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过清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年幼时,我一直认为清明是一个沉重而难受的节日,直到长大之后才知,清明是谷雨前、春分后的一个节气。清明一到,天气晴朗,草木返青,春暖花开,一片生机。也是从那时起,我真正悟到了“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的真谛,从而使我改变了祭祖的一些做法。

小时候,父亲提着贡品逼着我上山祭祖。父亲一只手提着竹篮,竹篮里放着贡碗,有方块肉、鲤鱼、豆腐块、糯米圆子,有3碗饭、3盅白酒、3杯茶,另一只手提着香纸爆竹。我抱着红红绿绿的纸花紧紧跟随父亲身后。父亲不顾山高路陡,先是爬到山顶祭祀太太公、太太婆,随后返回山脚祭祀太公、太婆,接着又辗转到半山腰祭祀二太公、二太婆,最后再登到山顶祭祀爷爷、奶奶。每一次祭祀,我和父亲都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每到一处,父亲亲自到坟头插纸花,在坟前烧冥纸、燃香、放鞭炮、摆放贡品。一切就绪后,父亲递给我一把香,让我作揖、下跪,头磕得咚咚响。这时,父亲祈求已故的太太公、太太婆护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生活顺心……

从那时起,我害怕祭祖,但没有办法躲过。中专毕业后,我分配到一所偏远的矿山工作,父亲总是写信劝我回家祭祖,我先是借口忙,后来直接跟父亲摊牌:祭祖不能是老一套,否则我不回来。父亲坚决不同意,我也坚决不回去。一晃到了21世纪。这年清明节,我带着女朋友回到了老家。父亲很高兴,要带着我们去祭祖。我对父亲说,如果还是跟原来一样折腾,我就不去了。父亲说:“我老不中用,我的话你也听不进去了。将来我还指望着你挑起这副担子呢……”我对父亲说:“爸,要相信科学,祭祖其实是对已故亲人的一种缅怀,是怀念和回忆,也是我们借助这风和日丽的天气踏春的机会,而并非是你想象的那样。”父亲拗不过我,只好勉强接受。那次祭祖,我和父亲一切从简,不再提重重的贡碗,不再爬上爬下来回折腾。

后来我问过父亲对我祭祖的做法是不是还有成见。父亲说,现在是年轻人的世界,只要你们过得好就行。我欣慰地对父亲说:“爸,今后我们就一直响应国家提倡的低碳环保、文明祭祀,不烧香纸,不放烟花爆竹,只带鲜花和相机。”“带相机干什么?”父亲诧异地问。我说:“当我们把美丽的鲜花献给先祖时,难道就不能用相机把身边最美的风景留住吗?”父亲高兴地点了点头。(文 / 曹正方) 清明节父亲清明低碳

上一篇: 好东西(626)
下一篇: 眼前怎么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