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说 | 如何在当下,重新发现“老家”的价值?
作者:吴琪今天的人们,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都经历着“大城市的现代生活”和“传统社会”的冲突。年轻人中,“断亲”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回到老家,可能就被催生催育,老家的亲戚们有一套非常传统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可能是作为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想要躲掉的,所以不要跟亲人来往,就断亲好了。
但是随着一个人年纪渐长,或者对很多事情的理解更加深入,往往又会意识到老家的价值。传统的亲属关系,对一个人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支持。同样,过去的很多习俗,曾经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实际上在这几年又有复兴的趋势。这种复兴的背后,是大家看到了经济高速发展以后,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不能被全部斩断。仪式、宗庙、祠堂种种因素的存在,可能才是一个社会的润滑剂,或者说它使人的情感有一种依托,有一种历史的稳定感。
因此,我们就想到一个角度:跟着人类学家一起回老家。因为人类学家本身有学者研究的思路,同时他们回到老家,又会进入到过去的生活经验之中。而记者作为一个外来者,又能多一重观察的视角来看待。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跟随探索,去思考怎样能在高速发展以后,重新看到老家的价值?老家是不是只是意味着落后,意味着传统,意味着想躲避的人际关系?在另一种层面上,它能给我们提供的情感资源,那种历史稳定性和自己命运的解释感,可能是我们曾经忽视的。
上一篇:
下一篇:
跟着人类学家重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