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人类学家重回老家

作者:吴琪
跟着人类学家重回老家0荷珠村郑氏祠堂祭祖仪式后,族人们在振兴宫举办宴席(蔡小川 摄)

学者费孝通曾经用“乡土中国”一词,概括了中国基于传统社会而人口较少流动的特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变化,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当前城镇人口为9.02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7亿多人。我们早已由人们固守乡土的国度,变为了“迁徙中国”。

大量在城市里建立新生活的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远离故乡的“无根之人”。我们离开家乡,去到远方,似乎曾是“人往高处走”的命运馈赠。但是当大量原子化的个体在城市里飘浮,如何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如何在公共空间里重建公共生活,如何在回望中发现“老家”的价值,这些命题重新变得重要。“老家”的传统社会,曾在某些时刻被视为现代化的对立面,但是随着人们重新渴望“关系”,老家以及它所代表的传统社会,又在人文精神层面,浮现出了新的价值。

这期封面故事,我们跟着几位人类学家重回老家,正是试图借助他们的目光,看到现代城市与传统乡土社会在中国产生的奇妙碰撞。巧合的是,这几位人类学家都是来自乡土习俗丰厚的福建。但是我们与他们一起试图探寻的,如何在当下重新发现老家的价值,如何重新看到“穷亲戚”的价值,是如何在现代性与传统中找到新的平衡,这些问题则是超越地方性的。这一次我们先随这几位人类学家去到福建,既是看他们的老家,也是让我们对自己作为现代人的处境,多一重感受。跟着人类学家重回老家1 家乡老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