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古关系终“破冰”

作者:邹珊

美古关系终“破冰”0( 12月20日,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发表讲话,表示希望美国尊重古巴的政治制度 )

12月17日,奥巴马发表讲话称,美国将终止逾半世纪来对古巴实施的“过时”政策,通过一系列新政策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冷战”遗迹,美、古的交恶始于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1961年两国断绝外交关系。次年,美政府开始对古实施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

当日,两国还互相交还了囚犯。其中,古巴释放了已被监禁5年的美国公民格罗斯。2009年,格罗斯作为美国国际开发署的代理商赴古开发互联网,被古政府以“破坏古巴独立和领土完整”为由逮捕,并于2011年判处15年监禁。

事实上,奥巴马一直有意改善对古关系。但鉴于格罗斯被关押在古,美方很难做出进一步决定。2009年,美政府宣布解除古巴裔美国人赴古探亲及向当地亲属汇款的限制,允许电信公司与古签署合同。2011年,奥巴马放松了部分旅游管制。2012年,美、古之间中断50多年的海上货运得到恢复。2013年6月以来,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与斡旋下,两国官员进行了9次面对面磋商。2014年秋,双方在梵蒂冈敲定了换囚协议的细节。

但格罗斯当然不是奥巴马决定“破冰”的根本原因。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罗森博格(Jonathan Rosenberg)告诉本刊:“较之其兄长,劳尔·卡斯特罗处理经济问题的态度更为灵活。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一直很注重经济改革。而之后的苏联解体与古巴‘特殊时期’所带来的政治压力,也使得开放对外招商、发展国际贸易等经济改革更加势在必行。菲德尔·卡斯特罗退位后,改革延续了下来,古巴社会也经历了一些微小但重要的政治经济调整,并逐渐与其他拉美国家、加拿大、欧洲和东亚建立了新型贸易与投资往来。近年来,古巴逐渐过渡成了小型私有企业开放、信仰表达更为公开、对非传统生活方式和信息资源压制更少的相对开放的社会。许多古巴民众和领导人从中受益,并认为国家应该更加开放。而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一块本应由他们尽显自然竞争优势的土地,却因种种原因而被隔绝在了新贸易战略之外。所以,从商业利益出发,美国商界当然希望可依托一份回暖的双边关系来实现禁运令解除、财政关系充分正常化等贸易和投资往来的基础需要。”

在罗森博格看来,此政治转变也是美政府在为明年的美洲峰会做准备。“美国非但未成功孤立古巴,反倒拉远了自己与其他拉美国家的距离。而随着一些重要的拉美邻居(尤其是‘左’倾民粹主义政府)与亚洲等地的新伙伴关系的日益紧密,它们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日趋严重。”另外,美国的古巴移民主要集中在佛罗里达这一选举关键州。其年轻一代渴望与故土增强联系的心愿也在影响着美政府的对古政策。

“短期内,我们将看到赴古美国观光客数量的增加、美国对古出口贸易额的适度上涨以及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美国莱斯大学拉美政治学教授琼斯(Mark P.Jones)对本刊说,“但是,1996年出台的、以强化对古封锁的《赫尔姆斯-伯顿法》仍将是两国关系回暖之路的主要障碍。”“双边关系正常化应带来的各项具体改变,都需要由共和党控制的美国国会来批准,所以,不到2016年总统大选很难实现。部分共和党人已对此决定表达了批评意见,并要求停止实施。我想,‘正常化’终将完成,只是需要较长的时间。”罗森博格说。

古巴旅游
美古
关系
破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