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忧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有调查表明:西部农村儿童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城市儿童慢,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相比,身高相差4厘米,体重相差0.6公斤;生长迟缓率是城市的6倍;低体重率较高,达12%~36%。
笔者就生活在西部,时常跟随本地志愿者协会深入山区,所见所闻与大家看到的电视新闻中的记录非常相似,往往令我悲从中来。新闻中说山区学生一日三餐变成了两餐,中饭土豆加酸菜,下午水煮白菜,每星期改善一次伙食能吃一小块肉。有个女孩的床头放着一小截甘蔗,自己不舍得吃留着给姐姐。还有个7岁女孩,每星期要从家里背6公斤柴火走3个小时山路去学校自己做饭,而她自己的体重才30多斤。她租住在农民的土房子里,阴暗潮湿,在露天院子里做饭,白米饭就青菜,那菜中没有一点油星。看到这里,笔者不禁潸然泪下。
据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传递的消息,2010年秋季开始,国家提高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也就是“两免一补”当中的“一补”的标准,小学生提高到每生每天3块钱,初中生提高到了每生每天4块钱。同时也没回避:“目前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比较滞后,对农村学生的营养工作重视程度也不够。另外,现有的‘一补’政策落实还不理想,有些寄宿制学校没有食堂或者设施简陋。”发言人还希望“媒体的朋友们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重视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这项工作的合力”。
据报道,目前“一补”资金只覆盖了1100多万寄宿生,占中西部农村寄宿生40%多一点,60%多的寄宿生及更多的走读贫困生的营养得不到保障。值得欣慰的是,新闻报道后,社会各界紧急行动起来,对西部营养不良儿童特别是新闻中提到的地区进行了捐助。这让西部儿童感到了温暖,也让西部人民感激不尽。但我们必须明了,现在不是谈“丰功伟绩”的时候,应该多拿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实际措施?还有我们是不是应该用制度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捐助?当然社会捐助值得鼓励,但政府干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我们相信,党和政府会解决好这个问题,来年此时再看相关报道时,能够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文 / 杜攀) 忧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