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与朴槿惠:“朝鲜牌局”的新“牌手”
作者:李菁(文 / 李菁)
( 3月25日,金正恩指挥朝鲜人民军第324大联合部队、第287大联合部队及海军第597联合部队进行登陆及反登陆训练 )
权力之路
2012年12月19日,韩国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3时40分,已完成约85%选票的计票工作,朴槿惠以51.6%的得票率领先文在寅的48%,成为大韩民国第18任总统。败在她手下的自由派总统候选人文在寅是一名朝鲜难民的儿子。文在寅在学生时代是一名民主人士,曾在朴正熙时代遭监禁。
上世纪90年代末韩国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开始怀念朴正熙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在韩国媒体对历史人物和历届总统的民意调查中,朴正熙名列榜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肆虐时,淡出公众视野18年的朴槿惠加入韩国大国家党,重返韩国政坛,她的理由是:“观察了一系列的事态,如果只有我自己舒舒服服地生活,那等我去了之后就不能堂堂正正地见我的父母。”次年4月,朴槿惠在其父朴正熙的出生地——庆尚北道和大邱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为国会议员。当时她竞选的口号是“为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尽一点力”。随后,她先后出任这一政党的副党首、党首,连续5次当选国会议员,获称“选举女王”。
2007年,朴槿惠在大国家党党内初选中,以微弱差距败给李明博。但不服输的她很快卷土重来,她曾在大选时讲过一句最让人动情的话:“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
当60岁的朴槿惠终于登上政治生涯最高峰时,在朝鲜半岛的另一端,30岁的金正恩正好迎来他执掌权力的一周年纪念日。金正恩在金正日逝世后第一天起就开始统一处理国家全盘工作,金正日与金正恩的权力过渡实现了“无缝对接”。
( 2月25日,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在就职典礼结束后向民众致意 )
消息人士称,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金正日的长子金正男都曾被视为权力继承人。金正男出生于1971年,其生母成蕙琳早在学生时代就因出演电影而闻名全国。因为成蕙琳比金正日大5岁,而且离过婚,所以她与金正日的感情曾遭到金日成的反对而一直处于秘密状态,据说金日成直到逝世都不知道自己有金正男这么个孙子。而成蕙琳于2002年5月在莫斯科去世。
金正日对金正男从小宠爱。公务繁忙,他仍然经常抽出时间陪金正男做游戏,甚至还教他射击和驾驶。1994年,金日成去世,金正男的地位发生了变化。金正日一度也明确对外释放过一些信号——1995年,年仅24岁的金正男被授予人民军大将军衔,还被任命为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指导员。同时,消息人士称,金正男在朝鲜劳动党中央护卫局任要职,直接由有“金日成的忠诚卫士”之称的护卫总局局长、军队元老李乙雪元帅亲自教导。外界普遍视此为金正男将来走入朝鲜权力核心、成为继承人做准备。
( 1988年,金正日(左)在平壤郊区参观一家水泥厂 )
不过,2001年5月,金正男持一份伪造的多米尼加共和国护照,准备携妻子及幼子进入日本境内时被查出而遭拘捕。金正男录口供透露,来东京是“计划去迪斯尼乐园”。其接班人地位因此遭重大挫折,此后他长年生活在国外,逐渐远离了平壤的权力中心。
金正日的另外两个儿子——金正哲与金正恩都由高英姬所生。高英姬1953年出生于日本,1961年随父母回朝鲜定居。据称,金正日在金日成举办的一次晚会上,对身为万寿台艺术团舞蹈演员的高英姬一见钟情。1981年,高英姬与金正日结婚,生下金正哲、金正恩与女儿金汝贞三个孩子。
( 金正日长子金正男 )
金正男远离权力中心后,继承人的人选按顺位似乎应该落在次子金正哲身上。但是据接近金家的消息源表示,金正日似乎从来没有把金正哲放入候选人之列。曾任金正日私人厨师的日本人藤本健二接受采访时说,金正日认为金正哲久病缠身,缺少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也缺乏果敢的魄力。金正哲从瑞士回国后,曾担任过劳动党组织指导部第一副部长。
金正恩年龄最小,但更有进取心,喜欢打篮球的他经常当队长,谁打得不好会遭到他的责骂。“金正恩虽很年轻,但具备洞察力和实践力,作为未来的领导人毫不逊色。”还有报道称,金正恩积极参与政治问题的讨论,显示他更具备领导素质,这一点深受金正日的喜欢。韩国媒体曾报道金正日如此评价金正恩:“军事目光远大,具有非常强的能力。”
( 1981年拍摄的金正日家庭照(前排是金正日及其长子金正男、身后是前妻的妹妹及她的两个孩子) )
自2008年金正日脑出血之后,朝鲜的权力交接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对此时的金正日来说,金正恩成了他唯一的选择。2009年1月,金正日将接班人正式锁定为金正恩。
国外媒体后来在对金正恩的追踪报道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1998年,金正恩假称是外交官的儿子,化名“朴云”(Pak Un),进入瑞士伯尔尼近郊黎柏菲尔市(Liebefeld)一所公立学校读七年级。与此相对应的是,他的两个哥哥都在伯尔尼的国际学校读书。一位研究金氏家族的前东亚情报官由此推测,金正日当时根本没有让这个小儿子当继承人的想法,所以才让两个哥哥去了更好的学校。金正日何时改变的心意我们不得而知。
( 李雪主于2005年9月访韩时在仁川机场留影 )
韩国国防研究院朝鲜研究室长车斗铉也有另外一番分析。“血统对于朝鲜确立继承权问题很重要。”车斗铉说,“金正男在朝鲜的继承中其实并无机会,因为金正男并非金正日的合法妻子高英姬所生。”2003年,朝鲜在宣传中把高英姬称为“金正日最忠诚的战友”。当时国际媒体普遍分析认为,这意味着金正男的出身无法获得军方的认可。在20年前,金正日与同父异母的兄弟都有可能继承朝鲜领导人地位时,老游击队员对金正日的支持,成为他最终获选为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关键因素。2004年秋,高英姬死于乳腺癌。
不过,金正恩的权力之路也并非波澜不惊。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所长南成旭接受采访时称,金正恩于2009年6月和7月,曾和金正日因军队编制问题发生争执,令金正日决定暂停接班宣传计划,并把金正恩的姑夫——朝鲜劳动党行政部部长张成泽排除出权力核心,以减少金正恩的影响力。不过,这只是金正恩权力之路的一个小插曲。半年后,朝鲜政府将金正恩生日1月8日定为“民族最大节日”,显示出金正恩已成功保住了他的位置。之后发生的一切便顺理成章——2010年9月27日,金正恩与姑姑金敬姬一同被任命为“人民军大将”;在第二天召开的朝鲜劳动党代表大会上,他又被选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在中央军委中排名仅次于金正日。
( 1977年8月31日,朴槿惠正在练习书法,父亲朴正熙在一旁观看 )
政治宿命
对金正恩和朴槿惠来说,家族对他们的影响也远甚于其他外界因素。他们的出身及成长经历,注定了政治将成为他们各自无可逃遁的命运。
( 70年代,朴槿惠在母亲遭枪击身亡后扮演起“第一夫人”的角色。图为朴槿惠与儿童们在一起 )
身为朝鲜“第一家庭”的一员,同自己的两个哥哥一样,金正恩少年时期便被送往瑞士留学。在外界所能获得的有限信息中,除了背景有些神秘之外,金正恩与这个年龄的其他年轻人没有什么区别。当乔丹主宰着NBA时期,金正恩成了芝加哥公牛队的超级“粉丝”。他曾经的同学回忆,“我想我们80%的时间都在玩篮球”。
金正恩有时还穿罗德曼的球衣。据说,朝鲜曾推动李明勋进军NBA,背后就是金正恩的支持。金正恩也曾想邀请乔丹访问朝鲜,但是金正日一直不同意。今年初,金正恩邀请罗德曼访朝,不知是否为一还当年未实现的愿望。除了篮球之外,金正恩还学会了轮滑和水上摩托。不去打篮球时,他和同学经常在公寓打电玩、看电影,而金正恩最爱成龙和“007”系列动作片。
可是,被选定为接班人后,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金正恩俨然换了一个人。朝鲜方面宣传资料称,金正恩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军事都很精通,不但熟练掌握英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这四门外语,并且还在努力学习中文、日文和俄文。而他的这种“天才性”在小时候就表现出来,3岁时他就能把祖父金日成所写的汉字诗“光明星赞歌”默写出来。朝鲜为树立金正恩的军内形象,正在大力进行这样的宣传:“金大将3岁学会了开枪,9岁时可以射中移动的目标。另外,他从3岁开始就学会了开车,在未满8岁那年,驾车在大型货车大量通行的弯曲而倾斜的土沙道路疾驰约120公里,平安到达目的地。”此外,朝鲜文件中还提到金正恩在16岁时,便写了一篇论述金日成在朝鲜战争中卓越领军能力的论文。
金正恩的哥哥金正哲与他一样酷爱篮球,2011年2月14日,金正哲被拍到赴新加坡看英国歌手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演出的视频。当日,他穿着黑色棉质T恤,以一身极其简洁的装束出现在新加坡室内体育场。他打着耳钉、戴着黑色墨镜,身上还穿着印有“埃里克·克莱普顿”字样的T恤衫,手中拿着将要抛给舞台上身穿紧身牛仔裤的年轻女孩儿们的玫瑰花,从这一点上看,他与西方青年没什么区别。
据说是在留学时迷上了克莱普顿。早在2006年,他就被日本媒体拍到去德国看克莱普顿的演唱会,为此,金正日大为恼火。据“维基解密”公开的美国国务院外交电文显示,金正哲还曾于2007年积极推进克莱普顿在平壤演出。
如果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意选择人生之路,现在的朴槿惠很可能是一名大学教授。当年也正是抱着这一想法,1974年,从西江大学电子工程学毕业的朴槿惠选择赴法留学。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她的人生之路完全改变。
1961年5月16日,铁腕将军朴正熙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李承晚政权,入主青瓦台,韩国从此进入了一段漫长的军政时代,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那时候还是个9岁的小女孩。
8月的某一天,正和朋友们在旅行途中的朴槿惠从大使馆那里收到必须紧急回国的通知。不明所以的她立即收拾行李去机场,突然看到了报摊上的报纸标题:《朴夫人被暗杀》(Madam Park Assassinated)。她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像锋利的尖刀深深地刺进我的心脏一样,阵阵剧痛袭来。”事后朴槿惠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
当时,在汉城国立剧场举行的“韩国光复”29周年庆祝大会上,日裔朝鲜人文世光开枪射击,朴正熙躲过杀身之祸,陆英修则中弹身亡,年仅49岁。身为长女的朴槿惠不得不匆匆返回韩国,此时距她到法国还不足半年。
母亲不幸身亡后,22岁的朴槿惠顾不得从悲痛中走出来,母亲的葬礼结束不过6天,她就以“第一夫人”身份去参加了“第一夫人杯排球大赛”。面对那些因怀念母亲而伤感流泪的观众,她坚强地克制住了涌到眼角的泪水。因为在那个场合,她不再是朴槿惠,而是第一次履行职务的“第一夫人”。
同龄的女孩子或许还怀着许多对于未来生活的浪漫梦想,而朴槿惠却别无选择——她必须放弃自己,而是成长为父亲甚至国家需要的那位女性。她在日记里写道:“现在我最大的任务就是让父亲觉得自己不孤单,让国民觉得父亲因为有我的陪伴而不孤单。为此,我决定放弃自己个人的潇洒生活,放弃自己所有的梦想。我是公众人物,必须要走出去,这是我的命运。既然无法选择,我唯有积极应对。”
因为经常陪同父亲朴正熙外出处理各种事务,朴槿惠也有了在父亲身边贴身学习的经验。“每当父亲进行国情视察或现场调研时,我都会跟随在他身边学习。与他的对话也大多是在车里进行的。父亲是非常优秀的老师,我也是认真好学的学生。他会讲一些历史、经济或安保方面的话题,耳濡目染间我也学会了一些,这些都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宝贵财富。”她后来这样回忆。
当然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一人能体会。“事情真是太多了,我甚至想把钟表的指针固定下来。”于是,她不得不减少睡眠时间用来工作。她几乎每天只睡5小时。只要是醒来,就东奔西跑。忙碌和压力之下,她的嘴角经常起泡,而且时常发低烧。不过最重要的是,这5年的经历,让朴槿惠理解了什么是政治权力,也学习了如何处理国家大事。另外,从22岁就开始随父亲接触各国政要及精英人士的经验,也使她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视野与胸襟。
5年后,又一个人生灾难骤然而至。1979年10月26日晚,朴正熙带领他的卫队长车智澈到情报部长金载圭官邸吃晚饭。席间朴正熙和车智澈斥责金载圭及其领导的情报部门工作不力,金载圭一怒之下,拔枪将朴正熙、车智澈射杀。10月27日凌晨1点30分左右,朴槿惠半夜被叫醒,总统的秘书室长金桂元告诉她父亲朴正熙遇害的消息,朴槿惠冲口而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问:“前方(指三八线)有没有异常?”——她的第一顾虑竟然是朝鲜是否会借此突然袭击。这一对话后来成为一则著名的逸事,它从另外一个侧面阐释了当时这位年仅27岁的女性非同寻常的性格。
“年幼时,朴槿惠就经历了很多非常事件,因此针对危机的处理方式似乎与普通人不同。”她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评价她。2006年5月20日,朴槿惠在首尔参加大国家党市长候选人竞选活动时,遭到不明身份男子用文具刀割伤脸部,伤口长达11厘米,从耳朵一直到下巴,医生为她缝了17针。遇刺后,朴槿惠神色镇定,只是用手捂住了伤口,仍想发表讲话。当她在手术过程中苏醒,看到关于选举情况的报告后,随即询问“大田的情况怎么样”。她对于局势的关注,帮助当时大国家党候选人在大田市长选举中逆转取胜。
神秘与被遗忘
金正日32岁那年,由金日成指定为他的继承人,然后用了整整20年时间完成了权力过渡;而身为“80后”的金正恩从被选为接班人到正式掌握权力,才只有短短两年多时间。在许多事情都处于高度机密化运作的朝鲜,接班人问题更是讳莫如深。
直到金正恩正式作为接班人亮相时,外界还没有搞定他的正式名称,从正云、正银、正恩,媒体也数次更改。为此,韩国情报部门饱受工作不力的指责。一些韩国专家指出,朝鲜为让金正恩顺利成为接班人,可能把他的中文名改了3次。
其实在朝鲜媒体早先的报道中,的确称金正日的三子为“金正云”;从金正云改为金正银,按照韩国《朝鲜日报》的说法,是在2009年1月8日其生日之际,面向党和军方高层干部公布接班人人选的时候。改名为“金正银”,这是为了制造象征意义。曾担任韩国青瓦台情报首席秘书官的韩中大学客座教授金正奉分析说:“朝鲜方面可能认为,比起灰暗的‘云’字,‘闪闪发光’的‘银’字更有利于其成为朝鲜未来的领导人。”到了2010年10月1日朝鲜中央通讯社通知日本的朝鲜通讯社,表示金正银的汉字正名是“金正恩”。
在苏联出生的金正日小时候名叫“尤拉”,返回朝鲜时一度用“金正一”的汉字名字,两个弟弟分别叫金平一、金英一。但1980年10月被正式指定为接班人后,他取了金日成名字中的“日”字,将汉字名字改为金正日,以使其具有“金日成接班人”的象征性。最终选择了“恩”字,大概也有此意。韩国一位研究者推测:“朝鲜授予金日成‘恩惠的太阳’称号,就此朝鲜把金正银的名字中,‘银’字改为‘恩’字,授予他‘太阳施恩’称号的意图。”
甚至金正恩的出生日期也是一个谜。一种说法是,他出生于1983年1月8日,但据称朝鲜从2009年开始对外宣称金正恩生于1982年。外界猜测此举意在符合所谓的一种理论——2012年是金日成诞生100周年,金正日出生70周年,金正恩也年满30岁。
当30岁的金正恩在全世界亮相时,各路媒体纷纷使出各种招数进行“地毯式搜索”,试图通过这些碎片化信息,来完成这位朝鲜新领导的人物拼图。金正恩在瑞士的同窗,反而比西方情报体系更了解他的过往。金正恩的同学回忆,金正恩是一个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和大家相处得也很好。他块头较大,行动较迟缓,当时脸非常圆,还长着青春痘,衣着非常朴素,喜欢穿黑色牛仔裤和黑T恤。
葡萄牙人乔奥·米基洛(Joao Micaelo)与金正恩第一天上课便成了同桌。目前在维也纳当厨师的米基洛告诉媒体:“对我而言,他就是个普通少年。他几乎不谈他的家庭生活,不过,他常常播放朝鲜音乐,尤其是朝鲜国歌。”
金正恩住在朝鲜大使馆内,上下学有司机接送,因此,朋友们都以为金正恩是外交官或者司机的儿子。金正恩的同学们还回忆,和金正恩一起入学的还有一位叫“郑光”的朝鲜学生,功夫非常了得,现在想起来,应该是金正恩的保镖。“有一次我看见他将一个学生口中的铅笔踢飞,一般人做不出这种专业动作,他肯定接受过专业武术训练。”
金正恩不太参加社交活动,有一次他告诉自己的同桌:“我爸爸是朝鲜领导人。”但米基洛以为他在吹牛。几天后,金正恩展示他与父亲的合照,米基洛还是没当回事。直到2009年一些记者找到他要求采访,他才知道金正恩的真正身份。金正恩的篮球球友伊默夫(Marco Imhof)回忆,某天到他的公寓做客,用人端来的意大利面有点冷,金正恩发了好大一顿脾气,把伊默夫吓了一跳,因为这与金正恩平日的个性大相径庭。
2000年,刚刚升入九年级的金正恩突然离开瑞士回国,此后再也没有回过瑞士。后来证明,2002至2007年,金正恩在朝鲜培养军队干部的最高学府——金日成军事综合大学学习军事学。
2001年,金正日的私人厨师藤本离开朝鲜前,去参加金正恩的一个聚会。当晚,金正恩喝了很多伏特加,他对藤本说:“你一定要回来!”然后从老照片里挑出一张他11岁时的黑白照。这张照片后来发表在藤本的回忆录里,在金正恩成为世界焦点之前,这是外界能看到的唯一一张金正恩的照片。
长期以来,朝鲜领导人的感情生活一直是“最高机密”。不过金正恩掌权后,似乎有意打破这种神秘。2012年7月,他携带一位年轻女子4次公开亮相,正在外界纷纷揣测这位年轻女性的身份时,7月25日,朝鲜官方媒体正式宣布: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已经结婚,夫人李雪主正是此前屡屡陪伴在侧的那名“神秘女子”。李雪主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员,母亲在水南地区一家医院工作。李雪主在人民安保部的银河管弦乐团工作,在一次除夕演出中,被金正日和金正恩父子一眼相中。
韩国《中央日报》称,金正恩正在摆脱父亲的执政风格,向人民传递他与之前的领导人有所不同的信息,试图塑造“改革者”形象。不过也有人认为,朝鲜此举是为消除外界对金正恩“不成熟”、“太年轻”的疑虑,显示他稳重成熟。“如果他出访或视察时形单影只,可能会有人看不起他,觉得他未长大。”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郑永锡表示,“有妻子在侧,则显示他已是一家之主,长大成人了。”
而1979到1997年,朴槿惠在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了18年。这不是她故意选择的“神秘”,而是她无法控制的“被遗忘”。
1979年11月21日,为父亲守灵9天后,朴槿惠捧着父亲的遗像,带着弟弟妹妹,还有他们养的一只叫“铃铛”的小狗,搬出他们生活了16年的青瓦台,回到首尔一个社区的老房子里。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前,朴槿惠一家就住在这里。
父亲的死对朴槿惠打击巨大,她的身上出现不明斑点,没有一个医生能确切诊断。比起肉体之痛,让她更受伤害的是他们一家经历的背叛。1980年,全斗焕成为韩国总统,韩国掀起批评朴正熙独裁统治的浪潮,很多朴正熙曾经的部下冲在了前面。曾经在他们身边忠心耿耿甚至曾宣称誓死效忠的人,也都抛弃他们而去。
有一次,朴槿惠在汉城一家酒店的电梯里见到了朴正熙时期的一位部长。她高兴地上前说了句“您好”,这位部长却连回话都没回,直到出电梯一眼都没看她就匆匆离开。背叛的刺激磨炼了朴槿惠的政治直觉,曾经与她共事过很久的一位官员评价说,朴槿惠对于背叛的认识,影响到了她的性格。“她看起来铸上了层层铠甲,她感觉没有任何一个人值得信任。”“她不开放,不与任何人沟通。她不热情,也不冷酷,只是冷冰冰的,一直都这样。朴槿惠与所有人保持距离,这是她的标志。”这也难怪朴槿惠后来被称为“冰公主”。
由于韩国政府对朴正熙的“清算”,朴槿惠不得不远离政坛,在一些非政治机构任职。虽年轻时也有喜欢的人,但由于家庭特殊,她放弃了婚姻;她的妹妹离异后再婚;唯一的弟弟由于吸毒多次被起诉,直到2004年才结婚生子。在1992年5月21日的日记中,朴槿惠写道:“如果我要再次过这样的生活,我宁愿选择死亡。”
父亲去世后,朴槿惠尝尽世态炎凉,但也正是这些人生经历让她变得更加强大坚韧。18年的隐居生活,朴槿惠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读书。据曾亲自到访过朴槿惠家的记者及朴槿惠周边的随从介绍,她家里藏书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书架上满满堆积的书都是她曾经读过的。朴槿惠后来也说,“在被人们渐渐遗忘的同时,我也意外收获了安静与平和的常人生活”。朴槿惠这段时间还出版了许多书。“谁都不会知道,那时的我是怎样煎熬过来的。”她后来这样写道。18年的隐居生活和她独特的悲惨经历,将她变成了更加善于思考的人。也树立了她特有的人生哲学。“朴不经常发火,即使发火也不会情绪太激动或者声音太高。我们几乎没有看到她在公众面前发火的样子。真正发火的时候,她的脸上会没有一丝笑容,非常严肃。”
绵延的硝烟
2013年2月25日,就在韩国不少民众热泪盈眶地欢庆他们首位女总统就职之际,半岛的另一端,金正恩下令进行炮兵火力打击训练以检查炮兵部队的实战能力,并亲自到现场指导。报道称:“随着震天动地的怒吼炮声,复仇的火舌划破天空、闪电般不断飞向敌阵,霎时间打得落花流水。金正恩望着敌阵化为火海,满意地说,打得不错,真可谓弹不虚发。”这场模拟真正战争的实弹炮兵演练,目标直指首尔。
朝鲜金氏家族与韩国朴氏家族两代人的恩恩怨怨也十分具戏剧色彩,从一个侧面映照了朝鲜半岛数十年的风云变迁。
“冷战”时期,由于两种体制、两种意识形态和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使得经历过为期3年惨烈战争的朝鲜半岛南北两方更显得剑拔弩张。由苏美两大集团各自支持的金日成和朴正熙,彼此都指责对方是“傀儡政权”和“独裁者”。这对南北宿敌之间的争斗不仅限于口头上,甚至还采取了更激烈的方式。
1967年,朝鲜第124军部队的第六基地,秘密组训了一支31人的特战攻击部队,目标是暗杀韩国领导人朴正熙。为此,朝鲜方面特地复制了一处与青瓦台完全相同的建筑,实兵模拟训练。31名敢死队员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过重重防御的非军事区,经过5天艰难的山中跋涉,于1968年1月21日深夜,进入了汉城市北岳山路,距青瓦台只有几百米。
结果,6个身穿韩国军服、脚上却是朝鲜军人常穿的黑色胶鞋的行人,引起了巡逻警察的注意,上前盘问时,六人抽出冲锋枪开火,并向正在街上行驶的公共汽车投掷手榴弹,致使公共汽车上多人死伤。大队韩国军警迅速赶来。经过一番激烈枪战,31名朝鲜特工中,除了一位欲引爆自尽前被生擒外,能够确认的尸体有27具,其余3人下落不明。
在随后韩军发动的数万人规模的大搜捕中,竟然还有2名朝军特工成功逃脱,其中1人更是在腹部中弹的情况下,用手将流出体外的肠子塞回腹腔,以手部压住伤口,逃过韩军的重重围捕杀回朝鲜。此人回到朝鲜后,成为朝鲜的大英雄,他就是后来任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负责宣传的副总局长朴载庆。
“1·21”青瓦台袭击事件当时轰动全球,韩国政府决定以牙还牙,他们也仿效朝鲜“124军部队”,遂由31名特工组成刺杀小分队。于同年4月,在仁川外海无人荒岛“实尾岛”建立秘密基地,接受魔鬼训练,打算渗透平壤,刺杀金日成。孰料,20世纪70年代初期,因南北关系有所缓和,训练期由3个月延长为3年。1971年8月,不堪长期魔鬼训练折磨的韩国特工举行暴动。他们抢劫一辆公共汽车,开往汉城,企图冲击青瓦台,遭韩国军队围追堵截。绝望之余,除4名特工先逃亡后被捕并处死外,其余特工在劫持车辆上引爆手榴弹自杀身亡。
双方刺杀对方首脑的计划,进一步加剧两国的严重对峙。
不过攻击归攻击,谩骂归谩骂,双方在一个问题上却有高度的共识,这就是朝鲜半岛是同一民族,分裂的国家必须统一。1972年5月2日,朴正熙派遣其心腹、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厚洛作为其私人特使,到平壤秘密会见了金日成。5月29日,作为回访,金日成派遣国家副主席朴成哲赴汉城秘密会见了朴正熙。双方在当年7月4日发表了《七·四南北联合声明》。这是朝鲜半岛分裂后,双方首次签署的联合声明,在处于隔绝状态的南北关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但由于长期严重对峙,意见严重分歧,双方缺乏信任,即使接触会谈,有所结果,也无法维持巩固与发展。
然而,刺杀朴正熙一直是金日成的不懈行动。朴正熙访问日本时险些遇刺,其夫人陆英修则在1974年8月15日集会上被朝鲜特工枪击头部身亡。1979年10月,朴正熙被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刺杀后,朝鲜欢天喜地,朝中社以《朴正熙匪徒被击毙》为题迅速报道。
朝鲜半岛南北两个国家的隔绝与对立一直到21世纪仍未解除。不过,金日成与朴正熙这一对昔日的政治冤家都已作古,他们的下一代也各自成为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两个家族的故事又有了续集。
2002年5月12日,脱离大国家党的朴槿惠曾以平民身份赴平壤,其闪电式访朝曾在政治圈中引起轩然大波。几年后,她在自传(《在绝望中成长,在希望中前进》)里详细介绍了这段经历。金正日对朴槿惠的来访特别重视,他特地派专机飞到北京接朴槿惠,给予极高待遇。当朴槿惠抵达平壤顺安机场时,到处是欢迎的人群,金正日还安排她住在专供国家元首下榻的百花园国宾馆。
在抵达平壤后的第二天晚上,时年60岁的金正日出乎意料地来到百花园宾馆。这是朴正熙的长女和金日成的长子之间的历史性会晤。两人在只安排了一名速记员的情况下面谈了一小时。据说,对话刚一开始,金正日就提到了1968年朝鲜特种部队刺杀朴正熙一事,他表示歉意称:“当时的极端主义者做错了事,我觉得很抱歉。制造这起事件的人都得到了相应的处罚。”
之后,他们两人又花了两小时共进晚餐。用朴槿惠的话说,“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是,也许是父辈之间的历史缘故,我们之间所谈的一切都非常坦率,开诚布公”;“金正日国防委员长是一个很坦率、很大方的人。说话技巧和态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朴槿惠回忆,当时提出了设立离散家属常设会面所、寻找朝鲜战争期间失踪者、邀请朝鲜足球队访韩等方面的建议,都得到了金正日的积极答复。金正日还表示寻找合适的机会去韩国,并且也会前去参拜朴正熙的墓地。朴槿惠回国前,金正日说:“有必要绕远(经由中国)回去吗?通过板门店回去吧。”于是,朴槿惠乘车穿越极为敏感的板门店韩朝军事分界线回到了韩国。这使得朴槿惠非常感激,自称体会到了金正日的“特别关照”。朴槿惠事后说,在访问期间,她多次“鼻子发酸,热泪盈眶”。
事实上,朝鲜从那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表现出很在意朴槿惠的态度。2004年底,当大国家党反对废除国家保安法的时候,朝鲜媒体非常激烈地批判了当时的院内代表金德龙,但是并没有提及朴槿惠。可是2010年的“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事件”后,朴槿惠公开表态,主张对朝鲜实行强硬路线,自此以后,朝鲜方面对朴槿惠又转为攻击态度。最有趣的是,在朴槿惠竞选总统期间,朝鲜方面威胁说要揭发她的“亲朝言行”。
如今,朴槿惠的牌桌对手换上了金正日的儿子。而她自上台以来,也毫不掩饰对朝鲜方面的强硬态度。绵延了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注定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金正恩与朴槿惠这对相差30岁的新牌手,在全球关注的“朝鲜牌局”中将如何对弈,他们各自的命运又会如何,也许这将由历史来回答。 朝鲜历史朝鲜中国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金正日金日成金正哲金正男牌手金正恩专机金正恩韩国政治国际社会朝鲜国情牌局朴槿惠朴正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