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肩负全民2Mbps宽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老尚)
“未来的互联网家庭接入就得像自来水一样。”这是互联网发明人之一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的预言。其实互联网之父非常多,除了蒂姆·伯纳斯·李之外,还有温顿·科夫(Vinton G. Cerf)、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等一群人。尽管这些“互联网之父”并没有真正一起携手干过些什么,但是他们却对未来一个免费的互联网平台,以及互联网将改变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方式,有着不谋而合的共识。
实际上4月底,时任印度通信与信息科技部长达亚尼迪·马伦的一番话,至少在纸面上已经实现了这个构想:“2009年,印度政府将为全体居民提供2Mbps带宽的免费宽带服务,还将免去所有固定电话的月租金。”尽管达亚尼迪·马伦很快就被安迪姆苏·拉吉所接替,并且印度的官方口径也不再鼓吹全民免费宽带,但2Mbps带宽的诱惑却于一夜之间在全球网民中弥漫开来。共鸣最强烈的无疑是北京的宽带用户,正好赶上北京开始推广2Mbps带宽网络,对于痴迷于高速网络下载的用户而言,2Mbps意味着至少250K每秒的下载速度,可高速的代价则是高价格。以至于世界银行那份《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报告中,中国上网费过高的结论备受网民关注。
尽管对于网费高企的抱怨依旧,而印度的“全民宽带”也近似吹牛,但是对于全民2Mbps宽带的现实目标,无疑是越来越清晰了。如果按照理想化的全球宽带互联网未来构思,带宽至少2Mbps,每个家庭都要拥有一个,面对全球60亿人口,谁将肩负起全民2Mbps宽带的重任呢?至少从技术上而言,全民2Mbps带宽网络,不是含糊其辞的问题。
上海电信的宽带实践无疑在为未来全民宽带网络充当试验田。采用思科公司CRS-1 2+2多机箱集群的最高端路由器已经悄悄承担起近一半上海家庭的宽带网络,不考虑网络具体结构的情况下,如果按照每户2Mbps宽带计算,一套2+2系统的交换容量完全可以支持128万个独立用户,况且现在更多的中国ADSL用户选择512K速率的包月模式,理论上两个机架就可以肩负起500万个家庭的ADSL需求,这无疑在技术现实上能为全民宽带撑腰。而在上海电信机房里不停吞吐数据的思科CRS-1超级路由器,很有可能成为全民宽带的终极杀手。
实际上,这台思科CRS-1路由平台第一次曝光的时间是2004年7月,当时凭借着每秒92万亿个比特的数据传输容量,这台机器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就是说利用这台CRS-1,4.6秒内就可以下载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所有藏书,而如果用56K的拨号调制解调器,则需要82年。当然,这92TB设计峰值容限并不是2+2个机架那么简单,需要72加8共80个机架的设备配置。目前上海电信已经部署的还仅仅是2+2的初级应用,仅能提供2.4TB带宽。如果92TB的超级路由器CRS-1的能量被全面释放,就能够为每个美国家庭提供850 Kbps的连接,这距离2Mbps的宽带梦想并不遥远。如此类推计算,只需要20台72+8结构的超级路由器CRS-1,就完全可以满足全球家庭的网络接入需要,如果非要较真,把全民带宽速度推升到2Mbps,50台也足以应付全球网民的终极宽带热情。至少从技术角度,印度前任通信与信息科技部长达亚尼迪·马伦并没有痴人说梦,全民2Mbps宽带早已经是技术现实,互联网发明人之一蒂姆·伯纳斯·李的自来水比喻也不再抽象,2Mbps带宽的数据吞吐很是汹涌。■ 未来互联网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