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

作者:钟和晏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0

( 被他的《岩石生长》多面反射的艺术家阿里克·李维 )

好像一个闪闪发光的星外来物,阿里克·李维(Arik Levy)的《岩石生长》(Rock Growth)雕塑被放置在轩尼诗X.O艺术空间的地上。这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形状,长短不一的镜面不锈钢钢条从一个中心部件延伸出来,就像从树干中生长出的树枝,只不过枝条是柔软的,而那些钢条是坚硬的立方体。从不同的视角看去,这件雕塑不断地变化着面貌,加上镜面不锈钢反射出的破碎图像,令人着迷不已。

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曾经说过:“我认为树是一种再生物质,它自身就是时间的观念。”作为《岩石生长》的作者,李维本人把它描述为“未知自然的无尽组成,从新的公式中产生的氪砾岩和矿物花朵的组合物,代表了独特的原子和外空间的形式”。

他想象岩石变成了一粒种子,如果把岩石种子种在地下,就会生长出一棵岩石树。它同时在地面和地下发芽、直立和发展,每个面都以自己的方向、尺度和速度三维地生长着,产生一个多面的树干。有趣的是把矿物变成植物,把岩石变成一棵树,当你把树根、球茎和树枝从树干上分离,孤立的树干揭示了它的矿物性质,重新变成一块“岩石”。

同时作为设计师和艺术家,李维的世界是由岩石、切割、树干、再生、渗透、自然演变、大地构造、不在场的自然、未来的史前史等这些符码编织在一起的,共同存在于缺乏控制又被过度监视的环境中。就像一个巨大的矩阵,当其中一个移动时,其他的都会受影响。

美国学者伦纳德·科伦(Leonard Koren)曾经评价说:“阿里克不是‘文字’的人,他存在于一个纯净的元诗意地层中。”事实上,这位存在于“元诗意地层”中的人是个身材颀长、有着健康的小麦肤色的男人,展览那天穿了一身黑西装和黑色的衬衣,不时地露出温暖的笑容,相比之下,他的眼神却显得锐利而又警惕。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1( 《岩石书桌》(2008年) )

李维1963年出生于特拉维夫,当时既是巴以冲突升级的年代,也是一群自信的以色列诗人、作家、音乐家等挑战现状的新浪潮时期。年轻艺术家——像现代派诗人纳坦·扎克和作家阿莫斯·奥兹等——认为老一辈过于集体主义和民族主义,预示着以色列新的个人主义和内省精神的开端。

他从小患有阅读障碍症,在20岁出头的年纪沉迷于冲浪,开过一家出售订制冲浪板和潜水衣的小店。1991年他完成瑞士欧洲艺术中心工业设计课程之后,赢得了日本精工爱普生公司的国际设计比赛,逐渐以有思想的设计师形象进入公众视野。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2( 2009年为施华洛世奇水晶宫创作的《桌上风景》 )

为Zanotta、Ligne Roset等设计家具让他获得最初的名声,多样化的产品系列也包括土耳其Gaia&Gino公司的桌上用品、巴卡拉的玻璃制品、三宅一生的香水瓶、Vitra的办公系统Workit或者定制菲亚特500等等。很快,他从产品设计延伸到雕塑、摄影和电影制作等领域,他那些介于艺术和设计之间的作品以直观的方法和独特的视觉语言,把工业设计变成创造性的文化行为,而不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

近几年,设计师利用生物技术和仿生学寻找创新的方法,研究自然的形式、系统、结构和组织原则,把这些原理运用到设计中,仿效它们来解决一些人类的可持续问题,新的建模软件和数字化工具又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对李维来说,自然同时是他的工作方法和思想的出发点,为MGX Materialise设计的“黑蜂”水果碗借用了蜂巢六角形的结构,具有蜂窝半透明、触觉柔软的特质,给人感觉似乎很脆弱,实际上是用环氧树脂快速成型的牢固结构。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3

为意大利Bitossi设计的“部落”系列陶瓷花瓶采用了更加传统的方法,自然的形状像是树的枝条,也可能在暗示排水管。这正是他的观点,借用视觉的和触觉的线索与暗示引发人们对其他事物的记忆,无论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事物。他巧妙地平衡于工业设计与装置艺术之间,把自然形式转换成家具,变成标志性的“岩石”桌或者超大的圆木桌。

2010年在理查德·赖特的芝加哥画廊,他举办过名为“不在场的自然”个展。其中一件《碎片云》灯光雕塑,一红一白两个装置都是由一簇薄薄的荧光灯管组成,悬挂在树干形状镜面不锈钢桌子的上方,被反射与驱散着。这件装置汇集了三个要素:红色碎片代表的火,蓝白色碎片代表的冰,在一个永远不会燃烧或冻结的树干两侧投下冰与火的极端并置。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4

作为生活在巴黎的以色列人,“不在场”是让李维深深着迷的概念,移除、减少、置换这些词像咒语一般在他的谈话中反复出现,这里有物质的也有情感的内容。移居巴黎后的疏离感,事故之后的幻影综合症,内在的缺乏感促使他用替代的感官来表达自我。“空而不是满,轻而不是重,属于人的心灵而不是自然。当人们看着‘岩石’,意识到它并不是一块石头。”

他的生活经历中曾经发生过一次工作事故,使用一把圆锯的时候,眼看着自己的一根食指飞了出去,落在几米外的地上。他用另一只手把它捡起来,那根手指上还带着体温,后来医生用了9个小时的手术把它装回去,但他的头脑还是很难接受这一事实。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5( 《岩石生长》的每个面都以自己的方向和尺度三维地生长着(2011年) )

“有一个时刻我是处在刀锋边缘,每天早上我醒来时,我的身上有我能控制的肌肉和我不能控制的肌肉。10多年来,我每天都感受到这一点。我认识一位心理治疗师,他曾经看着我的手说——你知道吗?可能你是通过创作在做自己的心理治疗。”

用切割打破规范和对称的“岩石”如今已经成为李维标志性的系列,虽然他最初的目标只是“简单地减去材料”。2002年在巴黎工作室,他开始切割固体泡沫块,来更好地理解隐藏其中的刻面。李维的“岩石”反转了设计过程,就像石化的树干,“岩石”使人们激发对自然的联想,但其实只是模糊地挪用了石头的形象。在室内环境下,岩石把自然带入空间,创造了一种与地球的联系,像是从数百万年熔岩爆炸和板块运动中产生的矿物。当它被置于室外的时候,显然它与自然一点也不相似,而是他所说的“从外星球降落的流星”。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6( 为轩尼诗X.O的6升限量版Mathusalem设计的皮质典藏箱 )

《岩石融合》和《岩石分裂》这两件作品延续了最初的不锈钢及木质的“岩石”,帮助强化这一概念。他对《岩石融合》的解释是:“两块岩石的共谋,或者一块岩石中诞生出另一块石头,这种融合是生动的。”

“岩石”系列的诞生很可能与他在日本的生活经历有关,室町时代的枯山水庭园技法从有限的材料中,创造一个艺术化的理想自然。就像枯山水用石块作为自然风景的象征,进入精神和自我反思的世界,“岩石”也承担隐喻的作用并具有某种情感和精神的维度。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7

李维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委托艺术,像芝加哥赖特拍卖公司定制的《不在场的自然》、汇丰私人银行定制的《岩石分裂》和《岩石书架》等等。轩尼诗(Hennessy)和李维之间的合作已经持续了5年,这一次他为轩尼诗X.O的6升限量版Mathusalem设计了一款几何形、多切面的深棕色典藏箱,上乘的牛皮经过糅合之后细腻地贴合在金属骨架上,上面布满凸起的不规则蜂窝状六角形图案。

近几年来,艺术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成不同的形式——基金会、收藏、资助、慈善、合作伙伴和特殊定购。施华洛世奇“水晶宫”最初是公司的公关项目,后来本身变得有利可图,那些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为施华洛世奇设计的定制产品进入艺术品拍卖公司,或者被私人收藏家收购。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8( 图像桌 )

比利时皮拉特科·德威(Puilaetco Dewaay)私人银行艺术收藏品馆长克里斯蒂娜·莫斯特分析过:“这种艺术和企业的关联从历史来看不是什么新现象,但它在突变的21世纪占据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艺术市场的全球化,艺术影响力中心的迁移,新经济的开放以及由此产生的融合,企业、艺术家和收藏家都从新的对话中获益,艺术为商业公司服务,公司为艺术服务,收藏家从中获得更大的乐趣。”

2009年4月米兰家居展上,李维受施华洛世奇水晶宫的邀请举办个展“渗透Osmosis”。自然世界也是“渗透”背后的动力。他展示了一个虚拟的水晶世界,作品的材料有木材、树脂、不锈钢、铝线和LED等,唯独没有什么水晶。虚与实、透明与固体、粗糙与纯净、存在与缺席的对比,水晶宫的空间因此被转换成《星球大战》一般的“外空间”。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9( 《双味比萨》格架 )

1895年,丹尼尔·施华洛世奇发明了自动水晶切割机,将人造水晶玻璃切割成钻石刻面的水钻,一般的水钻有8个切面。李维使用了这一水钻最容易辨认的形式,典型的八角形钻石切割方式引发对水晶或者矿物的联想,也就是说,把水晶的DNA符码嵌入每个观展人的潜在意识中。他想揭示即使在同一空间中,不同的观众看到、感觉到、听到的是不同的东西,由此理解人与那些物品之间的关系。

直径5米、高3米的《超结构》是用镀铜和镍金属线制作的水晶线框版本,像一个三维数字模型,《桌上风景》用卡莱拉大理石切割出水钻的形式,不规则的《岩石构成》被想象成撞击地球的陨星,因而具有神奇的磁力。镜面不锈钢的岩石就像柔软的冰块,在坚固与流动之间吸收和反射着光线与周围环境,每个面朝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周围环境的不同部分,形成破碎、多面的画面。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10( 《三角帆船》花瓶 )

为了减少密度感,清空组成的元素,金属线框的“超结构”把水晶的形式剥离到最基本的轮廓,镜面不锈钢的“岩石”因为表面的反射效果似乎消失在空间中,这些物品因此具有难以定义的物质性。李维一直感兴趣这样的物体,一方面有体积具大的物质存在,另一方面又具有非物质的特征,让观众用自己的想象完成其中的故事。他始终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更重要”,相信“生活是一个标志和符号系统,没有什么是它表面看上去那样的”。

我雕刻的是隐喻的岩石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11( 《可丽耐岩石》(2011年) )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如何开始创作你的“岩石”系列的?如今它几乎成了你的视觉象征。

李维:最早开始于大概10年前,当我开始“岩石”系列时,我还不知道它会演变成什么形状。我雕刻的“岩石”是隐喻的岩石,它只是与天然岩石相像,实际上和生物生长没有关系,它绝对是人造的,与隐喻、幻想、思想和观念有密切的关系。我喜欢颠覆,颠覆不是颠倒逆转,它要更复杂一些。

阿里克·李维的岩石演化12( 《切面汽车》 )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基本方法或者原则是什么呢?

李维:我用减法的方式来创作“岩石”,拿走一些部件。我从内部找到它的形式,这有点像是我的类型学。“岩石”通过周围的环境展现自己,重要的是不在那里的东西,和它对比或者对立的东西。

三联生活周刊:也就是你不断强调的“不在场”、“缺席”的概念?

李维:我不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不住在自己的国家,我意识到缺席的概念普遍存在于我的工作中。“岩石”系列重要的是它们缺席的那一部分,而不是在我们面前的“在场”。当你注视那些树干的时候,很容易想起其他被砍掉的部分。镜面抛光反射周围环境,它的形状和轮廓、它的似在非在的存在,变成某种妖怪一样的东西。我们看着岩石,它在看着我们,它展示给我们角度和风景,那些我们用自己的眼睛无法直接看到的东西,它组成和分解着我们的环境。

三联生活周刊:减法的方式是通过切割来完成?

李维:有趣的是切割/砍伐这一动作代表分离、疼痛、距离和死亡,但也代表保护。砍伐一棵树来建造一座房子,得到温暖,保护我自己,建一个我自己的壳。不过,在城市景观中拥有一把斧头就会很奇怪和暴力。为了拍摄用斧头砍伐一棵树的一段影片,我买了把斧头,带着它走在巴黎的街头,人们用奇怪的眼神注视我,好像我看起来是罪犯或者恐怖电影里的杀人犯。

三联生活周刊:“岩石”系列最近几年似乎在不断增长和演变?

李维:我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来探索“岩石”,这是一个进行中的项目。尺度、比例、材料、构造、融合与并置,所有这些变异成新的想法与情感,这种演变——树枝、形式、公式、生物、化学的再生,允许我把这些想法植入生活中的每个机制,可能是情感的、机械的、生物逻辑的或者心智的。这次展出的《岩石生长》代表我的作品《不在场的自然》的演化,我的一项对遗传亲密性、仿生学和自然模式的调查,以及对社会符码及我们周围环境的理性认识。从生物学的观点来说,像植物的种子一样种植一颗“岩石”是不可能的。观察它的发芽和生长过程,以及它的遗传亲密性参与到自然的演变过程,产生形式与规模的新景观。当它们与我自己的思考过程互相作用的时候,让我有了创造自己的可能性与投射的冲动。

三联生活周刊:像《岩石生长》这样的作品的制作过程困难吗?

李维:制作这些树干需要非常精确,每条线、每个比例都有它的理由。每个面都有不同的角度,每个部分用机器加工,不锈钢被切割和焊接,我们想办法让焊接的接口完全消失。连接不同的面,就像立体拼图游戏,它几乎像分子一样,是没有连接的连接。

三联生活周刊:为轩尼诗Mathusalem设计的典藏箱,其中又包含着怎样的寓意?

李维:这里面有矿物的隐喻,“岩石”系列一直都是用人造的材质表现岩石的生长,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岩石不断地生长着。轩尼诗X.O的葡萄种植于干邑地区,葡萄的根也是深植于大地的岩矿层中,从土地里面吸取矿物质的微量元素。

三联生活周刊:我读到你从小患有阅读障碍症,这对从事设计来说是利还是弊?

李维:对阅读障碍症的一种描述是在眼睛、大脑和手之间缺乏协调性,彼此的通道没有打开。小时候在学校里,所有的课程我都有很大的困难。现在我也很少阅读,我在卧室里放几本书,每次读上几页,但我没法把书中所有的部分连接在一起。我必须发明自己的系统,电脑也改变了我的生活,因为我不会书写,只记得如何在电脑上键入字母。在创意和艺术领域,可能25%到30%的人都有阅读障碍症。这也许是很大的益处,因为大脑会用其他的技能来补偿你。当我在头脑中看到一个形式,我所看到的是3D的,它漂浮在那里,我很容易把头脑中看到的东西画下来。另外,我对视觉图像的记忆也很好。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很少阅读,通常你的创作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李维:我的灵感来源是观察和体验自然,大自然的形式、结构和组织原则,这是一个最好的出发点,来重新思考概念框架和设计过程。人绝对是自然的一部分,反之亦然。在我的艺术与设计作品中,有很多与自然有关。我感觉到的和看到的是完整的图像:山体分裂成层,就像冰山嘎吱作响地从北极脱离开来,开始漂流,具有混乱中的完美。解构与建构,建造与摧毁,在平衡、稳定、灾难和力量之间不断平衡。这一切都存在于我自己的关系中,通过我对人造自然的感知,还有潜在的其他文明的投影,让我从另外的文明或者星球来考虑自然,也许是我们从不了解也永远不会与之相遇的自然。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看来,艺术雕塑和工业产品是两个不同的类别吗?你会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来创作吗?

李维:我不认为它们是分离的,也许只是一种特征比另一种特征强烈。我的工作方法也是相同的,只是需要考虑的参数不同而已。产品必须满足特定的要求,考虑造价等各种因素,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地调整。雕塑仅仅关于它所要表达的,与人分享我内在的表达。即使设计一件工业产品,我用设计参数来设计它,然后也会加入艺术的参数,给予它艺术的价值,让人情不自禁地爱上它。我的作品归根结底是关于“技术诗意”的,利用技术来制造诗意,它们在情感层面起作用。 阿里演化岩石李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