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灾与娱乐时代的消防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程义峰 艾颖)

​中山火灾与娱乐时代的消防0

生死仅一步之隔

20岁的黄桂英和5个朋友一起到酒吧玩,听到主持人让自己下楼领奖,开心得不行,她向记者回忆说:“我满心欢喜,边走边想,把这个礼物转送给谁呢?”她没想到,因这次中奖,她意外地捡回了一条命。因为人多地方小,黄“好不容易下楼”,还没领到奖品,就听到一名服务员惊叫“起火了”,在一片惊叫声和昏暗的灯光中,骚动的人群开始茫无目的的拥挤,一些行动敏捷的年轻人得以从窄窄的过道逃生,黄桂英是其中之一。

“这几天哭了很多次,每晚都睡不着,一闭上眼,就想起天花板上被烧的东西往下掉,还有四处乱蹿的黑烟。”黄桂英说自己的嗓子现在还“火辣辣的”,与她同去的5个朋友全部葬身火海,无一幸免,成了她永远的挂念。

同样不幸的还有在一家进出口公司做文员的张丽群,张的姑姑刘琳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平安夜本来约好丽群打麻将,之前已经约了好久了,可是她临时改变主意,跟另外一个女孩到酒吧玩,结果她们两个一死一伤,丽群的那个朋友虽然活了下来,但身上九成皮肤被烧伤,对一个女孩来说简直生不如死。”张的家境并不好,父母都已退休,目前赋闲在家,女儿的意外死亡给他们的晚年带来了巨大悲痛。在刘琳的眼中,19岁的张丽群朴实安静,有时候也开开玩笑,前几个月刚谈了一个男朋友,那是她的初恋。

因为这场火灾,26个家庭不再完整。他们中的大多数,据广东中山市警方介绍,“年龄在20岁左右,最大的也才29岁”。遇难的21男5女中,坦洲镇本地15人,广东其他地区7人,外省4人。

​中山火灾与娱乐时代的消防1( 酒吧爆炸现场 )

不幸中之万幸,“老虎吧”离消防队很近,得到报警后,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所用的时间是3分半钟。尽管浓重的烟雾加大了救援难度,但消防部门在火灾中出动了20人,3台车,仅用5分钟就将大火扑灭。一位目击者说:“火灾发生时酒吧里有100多人在消费,如果不是消防官兵快速反应,死伤人数还会增加。”但即使是那么快的速度,对那些遇难者来说也太慢了。中山市消防局局长杨焕龙说:“毒烟的流动速度是每秒5至8米,可以在短时间内令人窒息。”

那些心有余悸的伤者正在努力摆脱噩梦和伤痛。中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谢钢告诉记者,目前11名伤者病情逐步趋好,有5位伤情严重者分别送往广州的省人民医院以及省红十字会医院,其余6人均在中山人民医院深切治疗部接受治疗。“由于这些伤者呼吸道均被不同程度烧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步稳定,预计经过半个月才会度过危险期。”

尽管火灾发生得十分突然,时间又在深夜,但坦洲镇方面迅速在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善后处理小组,统计镇上失踪人口。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火灾次日善后处理小组共接待20多批家属,“由于身份证等证件大都在火中被烧毁。”杨焕龙说,“尸体认领遇到不少困难。”记者在火灾现场遇到一位姓陈的中年人,他表示:“我儿子从12月25日晚上离开学校后就杳无音信,他平常也喜欢泡吧,刚好又碰到这起火灾,真令人着急!”陈说他想过到殡仪馆认人,但“几乎抬不起腿”。至记者发稿时止,仍有两名死者身份得不到确认。

26日清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赶赴中山市,看望“12·25”火灾事故受伤人员,还现场查看了坦洲镇檀岛西餐厅火灾事故现场。中山市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开始进行为期15天的消防安全大检查,100多公里外的广州,也开始对170家市一级重点消防单位进行突击抽查。

一个非法酒吧的脆弱消防

火灾发生后,事发地“老虎吧”超限量接客以及少得可怜的消防设施备受诘问。记者从中山市公安局获悉,该酒吧的经营者为林氏四兄弟,目前除林汉武因在火灾中受伤外,其余三兄弟林汉文、林汉龙以及林汉忠已被公安部门正式拘留。

警方介绍说,檀岛西餐厅所在商住楼高5层,始建于2001年,具体而言,一楼为西餐厅以及“老虎吧”,二楼为保龄球馆,三楼为其他用途,四至五楼为林氏兄弟住所。虽然一楼以其大众化的服务和适中的价格受到顾客欢迎,但“消防措施也是最差的”。知情人说,2001年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后,几乎再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投入,在消防设施不断老化的同时,酒吧不断做出不利于消防的改建。中山市消防局局长杨焕龙介绍说,为了增加营业面积,檀岛西餐厅在本不宽敞的一楼建了一个夹层,使狭小的空间雪上加霜。“火灾发生的时候,因为大家都很慌乱,谁都拼命跑,结果可能谁都跑不出去。”

中山市坦洲镇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檀岛西餐厅的成立日期是2001年6月19日,经营范围为“饮食服务”。为此,记者专门到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求证,查询结果显示:“字号名称:中山市坦洲镇檀岛西餐厅;经营者姓名:林汉文;经营范围及方式:饮食服务;核准日期:2005年8月26日。”

而记者再想进一步查询“老虎吧”的合法性,却被查询员告知“查无此店”。知情人说,“老虎吧”在檀岛西餐厅开业后不久即宣布营业。换一句话说,“老虎吧”在无证照经营状态下已逾4年之久,“这间酒吧消费不高,而且经常有抽奖等促销活动,所以深得本地年轻人的青睐,每逢节假日均会爆满”。

曾经进入酒吧消费的当地人介绍说:“‘老虎吧’地方不大,总共241平方米的面积,却在一楼设有92个座位,在阁楼的座位甚至达到100多个。”黄桂英也向记者提到:“发生火灾那天,因为是平安夜,只能坐4个人的小圆桌,有的甚至围坐着10个人。也没有窗户,里面又闷又挤。”酒吧能见度低,基本上没有正规通道,以至于人多时“连走动都困难”。此外,为了节省空间,一楼和阁楼之间只有一个非常狭窄的楼梯,而火源正好堵住了楼梯,导致在阁楼的人逃生无门。

另据警方介绍,“老虎吧”使用了大量易燃材料装修,且坐垫、墙上吸音棉等都使用海绵、布料以及化纤材料,“远远超过消防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酒吧更像一个被填满的火柴盒——火灾发生后,那些装修材料散发出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浓度相应降低,在短时间内导致人员窒息和死亡。■

火灾内外的娱乐业

拥有15万人口的坦洲镇属中山市辖区,紧靠珠海。坦洲政府网介绍说:“……到广州、深圳只需要80分钟车程,到澳门只需10分钟。”这种良好的地理优势使坦洲成为“三来一补”企业的集中区域。

为数众多的中外企业吸纳了内地无数打工青年,他们与坦洲当地年轻人一道,成为坦洲镇娱乐消费的主体。张永晖说:“与中山市其他地方相比较,坦洲的消费水平不算高,有钱人都开车去珠海消费去了,但对经济并不宽裕的年轻人来说,在这里也有自己寻乐子的地方。”这些地方,主要是坦洲为数众多的酒吧、歌厅和洗脚城。

黄桂英向记者提到,哪怕是平常,每当夜幕降临,坦洲的一些酒吧就会人满为患,“更别提过年过节”。“很多年轻人乐于接受白天拼命工作,晚上狂欢的生活方式,‘老虎吧’就是我们常去的地方。”黄说。另外一个常去“老虎吧”的群体是坦洲的中学生们(这次火灾中有两名中学生死亡)。

坦洲镇酒吧大火无疑是我国娱乐场所的火灾样本,武警指挥学院教授、著名消防学家宋光积说:“我曾去一些娱乐场所看过,为了吸引顾客,那里面的装修十分豪华,但却普遍采用易燃材料,只要有一根烟头就可以轻易导致一场致命的火灾——那些材料在起火的时候不仅过火快,而且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多,往往人群还来不及撤离,毒烟就已经致人于死地……”宋教授表示,出于消防安全考虑,我国对公共场所的装修材料有很多具体规定,比如地面、墙面、天花板的用材比例,对隔断面的结构和大小都有标准,但“实践起来很难”,许多人群集中的娱乐场所长期“带病经营”。公安部消防局罗献华说:“一些娱乐场所未经消防部门准许,擅自进行装修;有的单位消防设备早已过期也不更换;安全通道不是堆满杂物就是被铁锁关住……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没有严厉的制裁措施,也没有足够的人员来进行监督。”

但罗献华认为,娱乐场所的防火是消防工作的重点,却并非难点。依照罗的判断,娱乐场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业主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相关安全知识,“那些娱乐场所火灾有很多都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比如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吸烟、玩火及违章操作等,如果他们有相关的安全意识和法律知识,火灾原本可以不发生”。■

“防控火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访武警指挥学院教授、著名消防学家宋光积

三联生活周刊:从今年冬季的几场大火来看,公共场所的火灾防控似乎越来越难?

宋光积:是这样的,广东中山市这家酒吧的大火就是一个典型。随着整个社会的娱乐化和休闲化,酒吧、茶楼、网吧、歌舞厅等设施越来越多,几乎无处不在,到那里消费的人也会不断增加,这是火灾难以防控的基础事实,可相比之下,我们的消防措施特别是消防观念十分滞后,所以令人震惊的火灾总是频频发生。

三联生活周刊:消防观念差主要有什么表现?

宋光积:说起来这跟环保的现状有点像。业主对消防根本就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他们认为消防部门的检查是一种“找碴”。尽管我国法律对消防有很多具体规定,但业主们真正做到的很少,他们能拖则拖,能骗则骗。比如国家规定我们一些建筑的消防投入要达到总投资的15%左右,可事实上能达到5%左右就很不错了。至于以提供娱乐消费为主、小成本的歌厅、网吧、洗脚城等等,老板一般赚够钱就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更不会把消防建设放在眼里。

三联生活周刊:我国目前对火灾的控制状况如何?

宋光积:其实单就国家行为而言,对火灾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国外消防人员的配备比例一般是万分之十几到万分之二十,但我们国家只有万分之四,就是说10000个人里面只有4个消防专业人员。你想,一个城市有几万甚至几十万户家庭,还有为数众多的消费场所,但消防部门就那么多人,那几台车,根本不够用,火灾令人防不胜防。就算一天检查一个单位,一年也就检查几百个,这还不算其中出现的反复。所以关键还是提高所有公民的消防意识和自保意识,当火灾来临时,要懂得救人、救已。

三联生活周刊:我国的消防配备还存在哪些不足?

宋光积:按照行政级别,越往下配备越不足。我们有很多县根本没有消防大队,只有十来个人和一二台车,经费上更是少得可怜。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城市也在扩张,火灾隐患增加,但消防配备没有什么改善。至于更基层的乡镇一旦发生火灾,只能靠自救,在这些地方,消防职能由派出所警察担负,但他们的日常工作多,破案任务重,很难顾得过来,所以漏管的现象很严重。

三联生活周刊:如今我国消防的难点是什么,一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消防安全是否达标?

宋光积:现在消防部门面临的难点不少,但主要工作目标是那些没有消防设施的老建筑以及应急机制落后的大型工矿企业,特别是生产易燃易爆物品的企业,还有那些对消防来说十分不利的建筑格局、道路狭窄等等。要看一个场所的安全是否达标,首先看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然后是看安全疏散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以下依次考查的是: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建立、健全;日常防火巡查是否到位;电器设备线路是否保持良好状态;员工是否经过培训后上岗;灭火器材是否完整好用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