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捐建须运筹帷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寒)

不久前单位号召捐赠棉被,然后由相关部门集中运到北川,大家都尽量拿出新棉衣棉被,实在没有就买来捐。殊不知北川地区已经接收了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棉衣棉被,等到市里协调好11个火车集装箱准备运送时,北川已经打电话说不需要了。没办法,这些新棉被等只好运往成都。做援建工作的同志回来后说,到现在绵阳等火车站的火腿肠和矿泉水还大量堆积,没有能力大量吞吐新来的冬季捐赠物资。

6月,济南市对口援建擂鼓镇,民政部门通过政府采购调集了2600套帐篷,等货备齐时,灾区已经从帐篷紧缺变成捐赠的帐篷用不了,于是济南市这2000元一套、总共花费400多万元的帐篷宣布封存。山东地区鲜见大灾,这帐篷基本上就闲置了。接着是建活动板房,擂鼓镇上报需要约7000套,山东人以固有的实在运着一车车建材和建筑工人去了,但是面对平地少、山地多的情况,7000套活动板房基本上是无法完成的(实际上也不需要那么多板房),何况建房占用农田老百姓也不愿意,于是乎多余的几千套板材只能就地储存在建好的活动板房里。而这,仅仅是灾区的一个镇而已。一些“财大气粗”的救援单位,将物资不当使用导致损毁甚至丢弃的现象也颇为严重……

两年前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后审计报告显示,浪费和资金管理不善现象非常普遍,如政府在安置灾民过程中租用的4000个床位从来没有被使用过,而仅这一项的费用开支就有300多万美元。对比如今的救灾,希望灾后的捐赠和重建工作都能避免盲目攀比,援建工作除了增加程序的透明度和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外,还应落实好问责制,考核政府效率。 捐建运筹帷幄时政灾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