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猪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承宇)

南京对外宣传的标志是六朝萧景墓所余的辟邪石刻,造型雄浑,线条生动。不过南京市面上出售的地图,这些散落在市郊的六朝瑰宝全无踪迹。

今年春夏之交,依朱先生的书去找寻了几处。幸运的是因为交通不便利,未遭旅游开发,但在新一轮城市扩张中,有些已失去其临山面川的原貌,更有甚者,竟与猪圈为邻!寻访所见,境遇尚可的,如麒麟铺宋武帝刘裕的初宁陵,甘家巷小学内的萧秀墓及不远处枣园的萧恢、萧墓和南京炼油厂中学内的萧融墓。次之,如萧宏墓,地处新修的大学城,立于洼地中,石兽上不知何人大书“雄狮”二字。一侧新修学校,一侧紧锣密鼓施工的新小区。询问来往学生,均茫然不知有此千年遗存。萧景墓,在十月村,村已拆迁,夹于铁路与马路间,隆隆来去的重型卡车和火车镇日扰攘,不知远处张牙舞爪的挖土机会不会某日来侵袭?令人发指的是陈文帝永宁陵,只存二兽,藏于山坳中,眦目张舌,遍身饰纹,矫健玲珑,狰狞中别具妩媚。但四周俱是棚户、猪舍、冒着酸臭热气的泔水锅。紧靠石兽两米左右一排新的猪舍业已砌成待用。

看完初宁陵北行寻找萧宏墓时,问道于农人,他指着繁忙的马路说,“上城头再往北”,忽然醒悟这马路原是明代麒麟门到仙鹤门之间的外郭城墙,走在600年前城头上去寻找再上溯1000年的艺术与文化的遗存,这不是每一个民族都能拥有的奢侈。 猪圈文物

上一篇: 办卡
下一篇: ​生存难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