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烹饪辩护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贝)
( 迈克尔·波伦 )
迈克尔·波伦的新书融人类学、化学、社会学、历史、烹饪知识于一体,其核心观点很简单,就是鼓励人们自己下厨做菜。灵长类动物学家说,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在几百万年前开始烹饪自己的食物,就不会有人类文化。当开始烤肉而不是吃生食时,他们的胃变小,大脑变大,使他们有时间去思考和创造。但现在人们很少自己动手做饭,美国人做饭的时间减少到了每天27分钟,这些时间主要用于把工业制造的食品放在微波炉中,然后盯着定时器。
在跟多位老师学习了三年厨艺后,波伦不仅学会了烘焙面包、腌菜,还了解了劳作的本质、健康的意义、传统和仪式、自立和集体,及日常生活的节奏、自己动手带来的满足感。
全书按照古代人的元素说,分为四个部分——水、火、土、气,分别对应一种烹饪方法——炖、烤、腌、烘。波伦说,之所以选择这四种元素,是因为“虽然现代科学抛弃了经典的元素说,把它们还原到更加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从水到氢原子和氧原子,从火到迅速氧化的过程),但现代科学并没有改变我们对自然的生活体验。科学用含有118种元素的周期表代替了四种元素,然后把它们还原至更小的粒子,但是我们的感觉和梦想不为所动”。
第一部分写的是火,主要讲烧烤。这是一种不太常用的烹饪方式,波伦写道:“操作烧烤的都是自我戏剧化的男性。”他还自嘲了他自己吹嘘的判断肉有几分熟的能力。他延伸到了荷马史诗中烤祭品的活动,好像烟是把供品送到神那里去的唯一方式。
写水的部分分为七节,每一节写炖菜的一个步骤:把洋葱切成小块;炒洋葱和其他香菜;把肉用盐腌一下;把所有原料放进锅里;往原料上面倒上汤汁;浸入水中,炖很久;拿开锅盖,必要的话撇掉油,去掉一些水,上桌。用水做菜排在用火做菜之后,因为用水做菜有待于锅的发明,锅这种人工制品只有大约1万年的历史。之后做菜就移到了室内,进入了家庭领域。
( 《做菜:转变的自然史》 )
第三部分写气,把粮食变成面包的过程。“西方文明的故事几乎就是面包的故事,烤面包可以说是第一个重要的食物制作技术。”
前三种烹饪模式多少都依赖于火。第四种就不是这样了。像土一样,各种发酵技术依赖于把有机物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更有趣、是更营养状态的生物技术。这是最令人感到惊讶的炼金术: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创造的浓烈的味道和致醉物质。发酵技术按对象又分为三种:蔬菜的发酵(腌制)、奶(变成奶酪)、酒精(变成蜂蜜酒和啤酒)。
腊肉的味道令人无法抗拒是因为脂肪、盐还是烟?都不是。波伦说,腊肉好吃是因为它的鲜味,咸、甜、酸、苦之后的第五种味道。我们渴望鲜味,母乳也有的味道,因为它是蛋白质的标识。在烤肉、炖菜和发酵中,波伦最感兴趣的是发酵。“也许是因为发酵跟园艺很像。跟园艺师一样,酿酒师、面包师、腌菜师和奶酪制作师都要跟自然对话,都要跟活着的生物一起工作。这些生物有它们自己的兴趣,我们必须理解和尊重它们的兴趣,把我们的兴趣跟它们的兴趣结合起来。一位酿酒师说:‘我没有酿啤酒,是酵母酿的,我的工作只是把它们喂好。我做了之后,它们会做余下的事情。’”波伦发现,食品工业和巴氏灭菌并没能把家庭发酵制作赶尽杀绝,它们仍然活着,藏在平凡的景象之下,等待在恰当的时机重现。
波伦殷切地希望有更多的人自己动手做吃的,因为袋装食物会影响我们的饮食跟世界的联系。我们不再直接、物理地接触自然界生食变成熟食的制作过程。当食物以整齐的袋装形式抵达我们手中时,食物跟自然界、人的工作和想象力的联系变得不再可信。食物变成了又一种商品,变得很抽象。“自己动手酿酒后,马上就会发现,瓶中的啤酒最终不是来自工厂,而是来自大自然,来自在风中低垂的麦穗、来自爬到架子上的啤酒花藤、来自各种看不见的饱餐糖分的微生物。需要植物、动物和真菌的合作才能制作出啤酒。自己偶尔酿一次,抓着麦子,闻一下酵母的味道,变成了一种观看方式,一种周末的回忆仪式。” 辩护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