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挑的机器人
作者:王星( 电影《变形金刚》剧照 )
汽车人或霸天虎,你选哪个?
为宣传即将随电影《变形金刚》一起推出的游戏,制作方Activision在游戏的官方网站提供了在线对打游戏。每个新手注册时,首先要面对的正是上面那个问题。
尽管一直腻烦擎天柱的假正经,面对这个问题时,我还是选择了汽车人,毕竟这个阵营有更多我熟悉的角色。阵营确定后是挑选机器人,却发现可供挑选的只是7个完全陌生的变形金刚。当时便有些懊悔:早知如此大可不必非选汽车人。
进了游戏,看到汽车人与霸天虎的总成绩对比。霸天虎的成绩遥遥领先,获胜率高达85%,汽车人只有可怜的15%。然而,从人数上看,在竞技场上等候PK的汽车人远多于霸天虎,而且多为新手。按照游戏规则,升级取决于PK获胜的场数,但对打只能在不同阵营间进行。于是,竞技场上出现了这种景象:霸天虎一旦出现便有汽车人慌不择食地追上,很多新手到了PK台上才发现自己急匆匆抓了个霸天虎的星级老将;一时找不到对手的汽车人呆站在竞技场上,间或叫嚣些不着边际的大话,希图吸引某个霸天虎的注意、拨冗过来对决一番。
等Activision的游戏真正问世时,游戏者在游戏开始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汽车人或霸天虎,你选哪个?”但那时应该有更著名的变形金刚可选。Activision公司称:游戏中将出现包括擎天柱、大黄蜂、铁皮、威震天、红蜘蛛在内的20个著名汽车人或霸天虎。
能亲手操纵自己喜欢的角色理应是这类“偶像”游戏的卖点。2004年,Atari公司曾制作过一款名字就叫《变形金刚》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游戏最终被认为是失败之作,关于它的批评大多集中在操控的笨拙与别扭上,但在我看来,它的角色设定本身就近乎灾难性。
Atari版的《变形金刚》游戏中,可供游戏者选择操纵的只有3个汽车人:擎天柱、救护车和一个虽然名字不同但相貌酷似大黄蜂的家伙。在20年前追看过动画片《变形金刚》的人当中,像我这样对擎天柱尊重多于好感、对大黄蜂很难说抱有好感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而救护车在动画片中也基本只是串场的龙套。能克服操控上的种种变态设置、推着这3个不给情绪的角色打到关底,大概只有变形金刚的超级铁杆才能做到。仔细研究了游戏说明书,好歹体会到一点游戏设计者的意图:救护车是越野四驱车,适合山路;貌似大黄蜂的家伙是跑车,适合正规路面;擎天柱没有特定的适合路面。简而言之,设计者是在做一款赛车游戏。或许能让设计者稍感欣慰的是,很多游戏者也确实认为游戏中的变形金刚变成车比变成人好控制一点。
在Atari版之前,Takara公司还自己制作过一款变形金刚游戏。那款游戏的失败之处主要在于画面粗糙,但游戏中多样的角色和更合理的战斗方式至少能让变形金刚的爱好者多少找到点感觉。甚至曾有人提出,变形金刚这种题材更适合做成《三国无双》那样群打乱斗的游戏。即将发售的Activision版显然不会是这种“无双”游戏,但Activision为游戏宣传制作的在线游戏倒确实是打得够单纯,只是那些变形金刚的发招动作实在有些古怪——也许是为强调每一招的力度,出招后你的变形金刚会做出夸张的“以头抢地”状;初玩很难适应,总以为是自己一出手就被KO掉。
倒是另一个比变形金刚资格更老的机器人系列已经正式推出了自己的无双版。拥有甚至更庞大世界观、更芜杂机型的高达系列此前已经尝试过各种游戏类型,此时没理由不率先造出个《高达无双》。早在几年前,高达的“东家”Bandai公司就推出过以高达“Seed”系列为主角的游戏《SD高达G世纪Seed》,囊括了Seed系列中200多个角色,出手显然比Takara或Hasbro大方许多;更不必说Bandai那款几乎将公司旗下所有著名机器人都拉进来乱斗的《超级机器人大战》。热闹归热闹,纯粹作为游戏而言,高达系列改编游戏的口碑并不比变形金刚游戏更强,销量与名望几乎完全依仗铁杆高达迷支持。此次隆重推出的《高达无双》前景仍难预料。近乎成为一种游戏类型的“无双”本身就经常遭人贬低,认为它不过是种关公战秦琼的弱智砍猪游戏。最新的“无双”已经乱斗到了把中国三国时期的武将拉去和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将对决的程度;在真正严肃的高达迷看来,将高达各个时期、各个阵营的MS放到一起,荒唐程度上也不亚于此。
越是著名的机器人动漫越没有与它名声相符的机器人游戏,这似乎是个普遍存在的奇怪现象。EVA(《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改编游戏甚至更糟糕。先出了个近似游戏小说的《钢铁女朋友》,然后居然是个养成类的《凌波丽育成计划》,再后又让EVA中的主角当上了侦探,搞出个《侦探福音战士》。唯一能拿著名的初号机练练手的是款付费手机游戏。也许是EVA的“东家”Gainax自己都相信了动画中编出的那套理论:世界上能驾驭初号机的“适配者”实在太少。至于《五星物语》,这部拥有自己独特世界观、大量华丽机甲的机器人漫画至今没有任何改编游戏,确实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但这也未尝不是好事,毕竟《五星物语》中的MH太过华丽,让人觉得它们更适合作为工艺品站在原地供人观赏,而不是作为机器人到战场上去冲锋陷阵。
另一方面,最著名的机器人游戏反是一些完全没有动漫“血缘”的。被Atari版变形金刚的笨拙折磨过后,有理由到《终极地带》(Z.O.E.)中去乘上“杰夫提”享受一番近乎脱离重力的漂浮感,群杀即便无聊也是过瘾。初号机若能出现在游戏中,最理想状态大概也无非如此。更有“硬汉机器人味道”的是《装甲核心》(Armored Core)系列。自2002年起,该系列已经在PS2上发布了8部作品。《装甲核心》的最大特点在于游戏者可以在数不清的零件中挑选组装自己的机器人,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搜寻新零件,使自己的机器人不断完善强大。据统计,《装甲核心》中能变化出的机器人种类已经超过100亿种。《装甲核心》的所谓“深入探讨”攻略几乎接近机器说明书,其中专有名词和术语的数量只有高达系列和《五星物语》在絮叨自家机器人的设定时才能比拟。
随电影同步推出的游戏大多因赶工而显得粗糙,我不敢奢求Activision版的《变形金刚》游戏能做到如何漂亮,只希望它多少能具备一点《装甲核心》的机械感和《终极地带》的操纵及视角控制;此外,给我个可挑的机器人。
此次新版《变形金刚》的机械设定确实有些“惊世骇俗”。倘若记忆中只留有20年前那些变形金刚的造型,这次估计只能勉强辨认出擎天柱。争议最大的是“红蜘蛛”,但也有人辩解说人家的英文名字(Starscream)原本就既不“红”也不“蜘蛛”。看着同样面目全非的“爵士”,我不知道没看到“幻影”或“通天晓”出现是该失望还是该高兴。倘若游戏中可供选择的角色也无非是这些古怪家伙,我倒宁肯忘记它们在当年动画片中的名字乃至它们所属的阵营、完全依照技术数据挑选一台。
或者这些变形金刚当年的名字原本没有必要被记住。有人认为新版《变形金刚》筋骨外露的机械设定受了《五星物语》的影响。《五星物语》的作者曾为高达系列做过机械设定,《装甲核心》的机械设定也为高达系列做过机械设定,更有资料说高达系列的首席机械设定和《变形金刚》日本版最初的机械设定根本就是一个人。照此来看,变形金刚倒算得上和这几大机器人家族都有点血缘关系。有朝一日,倘若我能从擎天柱身上看出高达0号改的影子,或者从红蜘蛛身上找到初号机的味道,估计我也能真正心无杂念地打机器人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