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盒里的收藏

作者:李晶晶

(文 / 李晶晶)

​铁盒里的收藏0( 清斗彩缠枝花卉瓶 “大清雍正年製”款 )

凡50岁以上的人,都非常熟悉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诺尔曼·白求恩大夫,抗日战争期间来到中国前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与白求恩同时来中国的,还有一位大夫名叫道格拉斯·瑞恩(Douglas Ryan,1889~1958),如果不是保利的这场拍卖,几乎没人知道,当年那支国际主义队伍里,还有这个瑞恩。

道格拉斯·瑞恩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一个医生家庭,比白求恩年长一岁,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瑞恩与白求恩成为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同学,瑞恩主攻脑外科,白求恩则是胸外科。毕业后不久,瑞恩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凭借精湛的医术获得了业界尊重,他在脑外科医学上的成就,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都曾享有盛名。1938年3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到延安,同行者瑞恩。他们带着足够装备几个医疗队的药品和器材,从温哥华乘海轮到香港,再转往延安。不幸的是,一年后白求恩因感染上败血病,牺牲在战地。瑞恩则一直留在中国并定居北京,直到1950年才回到加拿大。

瑞恩有一个爱好,收藏艺术品,这个习惯从战前持续到战后,甚至在战争时期也未中断。这一点相信在早年与白求恩互为影响。泰德·阿兰是与白求恩相知甚深的朋友,他们曾一起体验过西班牙战争的痛苦,1952年泰德·阿兰写下了《白求恩传》,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917年白求恩加入英国海军,在“飞马号”军舰上当上尉军医。他到达伦敦的时候,身边只有空军的军饷,可是不久他就阔绰地过起日子来了。“我没钱。”白求恩这样解释,“但是喜欢艺术,我不久就发觉一件很妙的事:许多很有钱的人对艺术却一窍不通。我就利用起我的鉴定本领来了。”这本传记记录,白求恩到法国和西班牙,在艺术家的工作室和艺术品铺子里搜罗古董,拿到伦敦倒卖,赚一笔厚利。

瑞恩的眼力似乎远不如白求恩。保利拍卖瓷器、杂项部业务经理李屾告诉本刊记者,这次从瑞恩后人那里拿过来的这批旧藏,404件器物全部为瓷器,应该是当时在北京琉璃厂购买的。从这批瓷器看,瑞恩本人应该不是特别懂,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因为很多铁桶包装上写着康熙、乾隆,但器物实际上是光绪或民国时期后仿的,一些大件的五彩瓶子落清代款,其实也是民国仿,还有一些是光绪时期仿康熙朝的东西。当时欧美人比较喜欢中国清三代的东西,瑞恩可能认为自己买到的都是康熙本朝或乾隆、雍正本朝的。有几件东西还有瑞恩买完后记录价格的标签,都不便宜。

大约在1943年左右,瑞恩定居北京,并购置了一栋四合院为居所。如今只剩下照片能依稀看到当时景象,具体的所在,已无法考证。1950年,瑞恩离开北京,回加拿大老家。在回去前,他为所有的瓷器,每一件定制了一个特殊的铁皮桶,筒内铺上厚实的稻草,以防止长途运输中损坏。这种铁桶应该是在广州地区定做的,民国时期,广州专有制作这种包装的作坊。

​铁盒里的收藏1( 清光绪粉彩鸡缸杯 “大清乾隆仿古”款 )

这些瓷器虽然多为后仿,也有一部分官窑精品。李屾说,当时我们拆箱的时候,打开一组乾隆时期青花八仙碗,后来拍出70.5万元,一点使用痕迹都没有。按行里话说,是原装原旧。里面也出现了一个非常少见的雍正时期斗彩梵文小杯,卖了184万元。可能这一件东西的价格,就已经超过瑞恩医生当时买所有瓷器的费用。在这批东西里,民国时期粉彩瓷器卖得非常好。一件宣统时期釉下粉彩花鸟瓶,以64.9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件瓷器也称为醴陵釉下五彩瓷,过去在中国陶瓷史上基本上被省略,近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的展览里有一件相似的醴陵瓷,引起了注意。

醴陵瓷在瓷釉上有了革命,跟一般的彩瓷有所不同,打破传统彩瓷釉上彩,也不是过去所说青花、釉里红那种釉下彩,有人形象地说它是釉中彩。醴陵瓷在经历了短短的一二十年发展期后,20世纪20年代末,受多次战争影响,百余家瓷厂停产,最早生产釉下五彩瓷的湖南瓷业制造公司也于1930年倒闭,釉下五彩瓷生产中断。直到1954年之后才开始恢复,现在行里说,50年代后期生产的醴陵瓷是红色官窑。

​铁盒里的收藏2

统计下来,这批以无底价形式出现的404件瓷器,成交价格在10万元以上的达到近40件,如成交价最高的雍正斗彩梵文小杯、乾隆红釉赏瓶、乾隆炉钧釉描金佛像等,价格已完全达到大拍价格。一些民国粉彩甚至超出预期值数倍之多。

李屾说,除了拍卖的这404件瓷器外,瑞恩家藏还有一些器物,都是民国时期仿的老窑瓷器,影青、汝窑、钧窑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造型特别怪异,底款写着宣和年制之类,很多款都是臆造出来乱写的。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当时的瞎活。那些东西市场上根本就没人认,从拍卖上看也没有市场价值,所以当时看完照片,也就没拿过来放进这次拍卖。他们家除了瑞恩之外没人关心这事,也没人想这个事,以至于在仓库里一放就是50年。时隔这么长时间,这些东西也水涨船高。■

​铁盒里的收藏3

瑞恩旧藏精选

清康熙黄釉琵琶尊

​铁盒里的收藏4( 清窑变釉尊 )

“大清康熙年制”款

琵琶尊是流行于清代的一种尊,器形似琵琶。这件黄釉琵琶尊为康熙晚期,到了雍正以后,这类琵琶尊多见,但黄釉的少见。清光绪五彩婴戏图碗

​铁盒里的收藏5( 从左至右:清斗彩梵文纹碗 “大清雍正年製”款;清粉彩缠枝花卉瓶 “大清雍正年製”款;清青花矾红鱼藻纹碗 )

“大明成化年制”款

这件五彩婴戏图碗为康熙时期,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对与之类似。这类五彩婴戏图碗少见。清雍正粉彩人物尊

​铁盒里的收藏6

这件粉彩人物尊是雍正时期的典型器,釉彩艳丽。嘉德曾经拍卖出一件类似的小瓶,以百万元成交。清光绪珊瑚红釉鼎

“汉纯素蜅耳鼎”款

​铁盒里的收藏7( 清宣统釉下粉彩花鸟瓶 “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款 )

这件珊瑚红釉鼎为康熙时期流行。康熙时期是清代收藏热的发端,当时的博古图都不善完美,就如这件珊瑚红釉鼎,器形是仿青铜器,但又显得有些笨拙。珊瑚红是康熙晚期到雍正早期最为流行的釉色。

清珊瑚红竹纹碗

​铁盒里的收藏8( 道格拉斯·瑞恩家人 )

“康熙御制”款

这件珊瑚红竹纹碗为康熙晚期烧制,“康熙御制”款为民国后加。“御”字的书写方式与康熙时期不同,康熙本朝的“御”字一般多为软耳朵,这件珊瑚红竹纹碗是一件很好的标本。

​铁盒里的收藏9

清早期绿釉梅瓶

这件绿釉梅瓶的釉色与其他绿釉不完全相同,准确说应该是郎窑绿。符合郎窑绿有两个标准,其一釉的玻璃感要强,其二开片是绝对的。但方式多种,不一定是细碎或大片的。郎窑绿比其他绿釉更稀少。

​铁盒里的收藏10

清珊瑚红竹纹碗

“康熙御制”款

​铁盒里的收藏11

这件珊瑚红竹纹碗为康熙晚期烧制,“康熙御制”款为民国后加。“御”字的书写方式与康熙时期不同,康熙本朝的“御”字一般多为软耳朵,这件珊瑚红竹纹碗是一件很好的标本。

清光绪礬红蝠纹碗一对

​铁盒里的收藏12

这对碗应是乾隆早期的。碗里外满蝙蝠纹,底款有一组蝙蝠,是典型“洪福齐天”底款官窑。这种以图案为底款的工作量远大于写款的,极为少见。2007年伦敦苏富比春拍,一件礬红蝠纹葫芦瓶(大清乾隆年制款)以16.8万英镑成交,在随后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礬红彩百蝠图葫芦瓶(大清乾隆年制款),以962.35万港元成交。

​铁盒里的收藏13( 左至右为清康熙黄釉琵琶尊,清乾隆红釉赏瓶,清乾隆仿官釉御题诗文双耳炉,清乾隆白釉兽面纹尊 )

​铁盒里的收藏14

​铁盒里的收藏1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