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一分钱”的焦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近日,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重庆万州将投资10亿元打造“人工大瀑布群”的消息被网友质疑: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此巨额投资是不是搞政绩工程,是不是纳税人的血和汗?有关部门回应,瀑布改造工程政府不投资。
我一直关注城市改造与发展的相关课题,可以说“政府不投资”、“政府没有出一分钱”之类的声音不绝于耳,也令我忧虑。比如安徽淮南计划投资3亿元建造一座外形如乒乓球拍的体育宾馆,湖南新晃50亿元投资建“夜郎古国”,山东邹平投入7亿元搞建设,有关部门的回应都是:没花政府一分钱。尤其是浙江龙泉耗资近8亿元的旧城改造工程,不仅政府没花一分钱,仅仅通过“市场之手”,就完成71个旧城改造项目,创税8000多万元,盈利1820万元……
在我看来,投资“大手笔”,政府却没有花一分钱,这才是让人焦虑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大工程,政府不出一分钱就能建成?其实,政府不出一分钱,并不意味着政府就不出人力、物力,甚至不出地、不出政策。每一个“大手笔”的政绩工程,大都是政府牵头,先是征好地,后是政策护航。再比如龙泉耗资近8亿元的旧城改造工程,政府不但没花一分钱,还盈利1820万元,这个“市场之手”很容易让人质疑是否通过低价拆迁老百姓的房屋,然后进行房地产开发?搞建设是需要投资的,而且投资是巨额的,不出一分钱还能盈利,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做法,往往是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
不能不说当今接踵而至的拆迁事件,与当地政府既想建设“大手笔”的政绩工程,又想“不出一分钱”的思路息息相关。政府不出一分钱,开发商能倒赔几亿乃至几十亿元巨款?至今我还没有发现这样的开发商。恰恰相反,开发商们都在拆迁中获利,不少开发商由此书写着一个个暴富的故事。暴力拆迁的背后,往往就是当地政府不想出一分钱,牺牲的是老百姓更多的利益,从而造成上访、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由此激发的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必定会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
(文 / 洪巧俊) 焦虑政府工程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