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96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给孙子辅导作业

前不久回老家,到隔壁邻居刘婶家串门,只见刘婶坐在屋檐下,戴着老花镜,正拿着小学语文课本聚精会神地看。刘婶已经年逾六旬,虽说小时候也读过两年书,认得几个字,但因生活在农村,每天都是围绕着农活和灶台打转,并没听说过刘婶还有爱学习的习惯,今天怎么一反常态,不看菜谱,反而看起了小学课本呢?

原来,刘婶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小孙子留在了老家,由刘婶照顾。刘婶说孙子上小学前,因为害怕孩子磕着碰着,眼睛是一刻也不敢离开孩子身影,当时就合计着,虽然辛苦点,但等孩子上了学,自然就轻松了。不料,等到孩子上学后,照顾孩子的任务是不减反增:除了一日三餐外加接送之外,还额外增加了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

刘婶苦笑一声说,先不说别的,就说这上学时间吧,现在小学放学时间都挺早,下午不到4点孩子们就放学了,听说放学早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是没错,不过孩子应该掌握的知识不能打折呀,但因为孩子在校时间短,很多老师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只讲了一遍。刚上小学的孩子本身因为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点怎么能记得牢呢。这就必然需要家长课外给予辅导了,不然这孩子肯定第二天更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了。所以说,现在谁家有小学生,家长不都是辅导作业辅导到半夜呀。对于城市里的家长来说,辅导孩子普遍不是什么难事,可在乡村,因为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孩子们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可爷爷奶奶大多识字不多,而且年纪也大了,对他们来说辅导孩子真是有点勉为其难呀。

听了刘婶的话,我也不禁一愣。的确,虽说教育的责任更多在于家庭,但乡村和城市毕竟不同,如果不能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恐怕“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情形难以改变,毕竟小学是一个人打好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刻,如果学校不能给予他们更多帮助,依靠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恐怕成效不大。

看我陷入深思,刘婶却又说道:“现在这素质教育也不是没有好处,你看家里的小孙子才上小学没多久,老师便时不时发短信要求家长陪同孩子完成各种各样的问卷调查,比如中小学素质教育知识竞赛、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网络问卷调查等,这些问卷调查、知识竞赛无一例外都需要通过网络完成,本来我这个农村老太太也不需要使用智能手机,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儿子儿媳专门给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我也顺便接触了高科技。”刘婶笑着说,“不过,对手机这东西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孩子们虽然给买了,我也不太会捣鼓,倒是小孙子,别看年龄小,用手机上网倒是很在行,就是有了这手机之后,老是用来玩游戏,管也管不住,辅导作业那是更难了。”

河南 关晓海

婆婆爱上“拼生活”

婆婆退休后,学会了电脑打字和上网,便开始与时俱进全面与网络接轨,开始有意尝试网络上新鲜的生活方式。继网购、换客、低碳之后,她又开始了“拼客”生活,既时髦,又实惠。

婆婆的“拼生活”,首先是从“拼菜”开始的。去年的蔬菜副食价格是一天比一天飞涨,婆婆的钱袋子却没能跟着鼓起来。每次去菜市场回来,菜篮子是越来越轻飘,蔬菜颜色是越来越单调,直接影响到了全家人餐桌的丰盛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从网上懂得了“拼客”一词的含义之后,婆婆就从“拼菜”开始实践了。婆婆发挥曾担任过居委会大妈的特长,没一个时辰就联系到了小区里几个经常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的阿姨,一路雄赳赳气昂昂、浩浩荡荡杀向菜市场“拼菜”。与菜摊小贩一通斗智斗勇的讨价还价过后,以比平常便宜20%的单价批发了她们想要购买的各种新鲜蔬菜,然后她们在菜市场的角落里用自带的弹簧秤一一划分,分配妥当后才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拼菜”的好处立竿见影,婆婆手里握着与过去同样多的人民币,菜篮子却装得满满当当的,餐桌上的菜品也丰盛丰富了许多。公公调侃着说,家人久违的笑脸又阳光灿烂了,小孙女的健康也得到有力保障了,真是皆大欢喜。

初次尝到“拼菜”的甜头后,婆婆做“拼客”的劲头更足了。紧接着婆婆又开始了她的“拼车”生活。公公婆婆都是热爱户外运动的“驴友”,春天来了,每个星期天,公公婆婆都要去郊外转转。因为风景区离家很远,公公婆婆每次都是坐车去,可每次坐车的费用让婆婆心疼得咬牙。自从有了“拼菜”的成功经历后,婆婆又开始策划着“拼车”了。

婆婆真是个不错的社交家,很快她就联系好了“拼车”的人选——小区里几对志同道合的老夫妻。他们与婆婆一拍即合,还翘首称赞婆婆新潮、时尚、前卫。那个周日,婆婆他们就高高兴兴地“拼车”去五花山爬山了,回来时用省下的车费给小孙女买了一个毛茸茸的小熊玩具。

有了两次成功的“拼客”经验和心得,婆婆的“拼生活”一发而不可收。前不久,婆婆又组织了几个老姐妹去美发厅“拼头”了一次,“拼头”回来后,婆婆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仿佛年轻了十几岁。接着,婆婆又忙着组织人去商场“拼购”,去外地“拼游”,跟朋友们“拼饭”……

“拼生活”不仅给婆婆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身体的康健,还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新乐趣。婆婆津津乐道地说,爱“拼”才能赢,她要誓将“拼生活”进行到底。

哈尔滨 佟才录抵抗自卑的高中时代

这种即便没有填写志愿,但是贸然去学校一问即被录取的事情,在今天不知道还会不会发生了。虽然我上学的那个年代,它也是一个偶然事件。中考报志愿时,我因为保守谨慎没有填报本地区最好的高中临一中,而是选择了所在县城的学校。考试成绩却很好,我和妈妈决定去一趟学校。说不出当时所见的那个老师是什么职务、什么身份,只是了解清楚我们的来意后就让我回家等待。接下来没几天我就收到了临一中的录取通知书,学籍和档案也顺利地转入了新学校。整个过程没有花费一分钱、没有走任何后门,前后不过半小时。

后来从我同班同学的口中得知,他从临三中转入临一中多花费了近3万块钱,又一个因志愿没填好而不得不奋力一击的案例。只不过因为他是当地的学生,所以就比我支付了更多的成本。这份入学的经历除了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梦幻,也为我接下来人生中的分野拉开了大幕。在此之前,我是那种有点聪明、有点刻苦,但是没有梦想也没有远见的浑浑噩噩的“好”学生;在此之后,我突然变成了一个满心惶惑、用努力支撑自尊、用沉默代替自卑的“怪”学生。

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社交。我以前没有体会过这种压力,更不用说懂得与其周旋与相处。在小县城,成绩就意味着一切。只要成绩好,老师就喜欢你;老师喜欢你,同学们就不会给你难堪。我记得当时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对我说过一句话:你是我认识的人里面学习最好的。而这种成绩既不指代你的个性、与你的为人处事无关,你也可以没有才艺,它就是那个字面上的意思——考试成绩。一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我无需讨好任何人,也没有什么人格上的理想。我无需费力让谁喜欢我,也从没体会过不被喜欢是什么滋味。来到高中后,这一切都失效了。

周围的同学中有各种各样的特长生,也有一路保送而来的尖子生。我的天,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保送”这个词。而特长生的意思并不是只有特长,女同学们除了漂亮、唱歌水平达到专业级,连文化课成绩都很好!男同学们聪明、圆滑,考试永远第一名。而且因为很多人在初中时就已经是同学,所以某种程度上的“小圈子”是存在的。那里承载了他们共同成长的欢乐与隐秘心事,留给外界的只是森严而苛刻的人格壁垒。也就是说,即便你成绩非常好,要想被大家真心接纳还是很难的。反观当时的我,衣着朴素而土气,肥胖又不会打扮,性格阴郁而倔强。如果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坍塌有声音,当时的我一定忍受着轰雷巨响。

为了改变,我做过很多尝试,无一例外地像个滑稽而丑陋的笑话。外形一时变不了,也不用奢谈现学才艺或技能,唯一能倚仗的就是成绩和思想。说来同样苦涩,因为一直以来精神生活上的贫瘠,我读的书永远有一种后知后觉的土气与不适宜。我给同学们分享《谁动了我的奶酪》,底下嘘声一片;我迷上了哲学,却发现同学们已经不再看周国平了。费力当上了语文课代表,却仿佛篡位的老皇帝染上了骄横与一意孤行的作风——强迫大家在自习时间学习古籍与格言——一个漫长而落伍的理想。凡此种种,并没有错,可是也从来没对过。即便后来成绩越来越好,我在社交上的失败还是昭然若揭。对于一个自尊正烈的青少年来说,这一切都太苦涩了。

毕业10年了,想起当年午夜落泪的小人儿,心里还是有几分不忍。10年后的我们,各自有体面的工作与身份,但是好像也就仅此而已了。

中读用户 木易 读者来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