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怎么能打扮得楚楚动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洁)

​在巴黎怎么能打扮得楚楚动人?0

巴黎物价给我的最初印象只能用昂贵来形容,于是我海运空运,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过去。这里多数人一个月也就1000多欧元,税收惊人,房租也惊人,在这个时装之都生活的男人女人们怎么还能花枝招展?我的中文版法语书第一课就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有一法国哥们儿一看就飙了,天天缠着要和我讨论。他30多岁,工作还算体面,但薪水不详,除了在伦敦待过一小段,几乎没离开过巴黎,喝个劣质红酒拌点沙拉就很满足。那模样跟喝普通燕京吃花生米的北京油子如出一辙,可称之“巴黎油子”,热衷侃大山。“你看,你的眼镜要100欧元,而我的只要2欧元!什么,你的鞋要20欧元?我只要6欧元!我们不像外国人那样爱去香街,我们有自己的地盘。”他神秘贼笑,得意地说,“比如,我,就能买到巴黎最便宜的东西??”

20区的巴黎圣杜安市场,位于巴黎北边最混乱的地区,4号线最后一站便是,现在被一些时尚、旅游杂志炒得名声大震,国内的时髦游客都得到此一游作为景点。原来这里就是给穷苦百姓淘便宜货的地方,随着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增多,短短几年,这里的旧货价格一路狂飙,今天已经是贵得离谱。除了日本人和中国人还有英国人外,当地人已经绝迹,只有那些开店赚钱的小老板们开心地直用日语、中文耍贫嘴,什么“大款”、“钞票”、“瓦大西挖”地满嘴跑火车。看来日本人和中国人除了扫货能力惊人,更是哄抬物价的高手,难怪法国人仇视亚洲人呢。那他们自己在哪扎堆呢?“在一街之隔的一个地方。”哥们儿带着我一拐弯,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不就是巴黎“动批”吗?满眼充斥的仍是Replay、Levis、EA、Diesel??所有的货照旧堆成一堆,嘈杂拥挤,靠你的耐力体力和意志力,当然还有运气,就能花上2、3、5欧元的,把时髦的便宜货搬回家。唯一不同的是,在北京“动批”你能遇上港台大明星,而在这里,周围几乎都是黑人姑娘、阿拉伯小伙,还有呛人的清凉油味儿,大喇叭除了播黑人饶舌,还有伊斯兰流行乐。在喧闹得几乎需要吼的情况下,那哥们儿用典型的巴黎三八腔说:“这里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黑人和阿人,没有白人!我们白人,嘿嘿,另有地方!”我借机反驳:“社会主义就是优于资本主义。近年贵国‘极左’势力越刮越猛,种族歧视闹到把‘动批’都分了黑白。”

无论如何,位于18区和10区交界的蒙马特(Montmartre)白“动批”,果然徒然增添了几分假高贵。这里并不像多数批发市场一样是集市,而是一家挨一家的小零售店,所以衣服、鞋帽、首饰甚至衣架都有得卖。店里灯光柔和,货品摆放整齐,都像“老福爷”的大牌似地吊着细细的标签,一件机车夹克80欧元,款式和凯特·莫斯身上那件一模一样,但看看袖子(袖子是否合身是一件衣服好坏的重要标准)和摸摸面料质地,就知道出自一处,我怀疑在黑“动批”,40欧元就能拿下。这倒很像巴黎的女人们,白天戴着墨镜喜欢在人来车往的大街边,喝一杯咖啡晒一天太阳,貌似清高优雅,家里往往像被洗劫过一样乱,所有衣服码在地上,这些出自批发市场的衣衫穿坏了直接扔掉,因为干洗的钱比买一件还贵。欧洲除了人力,其他价格都还算合理,至少和国内相差无几。但你要在餐厅吃顿饭,吃一顿乱七八糟、叫不上名字的饭要十几欧元,但5欧元就能买到像样的裙子,两相比较,难怪巴黎姑娘餐餐以“长棍”为食,顺便还捞了个苗条的美名。认识一位德国姑娘,国际性大公司职员,5000多欧元一个月的薪水完全属于高级白领,人家字典里根本就没有“动批”一说。我去德国玩的时候,她带我去她最喜欢的一家时装精品店,那些镶着花边钉着各色珍珠的高级时装,尖头长靴??差点没让我岔气儿,德国的时装杂志也难逃其责,总教好好的姑娘往大妈里打扮。

“啧啧啧。”我那哥们儿又开始拿腔拿调,尖酸起来,“吃香肠穿大码高级时装,要是娶德国妞,我的门框得加大,不然她进不来啊——香街上那些纯毛呢子大衣,鳄鱼皮手袋,全被这些胖傻瓜买走啦。”我的法国邻居,姑娘芳龄20,视所有“大胸大屁股”的好莱坞明星为Bitch,好打扮没工作,每天除了睡觉煲电话粥,就是家和位于巴黎郊区94省美棘(Belle Epine) 的“动批”两点一线,虽然从16区到那儿需耗时一个多小时,但小姑娘每次去都像掉在米缸里的小老鼠般幸福,脸上总能浮现20岁姑娘特有的红晕。我跟她结伴而行。那里跟卖大牌子的购物中心不同,专售杂牌便宜衣衫,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各种时装,不分季节不分质地,几乎全部“Made in China”或者是“Made in Monaco,New look,Miss Bisous,Jennyfer”等等,价格竟也跟万里之外的北京“动批”一样激动人心,60年代款系蝴蝶结的连身裙5欧元,粗棒针披肩毛衣8欧元,针织波普直身短裙5欧元,高腰直排扣短裤15欧元,毛线带球长围巾10欧元??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是当清仓货甩,北京“动批”把这些当名牌卖,每次卖给你,摊主总一副让你捡了大便宜的样子,不忘补充一句:“这要在大商场卖,价格得翻几十倍呢。”这种话也就说给新手听,资深“动批”客基本当一乐,价格能翻几十倍的就不在中国生产啦,更别说在“动批”卖啦。■ 打扮楚楚动人巴黎

上一篇: 好消息·坏消息(458)
下一篇: 天下(45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