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躺不能读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牧阳我们从小被教导,读书时要端坐在书桌前,这样才能保持全神贯注、凝神静思,坐累了才能斜躺或平躺休息一下。但日本学者加藤周一在《读书术》中说,书就要躺着读,端坐的姿势很不自然,从人体生理解剖学上看,坐着容易引起疲劳。“古代的中国人说,‘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同样用书法打比方,则楷如端坐,行如歪坐,草如躺卧。从楷到行、从行到草就是字形越来越随意,但字体的楷、行、草中并非楷是正确的,而行、草是错误的。认为端坐是基本姿势,只是根据约定俗成的推定,并没有特别的理由。读书是精神的工作,所以才有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既然能废寝忘食,那么干脆忘记身体不就是最理想的读书吗?怎样才能忘记身体呢?当然是选择一种最舒服的姿势了,那就是躺在床上或深陷在椅子里。”
德国作家贝恩德·布伦纳在《躺平》一书中也指出,专科医生认为,通常的坐姿与人体的生理要求并不相符。相反,成127度角的半躺半坐的姿势更加合适,它能够消除人们坐直时脊椎承受的压力。“坐在椅子上的人仍需对身体保持一定的控制,躺卧则完全不费劲。躺卧或许是最古老的姿势。躺得越舒服,身体的负重就越多地由底面承担,我们也就能休息得更好。”
2017年,英国作家霍华德·雅各布森在他的日记中感叹,现在躺在床上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他以前睡前经常能读30页小说。“躺在伊丽莎白·贝内特或《带小狗的女人》怀里睡着,要比走进《黑暗的心》或给马格维奇偷文件更甜美,但文字诱发的睡眠总是很深的。在漫长的一天的最后,跟意义天使搏斗,你会觉得睡眠是你挣来的。无论内心的争斗有多激烈,躺在床上看书的人都会发出一种获得了平静的灵氛。”
以前躺着读书有些危险,是因为那时是用蜡烛照明。《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说,1778年,一部约翰逊博士的传记批评他在床上读书的坏习惯,说他小时候很粗野。实际上,在床上读书并不那么危险。1833年到1866年间,伦敦记录了29069起火灾,其中只有34起是在床上读书引发的。猫也导致了同等数量的火灾。
在17、18世纪之前,在床上看书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特权,只属于那些知道如何读书、能够拥有书以及能够独处的人。在17世纪,独自看书已经很普遍,人们经常把书放在卧室而非客厅和书房里。1919年,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造了一个词——librocubicularist,指那些喜欢躺在床上读书的人。
美国作家布莱恩·道尔在《论在床上读书》一文中说:“我们都曾经在床上看过书,无论是懒散还是勤奋,彻底还是随意,无论是生病还是健康,富有还是贫穷,我们可能还会一直这样做,直到死亡将我们跟这堆摇摇欲坠的小说分开……有些书就应该在床上读——如普鲁斯特,他似乎把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床上写作,还有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一个孩子的诗园》,这本书也是他在床上创作的。”当然睡前最好不要读会让人爆笑、愤怒或者感到恐怖的书,像《爱情和其他魔鬼》《工作的意义》《特朗普传》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