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家乐福为何同时换帅

作者:李三

沃尔玛、家乐福为何同时换帅0家乐福中国区原总裁施荣乐(Jean-LucChereau)在1月18日正式退休,首席执行官罗国伟(Eric Legros)正式接过施荣乐的接力棒,出任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沃尔玛新总裁陈耀昌也将在2月接替沃尔玛中国区元老钟浩威(Joe Hatfield)出任中国区总裁。

是事有凑巧还是暗含玄机?

刚刚过去的2006年,全球排行第一、第二的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可谓流年不利,4月,家乐福在韩国的32家店面全部易主(2005年已卖掉在日本的8家超市);5月,沃尔玛宣布正式退出韩国市场;接着,沃尔玛又在7月宣布退出德国。

人们猜测,两大零售巨头在海外市场拓展失手的背景下接踵换帅,对中国市场的期待不言而喻。用人求变,力求突破。

沃尔玛进入中国以来,业务发展速度落后于“老对手”家乐福,如今,两条强龙在各自新帅的带领下将拉开架势大比武。而在零售业这个江湖,中国零售业的“地头蛇”们,又该如何表演?

沃尔玛、家乐福为何同时换帅1施荣乐

59岁的施荣乐于1999年调任中国区担任CEO,2005年初被任命为中国区总裁,家乐福方面知情人士透露该消息时说,施荣乐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这次换帅是企业内部一次正常的新老交接。

在知情者的眼中,施荣乐曾是家乐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一块理想的跳板”,他在家乐福台湾地区曾担任过6年的总经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这段经历使他对中国内地这个“陌生的市场”有一种特别的熟悉感,而他丰富的行业经验也让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版图扩张途中得以轻车熟路。

施荣乐在中国区当家的这些年,家乐福开疆拓土跑马圈地,其门店的高速扩张,远远抛开了对手沃尔玛。“1999年,施荣乐接手时中国只有11家门店,但是现在已经超过90家。”施的老部下对施荣乐的行事原则评价是“比中国人还中国人”。他深谙中国市场,在施荣乐时代,他赋予各个门店店长的大权,在短期内调动了积极性,贡献了惊人的高销售额,实现了门店的急速扩张以及高度的本土化。

施荣乐力推家乐福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尤其还体现在商品管理上。一位店长印象深刻的是,“在施荣乐到门店检查时有过几次短暂的接触,施荣乐一般会问某个商品分类里有没有地方品牌,如果有他就高兴,反之就不高兴”。

沃尔玛、家乐福为何同时换帅2罗国伟

47岁的罗国伟是地道的法国人,在他的履历表里,可以看到这位职业经理人4年一个阶梯:1994年进入家乐福集团,曾任家乐福法国总部的国际采购部总监;1998年出任家乐福西班牙公司商务副总裁;2002年调任家乐福阿根廷地区总裁;2006年3月,罗国伟出任家乐福中国地区首席执行官——中国,成了罗国伟新4年的起点。

对于此前中国家乐福门店店长的“灵活性强、权力大”的集权制特点,这位新人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立场,快速扩张的家乐福,必须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流程,才可能支撑自己更大更强战略。事实上,这种“放权运作”的门店模式弊端已经显现,总部对各门店的掌控力偏弱,缺乏统一流程,各门店质量差异较大,一旦店长的素质较弱,整个门店就很难经营出色,弄不好,会成为下一步大举扩张的隐患。

罗国伟的做法是,将门店店长的权限部分地收拢,适当加强区域的统帅能力。曾经“大权在握”的92家门店店长面临着一场“集权之痛”,家乐福的一位供应商向记者透露,家乐福过去与供应商在商品陈列位置以及促销费用的谈判大权,已从门店长手中逐渐转移到家乐福中国15个地区采购中心。

在新老交接的现场,新官罗国伟的表现比较低调,他表示,履新后将致力于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更加“现代化”,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加大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二是更加“本土化”;三是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未来3年内将捐赠100万欧元用于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目前家乐福的“西进策略”在集团内部得到重视,其92家门店中有一半分布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在新疆已经开出3家门店,在乌鲁木齐,家乐福的门店招牌甚至使用了维汉双语。

家乐福显然已经注意到沃尔玛的开店速度加快,并承认确实是家乐福要面对的问题,但罗国伟表示,不会与沃尔玛比拼店数,不会因为对手的脚步加快就乱了自己的步伐,罗国伟的表态是:家乐福将追求门店数量与质量的和谐发展。

沃尔玛、家乐福为何同时换帅3钟浩威

正值家乐福在华换帅,非常巧合的,老对手沃尔玛的新总裁陈耀昌也将在不久接替钟浩威出任中国区总裁。消息人士透露,新任中国区总裁陈耀昌正在“热身”,下月便正式上场。

美国人钟浩威被称是沃尔玛中国区一位元老级的人物,有人甚至认为,他的退任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钟浩威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一位曾经与钟有过合作的人士称,他每天工作到很晚,甚至将沃尔玛的每件事情都想得非常细致。钟浩威已经在沃尔玛公司供职32年,并于1996年8月开办了沃尔玛在中国的第一家购物广场,到目前为止,沃尔玛在中国内地34个城市开办了66家商场,拥有73家门店,如果沃尔玛对好又多的超市收购成功,就将超过家乐福的在华门店数。

提起钟浩威,就不能不说到沃尔玛中国区曾经的另一个强人张嘉声。2002年,47岁的中国香港人张嘉声上任中国区总裁,之前,张嘉声是贵格麦片公司亚洲营运总裁,曾在雀巢亚洲公司担任要职,多年零售业的经验令张嘉声在“本地化”经营方面,有较强的意识。刚进入沃尔玛时,张嘉声曾希望通过各种措施来加强中国区业务,比如提出要在二线城市大力发展门店等等。在他任职期间,沃尔玛在中国20个城市中开设了44家商场超市,并与国内2万多家供应商建立了联系。2005年2月,张嘉声以“想花更多时间与家人在一起”的理由辞职,对体面的辞职原因背后之隐情一直保持缄默,但总之,沃尔玛很长时间一直未任命新的继任人选,中国区事务就由全球副总裁、亚洲区首席执行官钟浩威直接管理。

事实上,钟浩威一直是沃尔玛中国区真正的“王”,无论是在张嘉声离去后替补上场,还是在之前。现在,元老钟浩威终于退居二线。

陈耀昌

从身份上看,总裁继任者陈耀昌和张嘉声有共同之处——都带着香港地区标签,熟悉陈耀昌的人把他描绘成是一位“典型的中西合璧香港人”。陈耀昌加盟沃尔玛之前,他是牛奶集团(Dairy Farm)北亚区地区董事,曾就职于贝塔斯曼音乐集团和麦肯锡公司,担任过惠康超市台湾地区首席执行官。

陈耀昌的出现将打破沃尔玛原总裁张嘉声辞职以来中国区总裁职位一直空缺的现状。自2005年张嘉声辞职后,一直是钟浩威以“全球副总裁及亚洲区总裁”挂帅中国区。

提到沃尔玛在海外拓展市场,沃尔玛超市现任总裁兼总执行长史考特(Lee Scott)说过这样一句话,“进入异国市场,我们不可能老是用同一套公式———把招牌挂在店前,宣布‘沃尔玛来此,大家排队!’这么做是行不通的”。

在对“本土化”的认识上,沃尔玛似乎正在迅速觉悟。去年,沃尔玛在中国“本土化”的动作从市场营销甚至延展到“意识形态”。去年7月底,沃尔玛中国第一个工会在泉州晋江店成立;8月,在沈阳的两家沃尔玛分店各成立了一个党支部。成立“党支部”和建立工会组织被认为是沃尔玛进入中国的10年历史里破天荒的举动。

入乡随俗,如何实现“本土化”是零售巨头海外扩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一段时间以来,沃尔玛被认为与家乐福相比更缺少中国式的商业智慧,这也许是“美式思维”和“法式思维”的区别。有业内人士表示,陈耀昌的到来,标志着沃尔玛在中国市场本土化的加强。■ 家乐福沃尔玛商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