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化年“排队”登陆中国
作者:马戎戎情人节刚过,西班牙文化部长卡门·卡尔沃·波亚托女士就来到中国,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策划2007年即将在中国举行的“西班牙文化年”。在她此行之前,西班牙《先锋报》登出了《外国文化年“排队”登陆中国》消息,指出继2004、2005的中法文化年之后,世界各国都纷纷效仿,希望能在这个“拥有13亿消费者”的大国里占有一席之地。而在中国的外国文化官员们则说:“所有人都想来,来的人都对中国感兴趣。”他们表示,他们正忙于准备各种申请和接待计划——除西班牙之外,到目前,正在排队的还有“俄罗斯年”和“墨西哥年”。
三联生活周刊:2004、2005年的中法文化年对西班牙有什么影响?
卡门:我认为这个活动确定了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借助文化对双边关系产生影响,对中国和法国的关系,中国和欧洲的关系有很大帮助,这个活动也告诉我们各个国家可以以和平方式来解决各种争端。2006年我们在中国尝试进行了纪念堂吉诃德400年的活动,我们认为这个活动非常有现实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提到西班牙文化,中国大众们就会想到弗拉明戈舞、斗牛、岩画、毕加索、阿莫多瓦的电影,您认为这些能代表西班牙文化么?
卡门:西班牙文化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事实上是地中海文化、欧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的提炼。你所提到的这些,主要是代表了西班牙的传统,缺少很多现代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的普拉多博物馆里有很多馆藏精品,是中国大众所没有接触到的。阿莫多瓦的电影,在中国很流行,但他还有很多中国人所不知道的作品;弗拉明戈舞事实上在历史沿革中发展出很多种。西班牙是一个艺术天才集中的国度,拥有许多现代很优秀的画家,比如毕加索、米罗。所以我相信会通过明年的西班牙文化年加深中国观众对现代西班牙的了解。
三联生活周刊:会有哪些比较的大的项目?
卡门:普拉多博物馆的精品展览、毕加索的画都会来到中国,另外在2007年,我们将参加在中国举办大量的舞台艺术节,比如“相约北京”、国际音乐节、图书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等,并会向很多有兴趣进入中国的画廊提供帮助。
在今年的六七月份,我们将会在北京的中心地带开设塞万提斯学院,通过西班牙语教学、多媒体、图书馆等促进西语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同时还会举办很多比较大的活动。
三联生活周刊:事实上与法国相比,西班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非常薄弱。比如法国的苏菲·玛索、尚雷诺等都来到中国为法国电影做宣传,但是西班牙没有来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物。另外,2005年毕加索画展在中国非常成功,却是作为法国文化年的文化项目。
卡门:这些都是要在2007年做出努力的。我们到时候会请来阿莫多瓦,也会举办完全不同的毕加索的画展。我们希望2007年对中西两国会是历史的契机。
三联生活周刊:目前西班牙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在2007年,会有哪些促进西班牙民众对中国了解的活动?
卡门:从前西班牙人民主要是通过阅读一些中国作家的作品、通过历史书来了解中国,现在主要通过电影来了解中国。另外现在有许多西班牙人来中国旅游,中国餐馆在西班牙越来越多。但是目前西班牙人能接触到的大多是中国的古典文化,所以我今天上午和你们的文化部长见面,谈了很多关于翻译的问题。我发现很多现代作品翻译得很少,其实西班牙人民很希望能了解到中国现代作家、现代诗人的作品。毕竟文化作品和电影作品最容易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