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图六方会谈:结果依旧悬而未决

作者:付晓英

(文 / 付晓英)

阿拉木图六方会谈:结果依旧悬而未决0( 4月5日,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 )

4月6日,伊朗六方会谈第二轮在阿拉木图结束。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六方”与伊朗的此次会谈持续两天,总共举行三次全体会议,同时还举行了多场双边会谈,但是,直至会谈结束,并未达成明确的协议。

“此次会谈的核心议题依然是伊朗福尔道和纳坦兹的铀浓缩问题以及对伊朗制裁的解除。”伦敦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中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问题》一书的作者阿迪布·蒙哈达(Arshin Adib-Moghaddam)告诉本刊,“伊朗和美国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分歧。从本质上讲,美国希望伊朗能够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接受自己核世界第二梯队国家的身份,但伊朗的谈判代表拒绝了这一条件,他们担心接受条件的话回到国内会颜面尽失。不过,话虽如此,各方也都在推动外交进程,伊朗已经表示愿意就20%纯度浓缩铀的问题进行谈判,但他们要求解除制裁,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伊朗的银行业和石油业。”

从2003年起,谈判“六方”就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一起设法让伊朗停止浓缩铀活动。谈判曾在2009年中断,当时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谴责伊朗没有通知该机构就开始建设第二个铀浓缩工厂。目前安理会针对伊朗共通过了四项制裁决议,还有一系列国家和组织通过单边决议,要求伊朗确保核计划完全透明,并证明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而欧盟各国对进口伊朗石油实施禁令也于去年7月1日开始生效。

美国纽约新学院大学国际事务专家汤姆·奥唐奈(Thomas W. O'Donnell)告诉本刊:“制裁已经对伊朗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金融业和能源业。伊朗的石油出口量明显下降,导致其石油产量也在下滑。2011年,伊朗每天生产420万桶石油,到2012年,每天只生产350万桶,产量下降了17%,而在2013年,石油产量仍在持续下跌。伊朗石油部门的投资和发展也几乎完全停止。伊朗对外出口商品所获得的外汇,尤其是石油,都由本国中央银行和其他银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伊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货膨胀也愈演愈烈,里亚尔贬值严重,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本国商业,尤其是进口业,更不幸的是,伊朗人还要忍受制裁带来的恶劣结果。”

而谈判结束后,率领代表团出席会谈的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贾利利发表声明说,伊朗对此轮会谈的结果表示满意,“此轮会谈讨论进展顺利,现在一切都取决于‘六方’,取决于他们是否持有诚恳态度,以及是否准备好采取相应措施”。而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则称,在阿拉木图会谈结束后明确了一点,“六方”在伊朗和伊核问题方面立场上相差太远。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也对媒体称,此次六方会谈中的第二次谈判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谈判在寻找各方立场的妥协点的过程中趋于停滞。“这次谈判未能促使各方妥协,我们都意识到这是因为各方之间缺乏互信。”

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主任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告诉本刊:“阿拉木图六方会谈没能取得突破,因为任何一方都不能满足另一方的最低要求:即限制伊朗核发展或解除制裁。即使谈判人员达成了某种形式的协议,但是考虑到美国和伊朗的政治现实,协议能否为这两个国家所接受都值得怀疑。”

实际上,今年2月底“六方”已经与伊朗举行了第一轮阿拉木图会谈,但没能取得任何结果。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指责伊朗在和平利用核能计划的掩盖下制造核武器,但伊朗否认,表示本国核计划的唯一目的在于满足国民用电需求。

对于此次六方会谈,奥唐分析:“从根本上说,六国都希望与伊朗谈判解决问题,但是会谈拖不了几个月,美国已经消耗了很多外交资本召集其他五个国家参与会谈并执行制裁。华盛顿方面最终也许会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如果制裁持续收紧,伊朗的国民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依旧六方会谈结果阿拉木图悬而未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