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不起的集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赵华夏)

随着新“国五条”的出台,楼市走向又成谜团,但有一点已经印证的是,新“国五条”像以前每一次楼市调控政策一样,间接影响到了我的老家——广西平南县某集镇的房地产走向。

清明节,我回老家上坟,遇到好几个西装革履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人,一打听,才知道是“炒房客”。最近各地城市根据新“国五条”公布地方版细则,向二手房征收差额20%重税。一些“炒房客”感觉无利可图,开始将目光转向离省会城市不远的我的老家集镇。母亲高兴地说,看来家里购买的两块住宅地又要升值不少了。去年夏天,父母听信邻居的话——“现在不买地就再也无地可买了”,于是,果断地花高价钱在集镇上购买了两块住宅地。这两块地在集镇南边,靠着山脚,以前是水稻田,后来随着集镇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居民把房子与街道一直建到了山脚下。集镇四面环山,这次回去我沿着山脚走了一圈儿,发现到处都是建筑工地。看来,邻居的话一点不虚,集镇不可能再往山腰扩充,现在已达到了饱和状态。

集镇地价是从5年前开始“高歌猛进”的,那时,镇政府附近的地块每100平方米从8万元一下子涨到了12万元,其他路段的地价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表叔家在偏僻的农村,他外出辛苦打了十几年工,积聚了一笔钱,正打算那年将家搬到集镇上,却不料地价涨了,如果加上建房的费用,钱就超支了。可他又不愿向亲戚借钱,只好将房子建在了村里,继续忍受每天行走崎岖小路的苦楚。但两年后,表叔后悔了。因为如果当初他借钱在镇上建房子的话,房子的价值差不多翻了一倍,而在村里,只会越来越贬值。镇上的有钱人开始疯狂“炒地”,仅仅半年,又将地价提升了很多。而更滑稽的是,镇政府将办公地点迁移到了集镇西边的山脚下,将原有的旧址高价卖了出去,不承想,“蝴蝶效应”来了,一下子又将集镇的地价拉高了一大截。

地价一涨再涨,很多农村家庭只好放弃迁往集镇的梦,口袋里的钱在面对住宅地时竟一钱不值,怎不让人着急。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中国梦”,而父老乡亲们的“中国梦”就是集镇的地价能降下来,好让他们安居乐业。 集镇不起

上一篇: “拼爹”游戏
下一篇: “无常”献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