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到底有什么好处?

作者:袁越

运动到底有什么好处?0

据说奥运会的一大功能就是提高老百姓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励更多的人开始锻炼身体。可奥运会4年才举行一届,如果一个人需要依靠奥运会来给自己鼓劲的话,那也太可悲了。

几乎所有人都说运动有益健康,可运动到底对身体有啥益处?你凭什么说它好呢?事实上,就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不久,《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就刊登了牛津大学教授卡尔·海尼根(Carl Heneghan)撰写的一篇综述文章,批驳了体育界流行多年的六大谎言。比如,没有证据表明运动员需要在感到口渴前就饮用大量的水;没有证据表明含有咖啡因的运动饮料能够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依靠尿液颜色来判断身体是否脱水是不可靠的……

海尼根教授指出,体育界的科学标准向来比医学界宽松,很多结论都没有足够坚实的科学证据支持,这就给运动产品制造商以可乘之机,如今市场上大部分号称能够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以及具有某种神奇保健效果的运动产品都是不可靠的。

既然这样,那么运动本身是否真的有好处呢?随便翻开一本养生保健类的书籍或者杂志,都会列出一大堆运动的益处,什么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抑郁症、中风和肥胖症等等都可以通过运动来降低发病率。这些结论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发起了一项旨在研究运动保健功能的大规模研究,通过对过去10年里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所有与此话题有关的科研论文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说,上述说法都是靠谱的。

统计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能达到美国政府健康指南所推荐的最低运动水平,即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或者跳舞),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比如骑自行车或者游泳),那么他的非正常死亡率就会降低40%左右。

运动的一个最显著的好处就是加强心血管功能。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运动医学系教授史蒂文·布莱尔(Steven Blair)曾经在2009年对5万多名志愿者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心血管系统功能弱是非正常死亡的最大原因,甚至占到总死亡率的16%左右,比肥胖症、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加起来的致死率还要高。

运动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杰森·吉尔(Jason Jill)教授今年2月份发表在《内分泌与新陈代谢》(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运动能够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子的体积,而这种分子的体积越大,就越容易被降解。VLDL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大关系。换句话说,运动能够起到冲洗血管的作用,其“救命指数”约等于服用降胆固醇特效药他汀(Statin)。

运动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功效也是有科学根据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肌肉的收缩能够激活一种名为AS160的信号蛋白,从而给肌肉和脂肪细胞发出信号,加速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而这个降糖效应在运动结束后几个小时内仍然有效。统计显示,运动的降血糖功效是常见降糖药二甲双胍(Metformin)的两倍。

同样,运动在抗癌、预防老年痴呆、增强记忆力等方面的功效也都逐渐得到证实。今年7月21日出版的《柳叶刀》(Lancet)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指出全世界每年因缺乏锻炼导致的死亡人数大约为530万,与吸烟的致死人数差不多。

也许有人会问,运动的保健功效是否都是减肥之后附加的好处呢?布莱尔教授认为不是这样。他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经常锻炼的人即使没有减肥,也比同样体重但不锻炼的人活得长,后者的非正常死亡率是前者的两倍。

既然运动对健康有那么多好处,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抽出一点时间做运动呢?密歇根大学的米歇尔·西格尔(Michelle Segar)博士指出,人们通常并不在乎那些潜在的好处,他们更希望听到“运动能让他们的生活立刻变好”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研究显示,那些相信运动能提高当前生活质量的人更容易坚持锻炼,而那些只是为了长寿或者降低疾病风险的人则往往很难坚持下去。”

无数案例证明,人类是一种缺乏远见的物种,科学家们必须学会顺应民意,改变宣传策略,才能让更多的人爱上运动。(文 / 袁越) 好处健康什么运动到底

上一篇: 超级火山威胁意大利
下一篇: 土鸡的境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