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一把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河南唐河 温凉河)
自从2005年以来,我所居住的这座县城房地产开发可谓如火如荼,6年间陆陆续续冒出30多个所谓的“小区”,已经建成大约2万套房子,另外还有零星不成规模的各种单元楼也有上万套房子,足可把周边郊区十几个村划进城区,而事实上,整个县城的常住人口也不到18万人。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即使较早开发的小区,虽然开发商把房子卖完了,但有很多房子至今还是毛坯房。前不久我曾在国道边留意观察过路边一个小区“门面房”上边的房子,两栋楼40套单元房,已经建成5年了,可以确定的毛坯房就有14套;至于入住率多高,恐怕更不乐观。就我所居住的小区,两年来入住率还没超过30%,装修率大约60%。
要说人们买不起房子,可在这个冬天到来之前,开发商那里基本没有现房了。当然,靠工资过日子的人的确买不起房子,县城房价从2005年的均价700元/平方米升到2009年的1400元/平方米,又暴涨到2011年的3400元/平方米,而本地居民人均年收入不会超过2万元——像我这样有20多年工龄的事业单位职员,2011年收入2.5万元,这在本地算是中等偏上的收入了。我幸运地在2009年夏天买了房子,按揭贷款15年,要是迟半年,按揭25年我也买不起了。
那么房子都卖给谁了?有人在开盘前预订好几套,然后坐地起价陆续出手,据传这些“二手贩子”每套房赚得比开发商还多。但是,最近这些“二手贩子”似乎有所收敛。然而,县城里的房地产商还在死撑着不肯降价,一座又一座新楼盘的规划图耀眼地挂在大街上,经常有五彩缤纷的房地产广告四处翻飞。有请知名歌星助阵的,有请央视主持人站台的,县四大班子头头还亲自去给一家新楼盘奠基呢——这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小县城的房地产在这个冬天依然很红火。可是,没有真正的市场需求,县领导点起的这“冬天里的一把火”不过是一把虚火而已。大城市房地产理性回归的时候,小县城房地产却有泡沫化的趋势,鄂尔多斯的“鬼城”恐怕不是个别现象。在房地产调控这个问题上,基层政府能否和中央保持一致,很值得关注。 一把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