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诗文:泳坛新贵

作者:李翊

叶诗文:泳坛新贵0( 7月31日,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夺冠 )

横空出世

16岁女孩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混合泳最后150米上演的“惊天大逆转”,带给人们惊喜,也在瞬间将她推上了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

她先是超过了匈牙利名将霍苏,随后又迎头赶上了美国名将、世锦赛冠军拜赛尔,并超出她近一个身位,最终以4分28秒42的成绩夺冠,将澳大利亚名将、卫冕冠军赖斯的世界纪录4分29秒45分提高了1秒多。

“这个中国姑娘怎么可能游得这么快?”英国知名体育评论员克莱尔·保丁在直播叶诗文夺冠时,有意无意说了这么一句话,令英国舆论大哗。保丁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直播节目中还说:“这实在有太多问题需要解释了。”美国游泳教练同时也是世界游泳教练协会执行董事的约翰·莱昂纳德更是出言不逊,质疑叶诗文的成绩可能与使用违禁药物有关。莱昂纳德的依据主要是,叶诗文在最后100米自由泳的速度过于惊人,特别是最后50米的成绩竟然比男子400米混合泳冠军罗切特还要快0.17秒。尽管随后英国奥委会主席莫伊尼汉勋爵(Lord Colin Moynihan)出面发布声明称中国游泳选手叶诗文通过了药检,她是“清白”的,应当承认她的才能,停止对叶诗文的不合理质疑,但某些西方媒体仍然不顾事实继续在一些新闻发布会上向不善言辞的小姑娘身上泼脏水。

“回国后她跟我说,她当时很生气,恨不得把桌上的东西扔到那些‘不怀好意’的媒体的脸上去。”叶诗文的教练徐国义的妻子楼霞告诉本刊记者。楼霞是浙江省游泳队教练,在进国家队之前,叶诗文一直跟随她在省队训练,同是双鱼座的两人,情同母女。

叶诗文:泳坛新贵1( 教练徐国义 )

“她并不是突然就冒出来的无名之辈,从2010年4月拿到全国冠军后,她的成绩就一直在稳步增长。”楼霞说。对于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的表现,虽然有些吃惊,但是并没有出乎楼霞意料之外。“其实,如果你关注过2011年的上海游泳世锦赛,对叶诗文的‘惊天大逆转’并不会觉得陌生。”

在那次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前50米蝶泳叶诗文只排在第六名,转身之后的仰泳争夺中她上升到第五,尽管蛙泳也是她的强项,但在前三泳姿结束后也仅排在第五。最后一个转身,最后一个50米的争夺,由于叶诗文落后考特斯和库尔科斯太多,包括现场解说嘉宾对她能否拿到奖牌已经没有抱太大希望,认为她能达到锻炼价值就足够了。然而,叶诗文却在自由泳这个最强项上不断加快速度,前25米结束后她进入到争夺奖牌的行列,而到了最后10米她已经与考特斯并驾齐驱,最后5米已经略微领先对手,直至第一个到达终点。最后的50米终极对决,叶诗文游出了29秒42,是决赛八位选手中唯一在这个泳姿闯入30秒大关的人,也正是凭借自由泳的极致发挥,叶诗文连续超越四名对手实现超级大逆转。而2分08秒90的成绩,也让叶诗文成为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历史上首位在无“鲨鱼皮”助力下能够游进2分09秒大关的选手,之前能够突破此关口的五人库克尔斯、莱斯、霍斯祖、齐晖和考文垂均是在有高科技泳衣助推下游出的好成绩。

叶诗文:泳坛新贵2( 夺得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的叶诗文面带微笑 )

面对中国超新星的异军突起,亚军考特斯感慨说:“我现在充分了解了叶诗文的实力。”季军库尔科斯同样惊讶:“她在最后50米的表现简直难以置信。”其实,早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连夺200米、400米混合泳金牌的叶诗文就被CNN预言为“中国泳坛的下一位世界冠军”。只是,当时的人们更多地记住了她“要为父母改善生活打拼”的真情流露,却没想到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看到她在世界舞台摘金。

天才的轨迹

2002年,7岁的叶诗文开始练游泳,她的妈妈宁一清回忆:“那时文文上幼儿园大班,很顽皮的,摔跤了都不哭的,自己爬起来拍两下就好。因为长得比其他孩子高,手臂力量强,幼儿园老师就推荐她去练游泳。”

从此,叶青松每天都用电动车带着女儿去体校训练。叶诗文的训练态度从来没有让家长失望过,启蒙教练魏巍透露:“小姑娘从来都不吵不闹,你给她多少任务,她都会完成。”

被省队看中前,叶诗文和爸爸有过一次关于人生重要选择的对话。爸爸直白地说:“练不出就没退路。”但叶诗文的回答是:“我一定要去的。”

“她从7岁练,365天没停过,现在想想,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甜蜜。”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夺得蛙泳冠军的罗雪娟回陈经纶体校给小朋友“上课”,当时才8岁的小叶子也想挤进去一睹罗雪娟真容。“那时候罗罗姐所在的泳道旁边都围满了人,我挤也挤不进去,只能隔着道看,后来也是罗罗姐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不过连小叶子自己也没想到,当时那个“小跟屁虫”,现在也成了其他小朋友的偶像。

2007年8月,叶诗文被楼霞招入浙江省游泳队。“叶诗文最早游蛙泳,我以前也是游蛙泳的,最早听别人说体校有个姓叶的小姑娘不错,省里比赛的时候我去看了,和她启蒙教练了解情况后,就招了她。”楼霞说,叶诗文当时是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训练能力不强,但基本功不错,接受能力强,教练说的基本都能做到。“她喜欢在边道游,因为离我近,方便沟通交流,直到现在也是这个习惯。”

叶诗文有一个特点,用楼霞的话说:“初看不起眼,但找个水平差不多的男孩比一下,尤其是比赛,她特别有感觉,不怕,会拼。”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在国家队任教的徐国义带着队员回浙江省训练,看到了在边道“游得不紧不慢”的叶诗文。徐国义对楼霞说:“你这个不行啊!游得这么慢,是哪个关系让你招进来的?”楼霞回应丈夫:“你没看到她快的时候,拼起来特别快。”

“后来我仔细看她游了几次,发现她对水感有独特的地方。”徐国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叶诗文的逻辑思维能力不错,她对游泳的悟性也很高。我说过的话,她都会仔细去琢磨,下水后执行得很到位。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我纠正过后,她也很少再犯。”

“叶诗文有两面性,在大人和教练面前,她不太想事情,腼腆羞涩,但是跟同龄孩子一起就特别疯,这是双鱼座的特点。”楼霞说,叶诗文和她都是双鱼座,同一个属相,她常常从叶诗文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关键时候她狠得下心,豁得出去,属于典型的‘比赛型选手’。”楼霞说,“有一次训练之余打水球,队员们分两组比赛,输的要跳10米台。很多人站在上面都怕,她是最小的一个,也怕。当时她就说了一句话:‘跳就跳,大不了摔死!’说完就跳下去了。”

楼霞的训练理念是,因材施教,顺其自然。所以她为天赋异秉又自觉懂事的叶诗文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训练氛围。“她毕竟还小,能承受得了就练,累了差不多就行了,她的能力每年都在稳步增长。”

“2009年全运会,她预赛不错,本来可以游得更好,但是半决赛的时候太兴奋睡不着没休息好,结果到了晚上游不动了,没有进决赛。”楼霞说,那是出道没多久的叶诗文第一次‘马失前蹄’,不过2010年4月拿到全国冠军后,叶诗文的心态已经比较平稳,成绩每次大赛都有提高。

徐国义形容叶诗文:“年龄不大,内心很强大,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坚信我一定比你好。”叶诗文面对压力和荣誉时的那种宠辱不惊,让媒体和教练印象深刻。“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之前,虽然叶诗文已经在泳坛暂露头角,但是她毕竟才15岁,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孙杨和刘子歌身上,而且到上海后,她牙疼。所以当她以大逆转的方式夺冠时,大家还有些不适应,现场十分轰动。我采访她的时候,她说:‘很荣幸为中国队拿到金牌。教练定下策略就是让我在蝶泳尽量跟上,后半程去追才有胜算。一开始蝶泳拉开较多,还有点担心追不回来。最后20米时就想一定能追上、一定能,结果真的追上了。’赛后,她将自己生平得到的第一个大赛冠军吉祥物,送给了浙江队内的一位朋友。自始至终,她都很淡定,全然没有第一次拿世界冠军的激动和手足无措。”央视体育游泳专项记者王平回忆说。

楼霞说:“叶诗文表面和内心反差很大。小火山爆发的时候,能量很强大。”

引进来,走出去

叶诗文的横空出世,也让澳大利亚著名游泳教练伍德(Ken Wood)和他在澳大利亚昆省布里斯班开设的中心红崖市高绩效中心(Redcliffe City High Performance Center)火了一把。

82岁的伍德表示,为了成为泳坛第一大国,中国不惜花重金将大批队员和教练送到这里,现在他连到底来过多少中国队员都已经不记得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说,在来到这里接受培训的中国队员中,有20名入选了本届奥运会,其中15名参加单项赛,5名参加接力赛。“很显然,金钱对于中国来说不是问题,中国政府希望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游泳第一大国。他们正在实现这一目标。”

伍德跟中国游泳队签订的合同是:每赢得一枚奥运会金牌,他都会得到奖金25万澳元。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澳大利亚游泳队在这次伦敦奥运会上的成绩非常糟糕,没有获得任何一枚奥运个人游泳项目的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澳大利亚女子蝶泳名将席佩尔在决赛中输给了中国的刘子歌和焦刘洋。事后席佩尔与名教练伍德愤然分手,理由是:“那个女孩(指刘子歌)仅在这里训练了几个星期,教练就把训练计划卖给了他们,我已完全没有秘密可言。”有澳大利亚泳协官员透露,中国泳协肯付高工资给这些名帅,而他们没有这样的实力。

伍德介绍说,中国队每批会有12名游泳队员到达伍德的培训中心,团队的人员配比都十分精确。除了自己的医生、运动理疗师、厨师、按摩师之外,这12名队员还配有4名教练。他们在红崖市海边租下豪华的三房公寓后,将房间打通,重新摆放家具,在地板上铺上床垫,让每个人都有睡觉的地方。

他说:“他们有自己的厨具,做饭从来不用电,用的是煤气和大炒锅。他们所有吃的都是在中国城采购的,包括鱼和蔬菜,从来不吃我们的东西。”

中国游泳队员每天的训练从早晨5点开始,每次训练两个小时,每周包括10次泳池训练和两次健身房训练。伍德每次上课都会提供书面训练笔记。伍德说,每次训练完成之前,中国教练就已经将训练笔记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国内省级的教练,让他们用于培训其他国内的队员。

伍德说:“我的另外一项工作是训练教练。他们对生理学、能量系统、生物力学一无所知,他们认为极限能自然突破。”但他承认,中国教练的最大优点就是铁腕手段。尽管他们也许对掐表计时不是那么严格,或者会每隔10分钟到外面抽支烟,但对队员的要求却丝毫不含糊。

不过,楼霞记得,2009年第一次去伍德的游泳训练中心时,叶诗文才14岁,徐国义39岁,伍德有些看不起中国的这些年轻运动员和教练。“他觉得我们水平不高,直到训练中逐步接触发现中国游泳水平并不低,他才开始重视。后来参加了澳大利亚一次比赛,中国运动员拿了很多冠军,他才彻底改变态度。”楼霞说,伍德刚开始不太搭理徐国义,到后来态度大转变,“一口一个Boss”。

国家游泳队主教练幺正杰曾经透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澳大利亚特训后,叶诗文在出发转身等细节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体能方面也进步很大。

2010年,叶诗文还曾经去过丹尼斯的训练中心。60多岁的丹尼斯是泳坛长距离之王、曾经保持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十几年的澳大利亚名将哈克特的恩师,张琳和孙杨都曾跟随他训练。不过,这次“走出去”让徐国义和楼霞意识到,中国教练并非一无是处,不能对国外的训练手段和经验盲从,而应该有选择地借鉴。

“丹尼斯的长处是长距离自由泳,我们这个组非中长距离,最长的也就是叶诗文的400米混,两者需要的能量是不一样的。”楼霞说,丹尼斯制定的训练量和强度,叶诗文吃不消,感觉太累。“我们可以吸取丹尼斯有氧训练的经验和手段、方法,但最终要结合运动员的特点来训练,速度好的练速度,往长距离发展的练有氧。中国教练的长处在于了解自己的运动员,对运动员和比赛的掌控更得心应手。澳大利亚的训练对教练员的提高最大。对于运动员而言,最大的触动应该是意识到‘我为谁而练’。”

在徐国义看来,叶诗文是少见的天赋好的游泳选手。“肩要尖,这样在水里阻力小。”叶诗文肩宽,肩宽的选手上肢力量更大。而且对于自由泳和蝶泳这两个项目而言,更宽的肩膀能够使动作更到位,并且让她在水中垂直滑行的距离更长。游泳的时候人的身体必须完全舒展才能游得快,胳膊必须不断向前伸,更宽肩部能够更做出更加舒展和实效的动作;叶诗文肺活量很大,2011年世锦赛200米混合泳决战最后50米自由泳坚持四下一呼吸,这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大多数选手都是两下一呼吸,这使得她能快速自然地穿水前进;前中国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曾评价道:叶诗文动作不快,滑行很长,而且腰部的力量好。“腰腹力量对身体保持平直姿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短距离爆发时,能够保持更稳定的动力输出,虽然蝶泳是叶诗文的弱项,但在腰腹这一点上,她并没有先天劣势,只要能加强胸背部力量和协调性练习,蝶泳成绩仍可提高。”

此外,当你的脚足够大时,意味着巨大的脚掌为你在水中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大脚被众多教练认为是天生的游泳材料。“想象一下如果你穿上脚蹼,是不是比普通人要游得更快?”叶诗文的大脚在游泳队是出了名的。年仅16岁、身高1.68米的她,有一双42码的大脚。除了有一双大脚外,叶诗文还有着与生俱来的出色水感。对于游泳运动员而言,要想游得快,就要尽可能克服游进过程中的阻力,而减少身体与水面的接触面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叶诗文是那种能在水里浮起来的运动员,特别是她在最为擅长的自由泳中,甚至能给人水上漂的感觉。”

从徐国义的角度,运动员时期的徐国义最高只拿过全国游泳大赛第二名,但是他很聪明,当了十几年教练后,接触先进的东西多了,对于游泳的技术规律颇有自己的心得。在他看来,“从身体条件上说,亚洲选手和欧美选手有差距,但是可以学日本,当你有很好的技术,能在水中保持流线型前进,减少阻力,就能获得更多动能。”徐国义说,“我制定的训练计划适合叶诗文,这是我们合作卓有成效的前提。如果是10年前她遇到我,我可能改变不了她太多。但是现在,我认为我对她的训练把控处在一个最好的时机。”

王平还记得,去伦敦前最后一堂训练课,他和徐国义聊天时有些担心地说:“小叶比上海世锦赛时胖了。”徐国义很释然地说:“发育期,没办法。我不能为了成绩不让她吃,能发挥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夺金后再次聊天,王平才意识到,一切都在徐国义掌控之中。“徐教练跟我说,叶诗文和孙杨不一样,孙杨一直处于‘今年就排世界第一’的强势地位,叶诗文还小,他赛前定的训练量不大,让她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游个世界第二,始终处于‘追’的状态,而这正是叶诗文的长处。”

徐国义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外界都觉得叶诗文的200米混合泳金牌更稳些,400米混可能只有冲击奖牌。但我不这样认为,小姑娘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如果第一项400米混的结果不好,很可能后面的比赛都会受到影响,而且400米练好了,200米肯定能提高成绩。所以我的策略是:两个项目平均用力。”最终的结果,证明了徐国义的判断是正确的。

楼霞说,叶诗文从业余体校转入专业训练到现在才4年,可以改造的地方还很多,潜力巨大。年少成名,如何面对不期而至的各种诱惑,是徐国义和叶诗文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小姑娘还很单纯。除了喜欢五彩缤纷的指甲油,她没有其他臭美的地方。以前带她的时候,跟她同屋的队友年龄大,早熟,我怕她受影响。有一次看到她们在房间里偷偷抹指甲油,我就让她们全收起来,规定说平时不能涂,等放假时候可以涂。后来有一次放完假大家聚在一起,我就发现她怎么老把手压在腿下面,后来看到偶尔露出来的颜色,我才明白她涂了指甲油,怕我说呢。”楼霞说,现在抹了也就抹了。

不过,当有人撺掇叶诗文学孙杨去把自己的签名设计一下时,楼霞还是忍不住跟叶诗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虽然写得一笔一画看着不像孙杨的那么花哨,但这就是你。做本色的自己,保持你的纯真,这是最好的。”

(文 / 李翊) 徐国义伍德教练技术游泳教练诗文游泳培训游泳泳坛新贵叶诗文游泳运动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