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游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蒋平)

高考临近,各大名牌高校自主招生的信息不绝于耳。班主任怂恿、同事的相劝,加上网上铺天盖地的宣传,“降低20多分录取,选择专业优先”等等诱人字眼,联想到孩子们起伏不定的成绩单,没几个家长不动心的。

自从决定让儿子参加自主招生那天起,就感觉进入了这道“过五关,斩六将”的拼爹游戏。第一关是儿子所在中学,按游戏规则,如果获得了校方推荐,意味着顺利通过招生高校初选;另在中学的“优秀学生”、“优秀团干”以及各项竞赛奖项的造假方面,亦享有无可比拟的优先权。正所谓尖子生不需要自主招,自主招的非尖子,这校方的关系,必须得花钱打通。第二关,则是报考高校了。儿子念到高中,尤其是选择理科后,基本变成“两耳不闻窗外事,通宵熬夜为学分”的书呆子,满脑子除了数理化公式,其他一概不知所云。按通知要求,一查自主招生题型,发现不少都是时下发生的社会热点、难点,要想不打无准备之仗,必须得想办法打听到考题。

来高校之前,我们通过红包疏通,已成功找到一根内线。通过他穿针引线,进行一番讨价还价后,试题库是手到擒来了,但一看内容,我们顿时傻了眼:近千道题目,不少内容就连我这个闯荡江湖20多年的老手,都是闻所未闻;而且,面试题又是随机抽选的,万一抽到一问三不知的内容,就得前功尽弃。没办法,只有我这个当爹的亲自上阵,又是“百度”又是打电话请高参,临阵磨枪,直忙到下半夜,从大人到孩子,都给弄得头昏眼花,精疲力竭。第二天是面试,儿子直呼头疼,根本起不了床,估计是考前综合症犯了,更糟糕的是,试抽几个昨晚恶补知识点,发现基本又回到原样。见此情形,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下一步,也是最后一关:疏通考官,“曲线救国”。

然而,这一回,内线那边传来的消息:面试日,所有考官评委一律在考场吃盒饭,手机均处于关机状态,且不得和任何陌生人说话,更别说接触。太太没办法,好求歹说,将几个红包交给内线,让他想办法混进考场,见机行事,死马当活马医。安排妥当后,又是做儿子的思想工作,等我们一家子驱车来到考场,却发现里三层外三层,早已停满远道而来的大小车辆。从那些款式不一的高档小车上,足以看出“小皇帝”们的家庭背景。

目送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中,再一睹四周黑压压的人头,一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一个多小时后,儿子出来了。不出所料,没经过大场面考验的他虽然抽中了一套容易回答的题目,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准,连事先准备好的自我简介都忘了一半。正焦急呢,内线终于有了电话,说条子是递进去了,但红包却被退回来了。原因是我们活动得太晚,考官没把握,又在敏感期,不会收没把握的钱。随后他又表示,成绩不是当场公布,还是有希望,一定会尽力,让我们回家等消息。

随着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家庭加入,导致这一游戏行情水涨船高。以儿子报考的这所高校为例,去年报名人数不足千人,通过率将近一半;而今年这个数字则增加了三倍,录取人数则是原地踏步,除去内定的名额,留给社会公开选聘的指标已经寥寥无几。竞争的层面,已经远远越过孩子们的知识面和社交能力,摆到了家长的公关和经济实力上。儿子的面试结果还没出来,但我知道,即使是顺利通过了这次自主招考,在他未来成年的道路上,“拼爹”游戏才刚刚开始。 升学考试拼爹游戏

上一篇: 茶之道
下一篇: 住不起的集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