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财(94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消费·理财(944)06月27日多只港股闪崩,14只股票跌幅超50%,汉华专业服务跌幅达94%,中国集成控股跌93%,公司旗下拥有《财经》《证券市场周刊》等媒体的财讯传媒跌61%。不仅跌幅惊人,成交金额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巨量。暴跌股票都可归入“老千股”行列,为了激活香港小企业创新,港交所近日提案要强制低于1元且平时交投不活跃的僵死股(也就是“老千股”)退市。谁买了伦敦房子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竞选时曾宣布要深入调查海外投资客在伦敦的购房行为,如今有了结果。令市长恼火的是,海外投资客不但买豪宅,还抢走了大量适合伦敦本地首次购房者购买的新房。伦敦首次置业者购买的平均房屋总价为40.5万英镑,海外投资客大举横扫了50.5%的50万英镑以下房产。按国家或地区排名:中国香港(28%)、新加坡(20.1%)、马来西亚(7.1%)、中国大陆(5.4%),华人占了海外买家的六成多。

消费·理财(944)16月19日,格力率先动手向美的发难,告其侵犯专利。美的不甘示弱,也提起三起专利侵权诉讼。早在9年前,格力曾诉美的并获得2000万元赔偿。2009年,双方先后状告对方虚假宣传,各自胜诉一局。两家白电巨头之所以竞争白热化,很大的背景是空调市场已经触及天花板,2014年中国空调市场的零售规模是1575亿元,仅比2013年增长0.6%。2015年反而下降了4.8%。2016年酷热,空调零售额上升到了1606亿元,也没比2014年多多少。“漂亮250”

在上证50和沪深300之间是250只中盘股。截至6月28日,6月上证50指数2.36%的涨幅明显跑输中证100、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4.20%、4.50%和2.92%。不仅如此,沪深300成分股中,6月以来涨幅居前的也主要以总市值排名的“第二梯队”为主。由此,6月中盘股在大盘股的“掩护”下实现了“闷声发大财”。

消费·理财(944)2从瓶装水、果汁、化妆品到牙刷,在中国的日用品市场,国际品牌正被本土企业夺走市场份额。据贝恩和凯度消费者指数对4万个家庭进行的调查,在26个快销品品类中,雀巢、宝洁和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拥有的品牌,去年18个品类的市场份额下降,只有4个品类上升。2016年,中国企业销售额扩大逾8%,而外国品牌仅增长1.5%。跨国公司不适应这个市场不断变化的品味,本土品牌驾驭了消费升级的潮流。

消费·理财(944)3美元指数连续大跌,6月28日跌破美国大选当日的低点95.91,最低至95.76。而欧元则高歌猛进,兑美元突破1.14关口,为一年来首次。欧元暴涨,绝大部分原因来自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27日一句“通缩的压力已经被通胀力量取代了”,欧元兑美元当日大涨逾1%站上1.13关口。全球国债也遭到抛售,欧美长债收益率应声大涨。虽然通胀离2%目标差距较远,但欧元区似乎也要步美联储“缩表”的后尘了。基金“中考”

二季度以来,白酒、家电等一批中国版“漂亮50”领跑大盘,A股一度走出极度分化的“一九”行情。基金的业绩排名也较一季度末出现明显变化,在一季度便显现出不错功力的消费类主题基金,进入二季度之后,其业绩更是稳步增长,取代沪港深主题基金成为二季度普通股票型以及混合型基金中表现最好的类型。截至6月27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2.42%,含有“消费”字眼的基金平均区间回报为7.73%。 消费·理财投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