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效应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10+1”效应0( 曾经被“炒新”的川润股份 )

如果不是外汇交易中心宣布推出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的交易,投资者或许没有注意到东南亚国家正以惊人的速度复苏;我们与南海周边国家,除了领海的争议,还有密切的经济往来。这一次,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港元之外,林吉特成为首个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新兴市场货币,彰显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2009年马来西亚经济陷入短暂困境,2009年第二季度经济成长率为-3.9%。但由于马来西亚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经济刺激措施,经济迅速复苏,2009年第四季度获得4.5%的强劲增长,今年第一季经济成长率则高达10.1%,第二季度有所放缓,仍然获得8.9%的增长。经济增长,马来西亚的股市和汇市也双双走高,汇率已经从2009年初的3.6林吉特兑换1美元涨到了不足3.2林吉特兑换1美元,是13年来,也就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股市更涨至一年来的最高位。

东盟国家中股市涨升最强劲的还不是马来西亚,而是印尼和曾受红衫军困扰的泰国。印尼今年股市屡破历史纪录,雅加达综合指数今年来已经上涨了约30%,成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21个国家股市中表现最好的股指,而这个成绩还是在去年已经上涨87%的基础上获得的。一度受到“红衫军事件”冲击的泰股,局势平稳后便重拾涨势,股市和汇市双双获得信贷危机以来的新高。红衫军示威退潮后的3个月里,泰国股市已经从当时的恐慌中上升了近30%。值得一提的是,7月后亚洲各国相继加息,股市不跌反升,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股市均在加息中走高,反映出景气升温,虽退出政策出台也难抵消企业的盈利能力。

东盟国家的市场热度,既来自于内部政局稳定、低利率的经济环境和快速的增长步伐,也得益于热钱的追捧。印度尼西亚苏西洛政府上台后,一个专业化的政府班子建立起来,64年来影响印尼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国家政局,已从之前的动荡,渐向平稳慢慢过渡。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因政府对利率和汇率的控制,如今已具备“抗体”。在“社会公正经济”政策的实施下,当局对合资企业、国家资产、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保护与扶持措施。公司享有20%公司优惠税的倾斜政策和市场流动性的改善,终于使市场活跃起来,大量热钱在去年开始涌入。去年6月初,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预言印尼将继“金砖四国”后成为“金砖第五国”。投资者一下子发现了这个被忽略的市场的潜力。今年以来,全球市场进行修正,“金砖四国”的表现转弱,可这个“金砖第五国”仍吸引了大量热钱,至今外资买入额已达去年的八成,以至于印尼央行不得不宣布抑制热钱的措施。

印尼人口2.43亿,乃东盟第一人口大国。虽人口众多,但60%的人口却居住在面积不到全国7%的爪哇岛上,其土地潜力可见一斑。印尼贷款仅占国内生产总值26%比例,让当地银行享有强劲贷款和盈利增长空间。印尼人均GDP仅为我国一半,劳动力廉价,更为经济成长提供了足够的追赶距离。整个东南亚,因为丰沛的自然资源和相对稀少的人口,本来就具有独特的发展潜力,一旦困扰多年的政局稳定,社会经济进入良性循环,便可在国际贸易分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泰国今年走出动荡阴影,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其海产养殖能力,墨西哥湾原油泄漏,泰国虾产品顺势出口到美国和日本。偶发因素外,泰国还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地,全球大车厂几乎均在泰国建有生产线,来自亚洲周边国家的需求引领着产能持续放大,7月份,泰国汽车产品出口达到了22年来最高。

东盟国家出口的持续攀高,似乎离不开“10+1”效应,即自今年1月1日起,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关税壁垒消除后,来自我国的强劲内需,将带动东盟国家的出口。不只是泰国,今年印尼的出口成长率也异常漂亮,1、2月成长率高达59%,其他月份也在40%以上,远远超乎预期。马来西亚去年出口减少了21%,但据预测,今年将增长20%以上。出口强劲,进而带动经济成长。根据摩根大通的最新估计,“10+1”对东盟国家每年约带来0.9%的GDP成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零关税”红利自然为亚洲新兴市场提供充足的动力。■ 经济股市泰国历史东南亚国家联盟效应10+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