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楼下是一条路,路的另一侧是很粗的国槐树,贴着国槐是一排板楼,很高,总有二三十层吧。办公室的沙发就在那个阳台式的平台上,中午休息的时候,我躺在沙发上,稍稍一侧脑袋,就能看见那遮天蔽日的楼房贴在我脸上。夏天要好一些,绿树浓荫让我与钢筋水泥能产生一定的距离感。

路两边停满了车,无论上班还是下班,或者中午出来吃饭,两边的车总是满满当当的。路有三分,车占三分。有一回,一辆大客车不知道怎么钻了进来,阀门似的堵在那里,往前走可以让后面的人通行,往后退,前面的人方才能过得去。当然,这是例外,更多的时候车只占两分。比如上班的时候。

上班的时候你偶尔会听到几声奇怪的喊声。在这个单位之后,我想我听了大概10次之后,才知道那个男声喊的是要收棉花弹,是做被套的。我们的办公室在二楼,听得很清,但我怀疑对面高楼十层以上的人能否听到。关键是,真的有人会将被套翻新吗?总不会真的还有人家里有棉花吧?

=====================$$$=========$$$=========$$$=====================

最常听到的声音是收废品的,每两三天就能听到一回。我们单位的废品是有专人负责的,主要是过期杂志和旧报纸,半年左右,堆得跟柜子差不多高的时候,就会有人来拿着白色的有点像邮局用的大帆布袋子来,分门别类过秤。每次都是那个人来,他应该不会是在楼下“叫卖”的人。同事们都不喜欢这些声音,觉得是扰民。不过,他们也表示如果是郭德纲在楼下喊,他们会表示理解。他们都听过郭的传统相声《卖布头》。

上班时间下楼主要是取快递。三轮车都有一个封闭的车厢,一侧开门。快递员总是一边把邮包和笔塞给你,一边打电话。有的时候,人下来了,快递还没有到。有一回,我等到一个三轮车来,就走过去,还纳闷怎么这个快递员有点老呢,结果它把封闭车厢的侧门打开后,里面居然全是一箱箱的方便面。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卖方便面的,后来也见过,但在别处没有见过。

我在楼下见过最难忘的是一个骑自行车“戗”刀的老人。28型自行车的后架上绑着水桶。一个木架子已经固定在楼下的水泥台上,上面有条石。他先是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戗”刀刃,然后再在磨刀石上磨。我是下班后回家时碰到的,就一直站在那里看完他“戗”完两把刀。他说他住在北京广安门,骑自行车在东至长椿街北到官园的广大地区漫行。我问他到不到阜内,他说到过。我家的刀已经不快了,天天用一个两元钱买来的“轴式磨刀器”划拉。我很想让他把那把刀“戗”一下。但后来老婆来电话催我回家,忘了问他要电话了。后来跟同事说起,同事建议我买德国刀,说特别快。嗯,是个好建议。我只见过那老爷子一次,有的时候会恍惚觉得好像是30年前。但30年前我都没见过三层以上的高楼。

说真的,相对于办公室的故事,我更喜欢办公室楼下这条路的故事。

(文 / 泡泡唐) 楼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