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炒家与  玩家:最升值的玩具

作者:黄燕

藏家、炒家与  玩家:最升值的玩具0

( 运动鞋变形金刚,可变成鞋和机器人模样 )

孩之宝一贯的策略就是靠动画卖玩具,1984年孩之宝推出3集试播片时肯定没想到,日后变形金刚会成为仅次于星球大战的第二大捞钱机器。包括最早拿出玩具、后来接手动画的日本Takara公司,从90年代结束的第一代动画到后来的超能勇士、猛兽侠和剧场版电影,变形金刚出过多少集动画勉强还能统计,总共多少种玩具恐怕已经是天文数字。

其实无论电影演什么,只要熟悉的“嘁哧喀喳”变形声一响,数亿美元全球票房已经稳稳装进了制片方的腰包。“变形金刚电影我肯定会去看。”老“粉丝”申丰恺说,“剧情变化没关系,因为变形金刚的灵魂主线从来没变过。”对这批年龄不到30岁、却已经痴迷变形金刚近20年的人来说,如果把他们收藏的变形金刚模型玩具集合起来完全能拍成一部动画电影。申丰恺给他的变形金刚建立了档案,内容包括价格、购买地点、新旧程度,就连10岁那年家里人奖励的第一个变形金刚也都记录在册。到2002年时申丰恺已经拥有200多个变形金刚,现在数量又翻了一倍,“我收藏变形金刚没有特定目标,也不看重限量、复刻,喜欢就好”。申丰恺的朋友崔念周收藏的一大目标是威震天,他把变形金刚珍藏在柜子里,好东西轻易不拿出来,偶尔摆弄一次还要戴上手套,“怕沾上手汗”。2007年5月,20周年纪念版“威震天”一出,他便立刻入手,短短2个月这款玩具就从最初的600元左右飙升到了近1000元,目前他的最新目标是电影版系列的威震天。

按照孩之宝中国总代理广州智乐的说法,变形金刚在中国主推的系列依次是塞伯坦系列、经典系列和电影版,不过这是从2005年智乐代理孩之宝品牌开始算起,之前的市场则是一片混乱。众所周知,孩之宝为打开亚洲市场,当初将动画片拷贝免费赠送给各国电视台,其中也包括中国,但却始终没有建立分公司,产品总代理也是数易其手。在申丰恺印象里,1994年起变形金刚在大陆几乎销声匿迹了,各个公开渠道都买不到,“我甚至跑到国营商店的退休老员工家里去找”。其实“行货”在整个变形金刚圈子里只占一部分,更多玩具是通过小店、网络甚至就是玩家之间的交换到了藏家手里,所以价格通常也没谱。据说去年变形金刚年会时有展柜价值超过30万元,里面随便哪个玩具都得上万元。没有这等实力的藏家很难追求老版珍品,但对品相也毫不马虎,新旧程度、配件齐全、包装完整都是他们在意的细节。

其实收藏变形金刚最初门槛并不高,最便宜的玩具才十几元,现在孩之宝官方网站上为电影版推出的玩具售价从十几美元到几十美元,算上通货膨胀涨价并不离谱。据智乐市场部透露,目前国内销售的变形金刚大约100多种,价格从39元到1000元不等,最好卖的是100到300元一档。申丰恺的几百个变形金刚总共花了他大概2万元,“一直到2005年,我的单个变形金刚最贵不超过350元”。此后80年代老版玩具的售价就持续攀高,个别玩具甚至达到了上万元。申丰恺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到运作变形金刚网站上,收藏方面反而淡下来,“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的玩具都有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价格涨得太高了”。

以第一代动画(G1)为蓝本的变形金刚大多印着“适合15岁以上”,崔念周那个“威震天”变化起来就很复杂,要掌握也得不少时间,这类玩具主要是面向藏家。近年来孩之宝出品的玩具把适合年龄放宽到了5岁以上,智乐方面对此的解释是,“变形金刚的文化和热潮不光只在成人圈子里,也可以渗透到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变化简单的玩具更适合他们”。玩家群体扩大之外,制作工艺也更胜一筹,不仅模具精细化还加入了许多新功能,“比如最近推出的变形金刚擎天柱头盔声音转换器,戴上后可以让人说话的声音变得像电影里擎天柱的声音,让人能感受这种角色扮演的乐趣。另外还有可以变形的机关枪,就是把变形原理和其他的玩具功能结合”。始终不变的是中国制造,绝大部分变形金刚都是出自广州白云山的一家代工厂,极少部分美国产的G1玩具已经很难找到,有也是天价。据说也有模具从代工厂流出,然后市面上就有了仿品,不明说,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变形金刚,圈内戏称“祖国版”。

藏家、炒家与  玩家:最升值的玩具1( 首席设计艾伦·阿舍尔 )

现实世界之外,变形金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小圈子,这个圈子里的人有特定的暗语,他们用喜欢的角色名字称呼自己,崔念周网名“威震天”,申丰恺最初想用“六面兽”,后来发现叫这个名字的人太多了,只好改成了“七面兽”。变形金刚的圈子虽小却并不单纯,有老“粉丝”,也有追逐利益的商家,有些玩家后来看到行情水涨船高也做起了交易,就连对变形金刚接触不多的“80后”孩子也把它当成一种时尚去追捧。“我挺怀念1999年到2002年那段时间,大家都刚上网,发现还有一群人和自己一样喜欢变形金刚,那种终于找到组织的感觉特别好,我们讨论和交流的氛围都很单纯。”但申丰恺也承认商业化是大势所趋,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场,包括他现在做的变形金刚网站ACToys实际上也是民间交易平台,并且由于高涨的人气得到了广告投放。ACToys现在注册会员超过3万,海外访问量户占了1/3,许多人通过这里找到了心爱的藏品,包括崔念周,“商业化不是坏事,最起码能让更多人接触到变形金刚”。国外的变形金刚年会已经很成规模,孩之宝公司也会配合年会推出限定版玩具,中国方面还刚刚起步。从2003年中国首届变形金刚年会至今,申丰恺已经参与组织了两届年会,今年7月配合变形金刚电影他们还打算组织活动,也许这将成为第三届年会。

小时候资源稀缺,长大后弥补顺便怀旧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会对变形金刚痴迷十几年?变形金刚虽然是当时国内少见的科幻题材动画,不过它展现的主题无非是正义与邪恶斗争,和此后日本动画动辄高喊“为了大地的爱与和平”没什么区别。真正吸引人的是机器人背后的人性。不论人物造型和情节怎么变,他们的性格特点始终不变,擎天柱永远是“高大全”的主角,红蜘蛛一直惦记夺取威震天的老大宝座,大黄蜂就喜欢做人类保姆。更重要的是,影片的灵魂人物首次从人类转移到了机器人,这也是Takara公司接手后推出日版动画反应平平的原因,日本人又重新回到了人类操纵机器人的老路上。老“粉丝”们最推崇美版动画,特别是被称为经典之作的G1,3D版动画超能勇士也获得了很高评价。

藏家、炒家与  玩家:最升值的玩具2( 很多人都把收藏变形金刚玩具作为自己青年时代的记忆符号 )

资料:

藏家、炒家与  玩家:最升值的玩具3( 经典玩具“土豆头先生”被改头换面,变身为电影《变形金刚》中的一角——擎天柱版的土豆先生“擎天薯” )

五星物语

藏家、炒家与  玩家:最升值的玩具4

《五星物语》中的MH被誉为日本动漫中最美华丽机器人,非“五星迷”则称之为“穿高跟鞋的机器人”。MH全称“Mortar Head”,有重炮之意,但漫画中反复强调MH不是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生命体。《五星物语》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从起始时间看,这种筋骨外露的准机器人造型和坚持机甲是某种特殊生命体的做法也许是“五星”影响了EVA,但《五星物语》两三年才出一本单行本,很难说到底两者谁影响了谁。可以肯定的是,MH的个性绝不同于EVA中的初号机等等。完整的MH是另一种准机器人“Fatima”加人类驾驶者的综合体,它的个性更多地体现在Fatima上。Fatima多为身材超乎模特的骨感女性,借用《五星物语》中一人物的描述,Fatima几乎代表了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女友:永远不老,永远停留在初恋时容貌,永远忠诚。无论《五星物语》中MH在机械设定上是否真实,没人能否认其中“裘诺安”的典雅、“黄金骑士”的霸气和“破裂人偶”的惊艳一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