市场。传承老三联企业精神,利用品牌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海内外三联出版物发行,提升三联品牌影响力。

——同气连根,紧密团结。居三地而心相系,优势互补,深度合作,服务社会,合力创造三联书店新时代。

多年来,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作者给三联书店以厚爱,我们特在此深表谢忱。三联同仁决心不负众望,携起手来发扬光大三联品牌,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读者,为国家昌盛、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27日于北京 股票中海集运中集集团三季度成长股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