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独立”危机再次触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晓晖)

科索沃“独立”危机再次触发0( 11月15日,科索沃总理萨奇(右)在投票站投票 )

科索沃民众通过本次选举,对包括首都普里什蒂纳在内的36个自治市的市长和当地议员等职位进行投票。得到科索沃中央选举委员会批准的74个党派参加了此次地方议员席位的角逐。选举初步结果,执政的科索沃民主党成为最大赢家。

“分离主义者宣布脱离母体国通常都宣称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朱晓中研究员告诉本刊,科索沃与塞尔维亚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占科索沃人口90%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同塞尔维亚族人以及塞尔维亚政府间的矛盾。

科索沃是原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根据联合国第1244号决议,塞尔维亚政府应给予科索沃“实质性自治”。科索沃由联合国特派团进行管理,北约领导的国际维和部队提供安全保障。但在科索沃200万人口中占90%的阿尔巴尼亚族人要求完全独立。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自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在科索沃战争中以“人道主义”名义打击前南政府的美国等北约国家相继承认科索沃的独立主权国家地位。塞尔维亚多次表示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因此科索沃独立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东欧研究室孔田平主任告诉本刊:“经过前南战争,联合国进驻科索沃,使科索沃成为国中之国。根据联合国1244号决议,科索沃还是塞尔维亚的组成部分,但其内部事务、政治体制都被联合国托管。结果是科索沃在西方和联合国的干预下逐渐走上独立。”因此塞尔维亚不可能采取武力方式反对科索沃独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孔凡君教授分析:“由于塞尔维亚正努力加入欧盟,因此,它的反应也会有个限度。”正如朱晓中研究员所说:“塞尔维亚政府除了发表无数谈话和声明之外,基本上没有能力对科索沃进行实质性干预。”

科索沃总统塞伊迪乌称:“这次选举将会向世界证明,科索沃是一个稳定的国家。”但科索沃地方政府面临的局面并非如此乐观。此次地方选举的投票率仅达45.36%。在塞尔维亚族人占多数的北部地区投票率更低。孔田平教授分析:“科索沃北部的塞族人聚居区实际上已经成为飞地。以后也会成为科索沃地方政府治理的难题。这里的塞族人实际上在参与塞尔维亚的政治进程,不参与科索沃地方政府的选举。”

科索沃宣布“独立”后的经济状况也令人堪忧。朱晓中告诉本刊:“科索沃的情况很像巴勒斯坦,国家没有真正的经济支柱。科索沃除了拥有一些矿藏之外,没有像样的经济部门。现在主要靠阿尔巴尼亚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援助。正如美国驻科索沃大使所言,国际社会在科索沃存在至少还要10年,这不仅指帮助稳定国家政治局势,也包括经济扶持。如果科索沃不同阿尔巴尼亚合并的话,很难说什么将成为科索沃经济的支柱。而且,如果塞尔维亚切断对科索沃的电力供应,科索沃将失去大部分动力来源。”

孔田平分析,科索沃经济上“要维持国家实体也是可以的。无非是发展基础比较低,政府公共支出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异。关键的问题是其独立的国际后果。……科索沃的独立属于西方大国对一个主权国家的肢解”。

12月1日,国际法庭将开始审理“科索沃独立案”。孔田平分析:科索沃独立“对国际法庭来说也是一个很棘手的案例”。由于国际法裁决可以援引先例,因此如果国际法庭裁决科索沃独立,则很可能成为其他地区要求独立的依据。“表面上,美国和欧盟主要国家都强调科索沃是个特例,不能称为先例。但事实上,科索沃的案例对国际关系,特别是前苏联和巴尔干地区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比如波黑塞族共和国。波黑塞族共和国和穆克联盟是组成波黑的两个实体。如果波黑塞族共和国也仿效科索沃宣布独立,那波黑也会作为一个统一国家被解体。东欧地区存在很多类似的遗留问题,如果科索沃成为一个先例,那其他地区的独立势力会受到鼓舞,是国际法上一个不好的先例。”朱晓中指出,“今后国际社会承认科索沃单方面独立的首要依据很可能是国际法院裁决。在此之前,部分国家很可能采取不承认其独立但承认其护照的做法。”不过“科索沃独立已不可逆转”,孔凡君教授向本刊强调。■ 再次触发联合国科索沃战争时政外交科索沃国际社会独立危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