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益建设该咋办?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最近,我县城西镇古塘村的马步高感到异常苦恼:他承包硬化了原南阳镇蔡华港的组级公路,组长承诺完工后付款,可拖延了近一年,工程款迟迟没有着落。蔡华港的公路是由该组村民自发筹资修建的,工程没开始前,各农户纷纷表态愿意筹资,可是公路竣工后,一些人却以种种与工程质量并无关联的借口,拒绝出资。王家坝村的二组也遇到了类似问题,组里的路已经亟待修缮,但是个别农户坚决反对出资,使工程无法进行。笔者在乡村工作9年,所看到的是,除了近年的“村村通”工程、农网改造外,当地农村的公益建设主要得益于六七十年代的大集体建设。农村公益建设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尴尬境地?

税费征收时期,农村的公益建设主要依赖乡村统筹解决。尽管基层政府往往遭遇一些农户拒交税费,但由于有来年的政策收费作保障,基层政府也尚能靠四处借债维系,农村的公益建设尽管有限,但尚能解决燃眉之急。税费取消后,基层政府正式退出对农村公益建设的管理,农村当地的公益建设只能靠“一事一议”来自行筹资筹劳。基层干部在组织公益建设时,经常遇到个别农户的刻意刁难,往往应对无措。另外,历年陈欠的税费叫停后,大大挫伤了以前响应政府号召的农户的积极性,一些故意拖欠的农户得到了“政策保护”,导致大家对公益建设热情不高,唯恐率先而吃亏。

北方发生严重大旱,暴露了农村水利多年失修,以及体制和政策存在的问题。要解决水资源的“公地悲剧”,比较可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水资源的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总之,北方大旱深刻体现了农村公益建设的困境。在现行农村建设中,依然存在众多的“北方大旱”,但愿政府高层,能在体制和政策上提早“备荒”。(文 / 蒋曙辉) 建设公益农村咋办

上一篇: 荒诞教育观
下一篇: 稀里糊涂纳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