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伦式男朋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我拿上一本《李普曼传》,一本《光荣与梦想》,再加上一本《门口的野蛮人》,像是要去攀登知识的高峰。我把它们放在椅子上,颤巍巍地站了上去。“灯泡是螺口的还是卡口的?”分手两个月后我第一次拨通了前男友的电话。
在成功换好灯泡之后,我忽然自鸣得意起来,觉得自己完全能干好那些属于男性的家务活,什么换灯泡啦,搬重物啦,甚至设置路由器。如果我不需要一个更高更壮的伴侣,那么,或许可以找一个伍迪·艾伦式的男朋友。
我曾经一度很喜欢伍迪·艾伦的电影,迷恋那种喋喋不休的知识分子式的刻薄絮叨。他好像除了会说俏皮话外几乎一无是处。我还记得在电影《安妮·霍尔》里,他在家里抓跑出去的龙虾都要大呼小叫,不如女友戴安·基顿淡定。他个头不高,双手插兜,好像总也站不直。爱看电影胜过运动,情绪经常崩溃,要对着录音机自言自语,每周都去看心理医生。按我一些男朋友的说法:“简直就是个小鸡仔。”
按一些人的理论,现代女性在择偶时会保留一些祖先遗留下来的心理机制,所以高大、富有的男性往往更受欢迎,要知道在过去,瘦弱男生是无法胜任狩猎这样的行动的。但是现在男人们已经不用出去打猎了,可“高帅富”依然是众人尊奉的硬指标,选择这样的伴侣意味着能获得安定、富足的生活。就算不打猎,偶尔打个架也不会吃亏。但是如果选择伍迪·艾伦这样的男朋友呢?这样一个既不高也不帅的男人——虽然在现实中他是个颇有权势的美国导演,但是在电影中也就是个编剧、电视节目策划——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文艺女中青年看来,这样的男人或许就是传说中的“Soul mate”(灵魂伴侣)。你们没日没夜地讨论文学、艺术和电影,每段谈话中都离不了萨义德、惠特曼、荣格和马勒,你们一起去博物馆,看艺术展,彼此在智识上倾慕,在分手的时候会为究竟谁买了这些关于死亡的书而大吵一架。对一些人来说,这才是爱情吧。无关蛮荒时代那些无聊的本能,只是因为头脑的吸引,以为自己遇到了难得一见的“了解”。
但尽管如此,伍迪·艾伦拍的电影故事中依然充满着出轨和年轻姑娘。虽然在电影《曼哈顿》中,他强调那位17岁的女孩只是角色在寻找到爱之前的替代品,文艺老男人还是一门心思地打算去找一个文艺女中年。但是这个女孩子简单坚定,充满热情,不像大人们一般左右摇摆,终于赢得了老男人的爱。可事实呢?伍迪·艾伦在65岁那年和自己19岁的韩裔养女宋宜结婚,这究竟是因为宋宜更坚定,还是伍迪·艾伦拥抱本能,被年轻的身体吸引就不得而知了。要知道,在进化史的开端,男人们也是只喜欢年轻姑娘的。 艾伦男朋友伍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